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微获文华表演奖!计划将《母亲》搬上大银幕
15日,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在河北雄安新区落下帷幕,在京剧《母亲》中扮演革命母亲葛健豪一角的刘子微凭借在剧中的精彩演出斩获第十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表演奖。
文华奖是我国专业舞台艺术政府最高奖,其中文华表演奖的评奖标准为:德艺双馨,秉持职业操守,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表演艺术风格独特,在本专业艺术领域具有代表性;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舞台上,她全程踩跷完成演出,让同行感叹:“你怎么这么拼!”
葛健豪是刘子微牵挂多年的角色。20年前,当她第一次看到赵瑞泰创作的话剧《母亲》时,就被这位从湖南深山里走出来的“小脚老太”事迹深深打动。“当时,我看得眼泪直流,找到赵瑞泰老师说想演这个角色。又过了很多年,当我真正可以排演这部戏时,我的第一反应不是高兴,而是害怕——以我的年纪、我的体力能不能演好这个角色?”

(演出中刘子微踩翘来展示葛健豪的小脚形象)不过,刘子微对跷功并不陌生。2004年,正是她凭借惊人的毅力将跷功恢复于舞台,排演了作家冯骥才的《三寸金莲》,在第七届中国艺术节上一鸣惊人,获得文华表演奖,还获得观众最喜爱演员奖。
为了京剧《母亲》,刘子微在10多年后重新立起足尖,每天练功,练到腰椎滑脱、满身伤病也不放弃。舞台上,她全程踩跷完成演出,还完成了跳绳、跳康康舞等动作,不仅让戏迷们看得咋舌,也让同行感叹:“你怎么这么拼!”

京剧《母亲》中,有京剧的跷功和程式,更有歌剧、话剧、舞蹈以及多媒体的表现手法。
刘子微拼的不仅是脚上功夫,还有心中的人物。为了演好葛健豪,她和主创们一起到湖南娄底市双峰县采风。在通往蔡家故居的山路上,她找到了“小脚老太”蹒跚前行的感觉,也获得了勇气。“100多年前,一位‘小脚老太’从这样的深山里前往上海、法国,那得多难啊!我们今天能比过去更难吗?可以说,是葛健豪治愈了我的焦虑,让我不畏惧任何困难。”

在京剧《母亲》中,有京剧的跷功和程式,更有歌剧、话剧、舞蹈以及多媒体的表现手法。交响乐团奏出浪潮般澎湃的旋律,歌队将气氛推向高潮,天幕上变幻出繁华的上海街巷、被革命队伍占领的巴黎街头,还有革命母亲回到故乡时漫山红遍的旷野,都让《母亲》展示出别样的魅力,让很多没看过戏曲的观众过目不忘,连说和之前的戏曲“不一样”。

事实上,刘子微的戏从来就很“不一样”
她在京剧《生活秀》中变身卖鸭脖的老板娘唱起京歌,也曾策划将光谷的创业故事搬上舞台,用音乐剧的形式演绎出地铁出行、竞标等现代都市生活。在她看来,这种“不一样”不仅是戏曲发展的要求,也得益于武汉这座“戏码头”的滋养。“武汉是一座很包容的城市,有自己的传统,也能接受新想法、新事物。《母亲》能得到观众喜爱,也得益于大家这么多年来的积累。”
结束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的行程后,刘子微计划将《母亲》搬上大银幕,为年轻演员排演新剧,日程满满。“跟‘母亲’一样,我一刻也不能松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