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位古代“落榜生”,改变了历史走向!
上期淮下书生讲了古代高考选官制度,分析了落榜生这样的词汇是和科举制绑在一起的,有人考中就有人落榜。考中的人往往循规蹈矩,但落榜的人就不一样了,今天淮下书生就讲几个可以说改变了历史走向的超级落榜生。

第一位是黄巢,如果黄巢考中了,而且是很容易地考中,首先他不会回家继承祖业贩卖私盐,肯定是留在长安,或者听从朝廷安排,成为朝廷一名官员。那么就不会有后面响应王仙芝的起义了,也不会攻破洛阳长安,自己当大齐的皇帝。

虽然唐朝当时藩镇问题已经到了爆发的临界点,但是如果没有黄巢起义的打击,或许还能续命一段时间。
这还不是关键,关键黄巢起义的时候,有一个人投靠了他,这个无赖就是日后推翻李唐王朝,嗜杀李唐宗室,建立五代第一个政权后梁的朱温。黄巢考中了,也许就不会有朱温了,历史或许真的能改写。

第二位是洪秀全,洪秀全不但是落榜生,他奋斗了16年连个秀才都没考上。即使考上了秀才,后面还有举人、进士,可以说是越来越难,你看范进中个举都疯了,可见难度之大。

考中了秀才或许他会继续往上考,白首穷经,亦或者回到家乡,以秀才身份做个教书先生。总之就没有后来撼动满清半壁江山的太平天国运动了。

当时恰逢第二次鸦片战争,或许满清就能腾出手来应对英法联军了,那么咱大清就不会那么屈辱了。当然了,就咱大清“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样子,他也不敢和洋大人开战啊。

第三位是晚清名臣左宗棠,左宗棠是落榜生,但他的历史成就远远超过了上榜者。左宗棠是考中举人的,只是三次赴京赶考都落榜了。太平军来时,他先助湖南巡抚张亮基守长沙,因“功”升知县,并加同知衔。

骆秉章任湖南巡抚时,他为骆的幕僚。“幕府封疆,书生侯伯”也成了他一生的写照。如果左宗棠当初没落榜,或许就没有后来实干的封疆大吏了。不会有福州船政局,也不会平定陕甘收复新疆了。

除了这三位还有落榜时写出“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张继,被陷害落榜的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心学创立者王夫子王阳明(后来考中,中了也不顺),编写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的李时珍,《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等等。

这些落榜生在仕途上并没有取得什么成就,但是却从另外的角度诠释了人生价值,留下了千古美名!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名的古代落榜生,可以补充,点赞关注吧!
欢迎关注“淮下书生”,阅读观看更多历史文学原创文章和视频!
版权声明:本文及相关视频由淮下书生原创撰写拍摄,非“淮下书生”署名的发布,皆为抄袭搬运。任何平台个人禁止抄袭搬运,喜欢可以转发分享点赞评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