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属于百分之一的龚隐雷 闺门旦研究者

2022-10-29 10:04 作者:闺门旦研究者  | 我要投稿

属于百分之一的龚隐雷

闺门旦研究者

 

见到这个题目,很多人会大惑不解,这是什么意思呢?请注意,龚老师在“名家名段清赏会 ”唱这段《长生殿 小宴》的“花繁浓艳想容颜,云想衣裳光灿”一句时,她唱“裳”字发的是“尝”音。听到这个发音,我不由心中暗暗叫好,心想,终于找到昆曲演员中能正确发出这个字音的人了。

我观看过各种版本的《长生殿》,扮演杨贵妃以及唐明皇的,无论是“国宝级”的老演员还是青年优秀演员,只要是碰到这句“云想衣裳光灿”或者“霓裳羽衣舞”,都把“裳”念成“衣裳”的“裳”,几乎无一例外。原因在于,他们不知道,李白当初写的《清平词》“云想衣裳花想容”中“衣裳”之“裳”,原意是指“下衣”或“裙”,不是现代的“衣裳”一词,便想当然地理解为衣裳。乃至由此衍生的“霓裳羽衣舞” 中的“裳”,也就跟着念错。

《长生殿》中的这个“裳”字发“尝”音,意为“下衣”或“裙”,并不是我们常说的衣裳的“裳”,不能发“伤”的轻音。

所以说龚老师是100个演这出戏的人中,难得的一位正确念出“裳”字的演员。不能认为众人都这样念那就是对的,就“约定俗成”了。中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有着严格的发音规矩,更何况昆曲尤其讲究字的来源和发音。

此外在《牡丹亭 惊梦》中有一段最著名的【步步娇】【醉扶归】。多数演员在唱“不提防沉鱼落雁”时,都把“提”( di)字唱成“提”(ti ),而龚老师在此处也同样正确发出( di)字的音。(龚老师很少唱这段,我也是花了很大气力才找到。)

在一次发表对《牡丹亭》的感想时,龚老师还对汤显祖原著的文学深度发出感慨,提出杜丽娘在【皂罗袍】的那些唱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她还提醒人们注意,唱词中形容莺燕的歌声“生生燕语明如翦”,用的不是声音的“声”,而是生命的“生”,作者在这里隐藏了什么含义?通过这些见解,足见龚老师的确不像一般演员只是演唱、表演,而是在表演的同时,努力探究这些唱词的深刻含义以及剧本的社会意义。这一点,值得所有昆曲人的尊重。

戏曲演员,尤其是昆曲演员,一定要具有较深厚的古典文学基础,否则就会露出根基浅薄的毛病,不是在这里就是在那里的唱词、道白中出错。在这方面,龚老师为当今所有的演员树立了一个很好的典范。正是由于龚老师在古典文学上具有坚实的基础,她才能在这些最容易读错的字上发出正确的读音,显出超凡绝俗、与众不同之处。

 

外一篇

龚隐雷老师的名字大有深意

 

龚隐雷老师的名字很有特点,我有些好奇,便特地做了一番探究,发现“隐雷”两字最早与“雷声隐隐生山陬zōu”一句诗有关。这句出自宋代梅尧臣的诗 “电光划划huà遶rào岩壁,雷声隐隐生山陬。”是形容古代大旱突然遇到甘霖。直译便是“闪电划划遶岩壁,雷声隐隐生山角。” 遶是绕的异体字。
    与此有关的是,当代作家钱钟书写过的一首小诗“驻车清旷小徘徊,隐隐遥空碾懑雷

更引人注意的是,浙江昆剧院近年来新编历史剧《浣纱记 吴越春秋》开场后大约25分钟,石室勾践受辱一节,勾践唱“日失海陬,隐隐雷吼。” 这与前面所述两首诗的含义完全不同了。

然而,这句唱词包含了“隐雷”两字。

“日失海陬,隐隐雷吼。”可以用于这种情况:某个朝代存在暴政的情况下,代表社会正义的势力在积聚力量,试图反抗暴政。这种情景可以比喻为,正义的势力发出了隐约的雷声。如此,龚隐雷老师的名字可大有深意了。

我还问过浙昆的演员,该剧本是否以明代梁辰鱼的剧本为蓝本。回答说,只有前面一小部分有蓝本,绝大部分都是著名剧作家周长赋先生新编的。看来这位先生古典文学方面的功底的确极其深厚,他写出的“日失海陬,隐隐雷吼”八个字反映越国国君受到非人的欺辱,社会正义终当复仇的天道,十分贴切。对此,本人十分敬佩。

另外,要是这样理解,一些喜爱龚老师的戏迷,用“隐落凡尘”来比喻她的现状就不恰当了。

 


属于百分之一的龚隐雷 闺门旦研究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