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世界闪击战]意大利坦歼米诺陶线路解析
大家好,我来了。这次是万众瞩目的意大利坦克歼击车——米诺陶。端游号称叹息之墙的存在在手游表现如何呢?(乐)
先简单说一下整条线,有特色,强度中上。但不建议新手玩,这条线属于特色机制线路,有特色但是局限性也比较多,我认为新手会比较难进行上手,而且这条线七级和八级的白板期太难熬,没有全局真心不建议玩。但是对于已经熟悉游戏玩家来说,特别是这条线八九十级都是比较轮椅的车,值得入手。

接下来我们看详解。
前面两台小车就跳过了,据说六级腊肠犬还可以?云测评就到此为止。
前排提醒:本人对炮弹的编号是按照填装顺序,即第一发填装慢,第三发填装最快。打一发即只打第三发,两发即只打第三和第二发。
文中DPM计算中的填装时间公式为:
打一发:第三发填装时间+3或3.53S
打两发:第三发填装时间+第二发填装时间+3或3.53S
打两发的DPM计算数据并不准确,仅供参考,本人对弹鼓机制的了解只有短装时间不装弹,计算数据应该比实际DPM大。

我们先来看七级的CC56。

火力:CC56有两门有这条线的特殊机制弹鼓炮和一门单发炮。两门弹鼓炮都是纯傻逼,别玩。DPM非常非常非常的低,就算只打最后一发DPM还是一样低。DPM的表现就已经代表了这车填装慢,均伤又低。七级的90弹鼓炮唯一优点是炮控好,除此之外没了。只打一发DPM约为1400左右,打两发DPM约为1500左右。所以这车就玩单发炮就行,单发105炮,炮控表现良好,DPM也比较有保障,有两千多,穿深也足够,无疑是最优选择。
装甲:CC56的装甲就是这条线一贯的风格,正面硬,侧后脆。CC56的车体正面有个很大的裤裆弱点,比较脆。炮塔相当的靠谱,甚至可以抗十级车的水平,可以说是整条线炮塔防护巅峰。有个很小的头包,可以打穿,但是要细瞄,细瞄了也得看运气。
机动:CC56的机动性能就是重坦中算比较慢的级别,大概就跟7201的手感有点类似吧。转向很慢,直线机动还说的过去。同时也是奠定了后面的车的机动特点。
总结:CC56是装备这条线特色弹鼓的第一台车,但是很明显出师不利,两门弹鼓炮都不能令人满意,超长的填装和贫弱的伤害,只能让玩过的人体验到无尽的折磨。单发炮是这台车最好的选择,炮控,穿深和DPM都不错。这车虽然车体防护能力不怎么样,但是有一个靠谱的头,放心卖。这台车的超前置炮塔构造和只有7度的俯角是最大扣分项,7度俯角所赋予的地形适应性不太尽人意。如果有10度,这车的强度我认为是可以划分到第一梯队,现在只能算1.5梯队。
补给品参考:大油双口粮。
装备栏参考:

