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类不能冬眠呢?结果:饿死在梦里
天寒地冻的冬季,人们恨不得把自己永远裹在被窝里不愿出来,特羡慕冬眠的动物宝宝们,既节省粮食又可以懒懒的不受冻。
冬眠的动物其实就是一直在睡觉,有得甚至几年不醒来也能好好活着。冬眠的动物只要活着,就会有能量的消耗,那么它们为什么能够不吃不喝,还能长久生存呢?
动物在冬眠的之前都会吃大量的食物,加上冬眠的时候,动物基本不运动,呼吸次数也相应减少,甚至几乎停止,只有脉搏微微颤动,所以冬眠的动物消耗的能量是极少的。
等待动物体内储藏的食物用光时,冬眠的动物才会慢慢醒来,通常情况下,醒来的动物都很虚弱,它们会第一时间寻找食物充饥,来补充身体所需的能量。
为什么人类不能冬眠呢?
我们知道动物冬眠是因为外界的温度不适合它们生存,从而通过冬眠来达到生存的条件。人属于恒温动物,自然能适应外界的温度变化,人类睡觉只要短短的几个小时,而动物却能睡到明年。
冬眠的时候身体的温度会降低,很多的动物基本都要降低到10度以下。而人体的体温如果低于20摄氏度,心脏无法在低温环境下工作就会骤停,结果只有一个,就是会被活生生冻死。
1、低温:冬眠时体温降低,如果降到20℃以下,人体会出现心脏骤停,结果:冻死。
2、能量不足:冬眠期间无法进食,缺乏营养,可能脑死亡,结果:饿死在梦里。
3、缺血:冬眠时血液循环减缓,重要脏器可能缺血坏死,结果:盖木欧瓦。
我们所处地区的天气和食物供应决定了我们不需要通过冬眠来躲避恶劣的生存条件。而同样重要的一点是,人类是顶级的捕食者,可以对付比自己大得多的猎物,我们也没有通过冬眠来躲避天敌的需求。
另外,我们的体积有点大,冬眠的动物体形通常都很小,平均体重在70克左右。当然,这个规则也有例外,熊就是最明显的,不过,它们不像其他动物一样进入深度冬眠,其体温下降的幅度也不大,因为它们需要很多能量来维持身体的体温。
需要提到的是,冬眠带来的并非全部都是益处,研究团队还给我们列出了冬眠的一些缺点。比如,动物在冬眠时,其免疫系统是不工作的,因此会有被感染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