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穿越茫茫无际的沙漠去寻访《源自法老时代的埃及美食》(之四)

2023-07-15 09:12 作者:阿拉伯的Laurence  | 我要投稿

前言(下)

        尽管除绝大多数信奉伊斯兰教之外,埃及仍然有大约16%的人口为科普特基督正教、天主教、希腊基督正教、亚美尼亚基督教以及基督新教等多个基督教教派分支,但在埃及可以说几乎是吃不到猪肉的,不能说绝对没有,但即便是非穆斯林信众也基本上习惯于牛羊肉,尤其喜欢现杀的新鲜牛羊肉,对冷冻肉类不是太感兴趣。北部地中海沿岸的居民,相对于内地的埃及人更偏爱鱼、虾、贝类等海鲜食物。由于埃及属于阿拉伯国家,居民大多也是阿拉伯民族,所以饮食习俗与地中海东岸的黎巴嫩、北非的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以及波斯湾沿岸的阿拉伯国家有许多相似之处。

        因为地处热带,太阳慷慨地照射在这片大地上。充足的阳光,加上尼罗河水的灌溉,使尼罗河谷和三角洲地区,出产大量新鲜的蔬菜和美味的水果,也丰富了埃及饮食食材资源

       作为阿拉伯埃及共和国的首都开罗,是一个拥有众多名胜古迹人口超过两千万的大都市,四分之一的埃及人居住在这里。世界上第大河流--尼罗河,经过6,500多公里的奔流不息,娓娓穿过这座非洲第一大城市,并将它最后的“身影”留给了埃及,留下它最后的“礼物”--两万多平方公里的尼罗河三角洲。二十多年前的上世纪末,几乎所有国际性知名连锁酒店品牌都已经在开罗开设了数量不等的星级酒店。象万豪(Marriott)及其旗下的艾美(Le Meridien)和喜来登(Sheraton)、希尔顿(Hilton)、雅高(Accor)旗下的索菲特(Sofitel)和诺富特(Novetel)以及瑞士知名品牌蒙温匹克(Mövenpick)分别拥有四五家以上的五星级酒店,这些酒店里除了提供传统的埃及和阿拉伯美食以外,包括法国大餐、意大利餐等西餐占有主导地位,而中餐、日本料理、印度餐以及墨西哥餐等其它风味美食也不乏其中,这也为丰富现代埃及人的饮食

        近半个世纪以来,埃及的旅游业蓬勃发展,也为饮食文化的丰富,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受真主的恩赐,埃及除了拥有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金字塔、地球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以及狮身人面像等历史名胜古迹之外,上埃及的古代神庙遗址、尼罗河风光,以及诸如沙姆沙伊赫(Sharm el Sheikh)、霍尔戛达(Hurghada)、高纳(El Gouna)、达哈布(Dahab)等星罗棋布的红海海滨渡假区,吸引着来自全球各地的游客。埃及全境除了拥有上千家星级酒店外,在首都开罗、地中海避暑胜地亚历山大、古埃及名胜聚集的鲁克索和阿斯旺,以及红海海滨的沙姆沙伊赫(Sharm el Sheikh)和霍尔(Hurghada),各种不同风格的餐馆,饭店鳞次栉比,演绎着全球美味的聚会。在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比比皆是的都市里,传统的埃及和阿拉伯风味小吃,凭着其独特的韵味,不仅牢牢掌握着国民消费者,而且通过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传向世界各地。大量在欧洲以及海湾国家等地工作的埃及厨师,也是将埃及美食推向世界的功臣。

       数十年来,埃及一直稳居世界人民最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首位。近年来,随着埃及向中国居民敞开旅游的大门,趋之若鹜的国民纷纷踏上这块向往已久的神秘的土地。对于埃及的历史,文化以及名胜古迹,国人已经通过各种途径,早已谙熟。但是对于这块神秘土地上生活的人们的饮食文化,却鲜有人知。

        笔者曾于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在埃及红海之滨著名的旅游度假胜地沙姆沙伊赫(Sharm el Sheikh)和霍尔戛达(Hurghada)的国际知名连锁品牌酒店供职四年多。从最初完全处于中餐的自豪感而排斥和拒绝其它风格的食品,到抱着不想错过品尝异国风味的机会去尝试埃及本地饮食,直至后来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埃及美食,并非完全出于职业的敏感性,更多地是深深地被这一源自古老土地上美食以及它的饮食文化所折服。

       在历时四年多的时间,最大程度地遍访开罗、亚历山大、卢克索、阿斯旺、沙姆沙伊赫以及霍尔戛达等埃及城市并于多年后重返埃及,从遍布大街小巷的“苍蝇馆子”以及到当地同事家中做客家庭主妇亲手烹制的最“埃及”的家常风味美食当中汲取营养,并且利用与身边“同一战壕”里的埃及同行、同事、哥们儿们朝夕相处、通力合作、摸爬滚打的同时,从他们身上也学习到许多美食知识,再借助五星级酒店厨房的有利条件进一步亲手反复演练,并且以职业餐饮人的角度真实地记录了埃及的饮食文化和风土人情,汇集成册奉献给同样对于美食有着不可抗拒的“吃货们”以及有机会去世界上最古老文明土地上旅游的小伙伴们,希望与大家分享这道具有异域风情的“美味大餐”。同时也填补了国内的出版市场上,有关埃及甚至于阿拉伯饮食文化的专著空白。

        所有文字和图片资料于二十年前离开埃及时已经基本编撰成册,但苦于没有闲暇时间整理出版,书稿也亦尘封已久,再重新整理的过程中,笔者萌生了“重走探访法老土地上的美食之旅”的想法。以此来进一步丰富书稿的内容,给读者一整套完整的埃及美食。

        除了给大家介绍美食之外,笔者也通过美食将一些多年来对埃及的了解,用简单、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给读者,包括一些埃及历史、传统、宗教、文化、风土、人情,方便大家更深入的了解埃及,在访问埃及旅游的时候不至于触及一些敏感问题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或在购物消费时多花冤枉钱造成心理阴影,当然更重要的是多了解一些相关知识,可以帮助到大家完成一趟愉快的旅程。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菜谱部分采用中英文对照,在名称以及当地人习惯称呼的菜肴、食品以及特殊食材等用阿拉伯语译音提供给读者,美食名称纯英文大写部分为阿拉伯语译音。以便于专业厨师和亲历埃及的美食探访者,在研究和寻访埃及饮食时,具有更贴切的参考作用。

       同时,由于原始资料相对匮乏或年代久远造成的技术性缺陷,本书在编撰过程中,借用了一些网络途径获取的图片资料。笔者本人在此郑重声明,完全没有窃取他人知识产权和劳动成果的意思,如有对著作权所有者的冒犯,笔者在此深表歉意,也请各位通过各种方式联系本人,以消除其中的误会与隔阂,并同时奉上本人的衷心感谢!

 


穿越茫茫无际的沙漠去寻访《源自法老时代的埃及美食》(之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