下面我们来看八级CC64。

火力:CC64的火力配置跟CC56一样,两门弹鼓炮还有一门单发炮。两门弹鼓炮依旧是屎,千万别玩。八级的105弹鼓炮,炮控还行,填装机制屎就算了,均伤也还是太低,只有310,如果它的均伤能提高到350左右可能表现会比现在好。105炮的DPM在只打一发的情况下约为1700左右,打两发的情况下约为2000左右。相比较下,单发的120炮就是这台车最佳选择,即使不加输弹机装备在乘员和补给品的加持下,这炮的填装也只有8.4秒,均伤410,DPM有2900+-,火力强劲!这门炮的炮控手感也不错,虽然偶尔有抽风但是不影响这车的整体游戏体验。炮的穿深是八级重坦的水平,基本上都够用,但是考虑到两个CC56相互对峙,还是建议加穿。最值得一提的是这炮模块伤害很高,在装甲检查员里面可以看到这车居然210的模块伤害,打到弹药架有很大概率爆。
装甲:CC64的装甲表现是令人满意的,梯形构造的车体正面能穿的位置基本只有一条小缝,跟60TP裤裆差不多大,所以车体正面的防护力也是有相当保障的。要说的一点是车体正面向侧面过渡的一块条状装甲,角度太大的话一些八级车是可以用金币弹打穿的。侧后部仍然是比较脆的弱点,分别只有80和46毫米,非常脆,不要卖弄侧面。炮塔正面甚至可以防护住大部分重坦的金币弹,也没有头包,280破甲等效的脸只有一些穿深比较顶尖的车才有对卖头的CC64有稳定击穿率。
机动:CC64的机动性表现要比CC56的手感好一些,但是机动特性不变,直线机动不错,同时CC64也是七到十级这几台车中转向最好的。
总结:CC64无疑是八级相当强势的车,这车有1500的血量,这在八级坦歼中是相当高的,单发炮的强劲火力,还有靠谱的装甲,除了机动不太行和不是全向炮塔,其它方面都是一个重坦的比较优秀的配置。11度的俯角有很好的地形适应性,炮塔防护力也不错,可以直接抗在一线卖头。这种强度过高的银币车在以后的版本中可能要削弱,特别是210的这个模块伤害,应该会进行调整。至于105弹鼓炮,是真的不好玩,完全跟不上八级房的节奏。
补给品参考:大油加双口粮。
装备栏参考:

接下来我们看九级CC1Mk2。

火力:九级CC1装备两门九级炮,都是这条线的特色弹鼓机制的炮。因为单发有所提高的条件下,确实可以一定程度上掩盖填装时间慢的弊端。白板炮120,均伤400,只打一发DPM约为1800左右,打两发DPM约为1900左右,这门炮炮控手感良好,但是穿深一般,即使金币弹也没过300穿,遇到一些硬车就不够用。有意思的是,等到这车完全体,这门120炮的填装时间跟127炮的填装时间是一样的,就显得这门炮毫无优势。如果这门炮填装时间快一些,那120炮也将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完全体的127炮均伤450,只打一发DPM约为2000左右,两发DPM约为2100左右。炮控手感也是不错的,跟白板的120炮手感差不多。穿深表现要优秀不少,259/326的基础穿深在十级房也基本上够用。
装甲:CC1的装甲表现只能打及格分,裤裆大,首上平地也能被部分十级重坦银币弹打穿。完全体炮塔甚至没有白板炮塔硬,完全体炮塔的两侧向侧面过渡的弧形区域上有两条只有260破甲等效的弱点,250以上的AP弹就能稳定击穿,无论平地还是卖头。相比较之下,白板炮塔对银币弹的抗性要好得多,只可惜白板炮塔装不了127炮。车体侧面和后部相当脆,侧面44毫米,高爆看了直呼乐。
机动:CC1的机动表现也不尽如人意,手感笨重缓慢,手感要比八级车还要慢一些,转向特别慢。
总结:CC1Mk2是一台可以但不够可以的车,跟美系的九级MⅤYoh装120炮颇为相似,适合站在支援位置。非全向炮塔和缓慢的转速限制了这车的发挥,127炮的输出能力有,但是不高。装甲防护有,但是硬度不够又漏风。所以CC1Mk2在九十级房的强度都差不多,对八级也无法形成太强的压制力。值得夸赞的优点是13度的俯角,这赋予了CC1Mk2无与伦比的地形适应性,可以在一些比较刁钻的位置探出半个脑袋跟对面对峙,也算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一些缺点。这车作为这条线特色弹鼓机制真正的开端,需要对节奏有一定的把控力,单发具有一定的持续输出能力,双发就主要是可以在短时间内创造血量差距。在实际战斗中灵活使用双发和单发追求伤害最大化才是比较重要的。建议可以在这里好好熟悉一下这条线的特色弹鼓机制,习惯之后玩CC3米诺陶就会感觉顺滑不少。
补给品参考:大油加双口粮。
装备栏参考:

终于!我们来看十级CC3米诺陶洛斯——牛头人!

