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里的大客车:112工程装甲运兵车
在二战中,苏联军队几乎没有一款真正的装甲运兵车,手中的装甲运兵车也就是通过租借法案从鹰酱家里弄来的M3装甲车,以及从汉斯身上缴获的251半履带装甲车,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毛熊也开始注意到在战争中装甲运兵车的重要性,自此苏军开始发展注重自己的装甲运兵车了。

毫无疑问,这种全副武装的装甲车,再加上防护,以及有足够的空间来搭载步兵,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的补充战斗力,在这方面,四十年代末,苏联军方也提出了很多类似的项目,在一个名为112工程上,当时军方盯上了这个方案,以决定用它来做苏联的第一款装甲运兵车。

这款项目设计于1947年春季开始实行,军方想要一款能够搭载步兵,带有防护,且有自卫武器的一款装甲车辆,在设计上,这款运兵车能够搭载25名士兵,如果取得突破进展的情况下,那么该运兵车将会大规模的量产投入使用,他将会提高整个地面部队的战斗力。

这款有前途发展的装甲运兵车由戈里茨基进行领导发展,项目被被命名为112工程,在这辆运兵装甲车上,当初的设计团队花了不少心思,设计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毕竟不同底盘的设计都有不同的性能,为了不晚于1948年中旬,当时已经有了新设计的底盘用于同时创建四个装甲运兵车的项目,这种办法给了这四款车型每一个机会,最后确定那款项目最合适。

根据其基础,112工程开始建议借鉴152P的底盘,这一个加长,改进,强化的版本,与SU100P的底盘不同,加长的设计就意味着内部空间会更加充实,这样就会有足够的步兵被放置在其中,同时,有关于该设计,可能会进行一些修改,小小的一个细节也会影响到该项目的性能。

在当时 100p的布局上很有特色,传动装置为前置,这种设计就导致了车体中部和后面有很多的空间,以容纳战斗位置,因此当时军方提出了一些现有的想法,并有了新的设计理念。

在112工程项目中,当时使用了152p先前修改过的底盘版本,各主要的细节布局保持不变,主要是将152火炮进行拆除,在装甲防护方面,112工程仅能防御轻武器的射击,车体由8-18毫米的钢制装甲组成,前面最厚,带有一定角度,大部分通过焊接完成装甲链接,部分部件则有铆钉固定。尽管在外形上保留了基本的设计,但在一些外形上做了修改,车体前部为倾斜角度,形成一个楔形结构,在往后就是成员和搭载步兵的位置。

在动力方面,配备一台B-105柴油机,马力为400,极速65km每小时,发动机配备了出色的冷却系统,散热右侧的一个窗口上,电机和动力装置都互相链接,这样它们所占局的空间就会很小。在火力上,112工程配备了机枪,机枪周围带有护盾,用于保护机枪手,俯仰角在-5°到➕85°,机枪一共有两把,分别为KPV14.5毫米重机枪,还有一挺7.62SGMB机枪,满载弹药量为2000发

不运兵的情况下,112多车组成员为3人,驾驶员,机枪手,车长,对内联络通过TPU47对讲机进行,对外联络则有RT26无线电台。因为该型号主要就是用来运兵,因此尽可能的给后部扩大空间,后部有四排折叠式的椅子,位于左右两侧,中间还有两排椅子,双方背靠背坐着,看起来就像是一个移动的会议室。士兵们通过后面的舱门进入车内最大载人25名。

由于112工程为敞篷,这样就使得车组能够直接对外观察,后面的士兵也能用单兵武器进行对敌射击。。项目结局 :在实验中表明,112工程在崎岖的里面上,特别是越野时舒适度极差,并且敞篷的设计几乎保证不了车组以及步兵的安全,一个手榴弹就能团灭,更别提火箭筒或者炮弹之类的武器了,后随着BTR-50装甲运兵车出现以后,112工程丝毫占据不到任何优势,目前只有一辆被保存了下来在库宾卡坦克博物馆。

图片来自,https://wikimapia.org/39314831/r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