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质疑暑假滑坡研究的学者中,有一个「硬刚派」

2023-09-07 09:54 作者:英伦云小学  | 我要投稿

在教育中,一个理论哪怕拥有深厚的历史根基,甚至相当牛的学术背书,我们也不应全盘接受,而是要保持审慎的质疑精神。

在所有质疑暑假滑坡研究的学者中,有一个「硬刚派」——来自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教授冯·希佩尔(Paul T. von Hippel)。

他曾经也是这个理论的支持者,从2018年开始尝试复制这个实验,却发现无法得出相似的结论。

为此,他撰写了好几篇论文,最新一篇发表于2023年1月,犀利地提出了对暑假滑坡真实性的质疑。其中一篇的标题格外有讽刺意味:

《暑假滑坡到底是真是假?论我如何对教育界经典研究之一失去信心》。

对于上文提到的暑假滑坡最经典的Beginning School Study,希佩尔教授抽丝剥茧,发现了一个重大瑕疵——

在研究中,如何评估暑假滑坡呢?就是对比上学期期末考试和开学时测试的成绩,考察暑假滑坡情况。


按照常理,两次考试应该难度一样,这样控制了变量,才能得知真实的滑坡程度。

然而真实情况是,研究者给孩子们的摸底测试,难度竟然提高了一个level,相当于用2年级的题目去考1年级的孩子。

这样一来,第二次的考试成绩,势必比第一次低。研究者就这样得出了结论:「暑假导致了成绩滑坡」。

显而易见,这种方法测试出来的暑假滑坡,是被夸大、被扭曲的。

希佩尔教授在论文中直接开怼:

「就像我要测量一个孩子暑假长了多高,却让他站在两面哈哈镜前,看镜子里的身高相差多少」。 

很难想象,这样幼稚的错误,竟然出现在一个经典研究中,还被流传了几十年,过了二三十年才被人公开质疑。

就像房间里的大象,当足够多的人都屈服于它的权威性而闭口不谈,就渐渐没有人能看得见了。

更值得深思的是,在阅读了数百篇关于暑假滑坡的论文后,希佩尔教授说:

「几乎所有2000年前的研究,都使用了这样的测试方法。很多流传至今的黄金理论,我们都需要打上一个问号」。

至此,对于「暑假滑坡到底是否存在」这个问题,相信我们都得到了认知更新——

根据数据样本、测试方法的差异,它在有些研究中的确存在;

而在有些研究中,孩子们不仅没有滑坡,还得到了进步。

这不再是一个100%确定的话题。


质疑暑假滑坡研究的学者中,有一个「硬刚派」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