火力:米诺陶装备一门具有490高均伤的130炮,装备有特色弹鼓机制。这门炮总体上手体验还是不错的,炮控良好,穿深足够,伤害稳定。只打一发的DPM约为2300左右,打两发的DPM约为2500左右。不过这炮虽然均伤高,但是模块伤害却比较低,只有160,有点迷惑。
装甲:米诺陶的装甲,在你习惯了九级CC1Mk2的漏风之后,就会感觉这车的装甲在游戏中防护力又到了春天。首先是炮塔,两侧有倾斜角度的大脸颊的平地在350破甲等效左右,但是在靠近火炮的那一圈周围防护力就急剧下降了,大概只有310破甲等效,大部分车的金币弹都有比较高的击穿率。在卖头的情况下,米诺陶的炮塔装甲表现会更好,稍微有坡压一下最低也有350破甲等效。说一下炮塔上面的两个大头包,等效不高,银币弹都能直接击穿。实际情况是,比较少人会去抓米诺陶的头包,一般看见都切金币弹,能穿脸的打了脸就走,所以这个弱点基本不用担心。车体正面的等效表现都不错,对银币弹有很好的抗性,裤裆再差等效都在310破甲以上。侧面有110毫米的装甲,可以适当卖侧,小心翘臀就行。
机动:米诺陶的机动手感要比九级的CC1Mk2好不少,最主要的是转速又上来了。
总结:米诺陶无疑是一台轮椅车,他的装甲,火力都恰到好处,机动性作为一台一线车也能打上及格分。10度俯角使得米诺陶有很好的地形适应性,高单发和弹鼓机制给了米诺陶较高的换血能力和威慑力,作为中期对峙的主力之一米诺陶是绝对优秀的。但是填装时间太长也是这个特色弹鼓机制最大的诟病,米诺陶注定无法适应快的战斗节奏,无法带起进攻节奏。但在大多数对局中,米诺陶都不会有太差的游戏体验,米诺陶的特性决定了这车不需要去考虑太多的东西,只要找到合适的位置卡住,你就只会觉得tmd对面不敢跟你对峙,简单且快乐。还有就是,米诺陶的传涂真的好看,就是屁股后面两个苍蝇拍让人感觉意义不明。
补给品参考:大油加双口粮。
装备栏参考:


吐槽机制:

emmmmmm......我相信大部分人观点跟我是一样的,这个特色弹鼓机制做的并不好,第一发弹的超长填装严重拖慢了整个车的战斗节奏,一整个弹鼓填装装完需要40秒左右的时间。但是如果快了这车会更强(喜)。这个所谓备用弹除了拉高一个弹鼓的斩杀线之外没有其它积极用处,让人玩起来感觉就像寸止挑战。(尬笑)经常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车到位了第一发弹都还没装好;二是车到位了,只有第一发弹,过路费收不收,毕竟输出主力只能靠后面两发弹,过路费收了就得重新再花时间等。在开打的情况下,40秒左右的装弹足够队友推完或者崩线。这个特色弹鼓机制是用散装183爆发换来了很长的填装,但是本人更青睐端游的那种长弹夹,长弹夹的输出能力在八级T28守卫者和IS3守卫者身上都已经有验证,实际体验还是不错的,空窗期较短,可以提供足够的持续火力。那既然已经是这个机制了,吐槽多了也没用,毛子又不会改。这个机制输出的主要火力就依赖第二和第三发,可以当成跟美系MYoh线的特色来玩。合理配合使用双发和单发,做到伤害最大化。
线路总结:米诺陶全线的强度都不差,七级和八级的白板会比较难熬,机动慢,伤害低。完全体的这几台车都是还不错的,值得上手体验。这个弹鼓机制需要玩家慢慢适应这种慢节奏。不得不说,米诺陶线确实继承了端游线的特色,不适合快节奏,适合找个位置卡着卖头跟对面对峙。作为一条特色机制线路,米诺陶线上几台车都有各种各样的限制,比如机动慢,非全向炮塔,超长填装,但是散装183所具有的威慑力确实强,在有队友的情况下,极少人会愿意顶着火力强吃米诺陶。总之,大多数玩家都能在这条线上获得简单的快乐和打出不错的战绩,你会嫌弃183线太拉,也或许觉得白兔线伤害不够,但是米诺陶线你只会想着对面为什么不探头跟你对炮。

好了,那么本期线路解析就到这里了。如果你觉得本文对你的练线有帮助不妨点个赞支持一下,多谢了!如果对本文有任何补充或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下期预告:捷克中坦TV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