考研回忆录 其三

2022年的新年是过得最煎熬的一次。有时候我觉着我可能不够了解自己,甚至我身边得人都比我了解。我是一个比较懒的人,我考研前就跟朋友说,考研结束后就要去找她,毕竟离得这么远前几次都是对方来的这边,他却说我一定不会去,我当时就很纳闷,我看起来像是只说不做的人吗?但事实证明他比我更了解我自己。当时的我心中也是充满了希望,双眼放光,但考完考试结束后一切就变了,就好像泄了气的气球,5个月的努力都化为了泡影,立的计划也自然没有心思去完成,这方面的事情就这样告一段落。但是学业的事情却一直萦绕在脑海长达两个多月,一方面是考得确实够差,我估算过,总分也就勉强380分左右。另一方面,我当时在选择南大的时候就是在打一个赌,2022考研南大计算机学硕招收人数从21缩到了9,那么肯定会有很多人因此畏惧不敢填报,然后爆冷,而我偏偏报考捡一个漏!因此这两方面的原因让我深处深渊却又能看到一丝希望,因此我准备复试不是,不准备也不是,对于拥有选择困难症同时还有点懒的我来说,摆烂成了我的选择:出了成绩再准备复试!就这样我带着不能完全放松的心情选择的了放松两个月,虽然我知道全力准备复试才是正确的选择。于是在出成绩前的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选择了回到提瓦特大陆,幸运的是,这是原神这款游戏最有意思的时期(个人感觉),岩王陨落,申鹤的剧情,重修群玉阁,神女劈冠,这些优秀的剧情让我体会到了原神这款游戏的魅力,丰富的文化元素让每个人在里面都能找到所热爱的地方,虽然它有许多让人诟病之处,但不妨碍它是一款优秀的游戏,也是一个陪伴我两年考研经历的游戏。
出成绩的那一天还是到来了,那天下午,我得知了考研成绩出来了,于是慌慌张张得打开电脑,打开研招网输入密码,点击成绩查询......当成绩单出现的那一刻,我的心中五味杂陈,一股说不出的滋味涌上心头。数学115分,如我所料,是最差的一科;408统考121分,也是意料之中,因为当时考完我就觉着有机会能130分,但还是在一些不知道的地方出了岔子。总分385分,正是我预估的分数,于是选择又开始了,21年的上岸线是381分,但考虑到缩招了一半分数会上升很多,又考虑到会有许多人放弃报考南大,导致分数线下降,因此我预估的分数线就是390分左右。于是385分就成了以一个非常尴尬的成绩,应该会在复试线上下徘徊,因此我有一定的希望进入复试,所以我必须要开始准备复试了。南大的复试包括,面试,笔试,于我这个跨考生而言,笔试的难度远远大于机试,因为南大的笔试包括四本书:离散数学、编译原理,这又是两本新书啊!因此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学完两本书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但无论如何,硬着头皮去做是唯一的选择。
成绩公布了一周左右,南大公布了初始成绩的专业排名,当我查询到排名的时候,我又沉默了:第12名!多么神奇的名次啊!21年的复录比是1.2,这意味着如果今年也是如此的话,那么近复试的人数应该是12!如果22年计算机学院的复录比能够提升到1.3,那我将有机会进入复试,而且这种情况也不无可能发生。于是,之后的时间里我复试准备的也很不是滋味,总是去想自己的准备是否还有意义,直到复试线出现的那天,我的心才沉了下来。22年南大计算机学硕的复试线是389分,人数是11人,我很恰巧的被“排除”了,于是乎一志愿复试这道选择题终于跨了过去,虽然也是迫不得已,但总归已经有了确定的答案。因此接下来我不得不开始考虑后面的选择:调剂或是二战。我一开始的选择是调剂,由于母校不接受校外调剂,因而我回到母校原专业的想法也无法实现,而南大的地质学相关专业也已经招满了,因此我有开始了搜集其他学校调剂信息的过程中,最后我找到了两个可能的调剂选择,一是兰大计算机学硕,另一个是北邮的专硕(具体方向忘记了,反正不怎么好),并且也比较有把握。于是又到了我作选择的时间,为此我咨询了相关领域的一个老朋友,分析了二者的优劣,但他同时也认为,一个名次的差距不应该造成成功与失败的绝对结果,我应该再尝试一次......
回顾一战,主旋律有两个词可以概括,一是荒诞。错误地选择了南大学硕,如果选的是专硕而不是学硕,如果选择的不是南大学硕,而是其他的学校,段不会如此的可惜;误的时间遇到了对的人,如果早一些或者晚一些相识,都不会是那样无言的结局;错误的选择了一个没有隔音的旅馆,如果有一个安静的环境,后两场正常发挥,或可稳稳上岸;四分,一个名次,微小的差距带来的是云泥之别的结果......若不是这么荒诞,复习五个月,从零开始,从地质学跨到南大计算机学硕,实现人生的转折,重铸未来的道路,那无论多少年后,当我与人提起这段经历之时,我也能嘴角翘起。
另一个词就是抉择。从南大地质与本校地质的抉择,到是否改专业的抉择,计算机与金融的抉择,再到保研地质与继续跨考的抉择,到工作与继续备考的抉择,爱情与学业的抉择,到考完后的抉择,出成绩后的抉择,出名词后的抉择,知道落榜调剂与二战的抉择。从开始到结束,每一步的选择都至关重要,决定着以后的人生,都承担着巨大风险。常说考研难,实际上难的不是这件事本身,也不是准备的过程多么困难,而是复习过程中的压力,是自己给自己的压力,经常会面临着自我否定,会因为每一次抉择的艰难而选择摆烂躺平,失去豪赌一把的勇气。人生之路颠沛流离,事实上大学毕业才是颠沛流离的开始,18岁之前我们没有选择,也不需要选择,22岁之后我们便要开始自己选择自己的人生,亲身承受苦与甜,唯有始终心怀希望,相信自己的人才能与深渊中抓住救赎的稻草,勇敢地面对生活。

ps:这部分写de比较乱,但那段时间本就是很混乱的精神状态,很难理清思绪,见谅。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