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污水杂议(上)
“起初,没有人在意这一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流浪地球》
日本政府计划最早在八月下旬排放核污水,引发多国人民强烈抗议。本文将对核污水的危害、禁止排放的理由、以及措施发表一些愚见。
危害
核污水与正常核电站所产生的水有极大不同。正常核电站所产生的水中,主要污染物是氚,几乎不含其他放射性核素。核污水则是接触熔融堆芯的水,根据东电公司的公开文件,其核污染水中的放射性核素多达62种(包括60Co、90Sr、125Sb、129I、137Cs、99Tc、239Pu、242Cm、T、14C等)。6.22,国际著名的《Nature》杂志,发布了一篇关于日本核污水的文章,明确指出了日本核污水中至少含有64种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有害的放射性物质。长期以来,东电只提危害较小的T(氚)与14C,其他危害更大的核素则轻描淡写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以下为一些核素的危害:


137Cs——半衰期约30年,进入人体后主要滞留于骨骼和肌肉组织中,它衰变后变成137mBa,137mBa会释放γ射线,对伤害人体腺体;
碘同位素——I129半衰期1.57E+07a,约等于永久,I131半衰期约8天,易富集于甲状腺,造成甲状腺癌;
90Sr——半衰期约29年,易富集于骨骼导致骨癌;
60Co——半衰期约5年,导致再生性障碍贫血、白血病(又称血癌);
即使是氚(T)这样的核素,在总量过多时也有害。超重水(HTO)将被植物利用,产生营养物质,这些物质将随食物链传递,最终来到食物链顶端——人的餐桌,以内照射(放射性核素进入生物体,使生物受到来自内部的射线照射)的方式毒害人类。T2O还会参与大气水循环,放射性物质将乘着气流散步到每一个角落;
......
以上不少核素,都会在生物体中富集,也可以以气溶胶的形式在空气中传播。美国在1946年在比基尼环礁进行氢弹试爆造成巨大污染 ,相对“清洁”的氢弹都造成了如此大的破坏,福岛核电站这样与切尔诺贝利齐名的7级事故,污染又怎么会小呢?

有不少网友受到日本宣传的蛊惑,认为排污无事。在此有必要对一些错误观点进行批驳。
观点一:污水经多核素处理装置(ALPS)处理后,大部分核素将被去除,氚也将被稀释至极低浓度,因此排污无害。
批驳:首先,是谁说经过ALPS处理后的水就一点问题都没有了?据日方自己的数据,经多核素处理系统处理的核污染水仍有近70%没有达到排放标准,而且该系统在后续长期运行过程中,性能有效性和可靠性还会随设备腐蚀老化进一步下降。同时,ALPS问题屡发:
2016年,ALPS装置被发现有4处漏水。
2021年,用于吸附排气中放射性物质的滤网近半数损坏。
据韩联社报道,当地时间6月16日,韩国国务调整室第一次长朴购然在记者会上透露,日本福岛核电站的ALPS从2013年至2022年,共发生8次故障。
据东电称,排水计划将持续30年,而ALPS的运行状况不得不引发人们的担忧。
东电的维护能力似乎也很成问题。据日本媒体人士木野龙逸称:“当时过滤器的维护周期没有确定,用了几年后,有一次东电对设备进行检查,不是一个两个,而是几乎所有的过滤器都坏了。我问东电这是怎么回事?东电解释说坏了就换。本来应该在它发生故障之前决定定期维护的周期,坏掉之前进行更换的。发现坏的才修——他们说这样的检修方式没有问题。”
观点二:我国对排污不明确反对。
批驳:
⒈我们敦促日方不要再试图推卸责任了,老老实实地回应国际社会正当关切,停止推进核污染水排海计划,切实以科学、安全、透明、协商的方式妥善处置核污染水。 ——7月7日
⒉中方敦促日方不要试图把机构报告当作排海的“通行证”,停止强推排海计划,以负责任方式处置核污染水。——7月7日
3.中方再次敦促日方正视国际社会关切,切实履行国际法义务,停止核污染水排海计划,切实以科学、安全、透明的方式处置核污染水,并接受严格的国际监督——6月29日
4.希望日方及时止步,不要造成“覆水难收”的局面。——6月13日
......
《不 反 对》
观点三:福岛污水中污染物的浓度低于我国核电站排污限值
批驳:首先,在前文已经说过,核污水与正常核电站所产生的水有极大不同。正常核电站所产生的水,是正常运转中必然产生的,经过严格处理后几乎只有T与14C残留。核污水则是接触熔融堆芯的水,含有更多的剧毒放射性物质,二者一个天生一个地下,根本无法同日而语。核污水中的氚或许确实低于我国排放水平,但其他核素高于正常电站则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将两者混为一谈,“完全是混淆是非,浑水摸鱼”(共青团中央)另外,福岛核污水总量极大(6月29日储量为134万吨,并以每天100吨左右的质量增加),日本也没有对放射物的年排放量做限制,其中有害物质年排放总量是否超标,还亟待商榷。

观点四:因为有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支持,核污水绝对没问题!
批驳:首先,机构未对除排海以外的4种方式进行评估,报告不包含长期评估,海流范围也仅限于大约100公里范围内,国际原子能机构报告虽提及公众听证会,但实际上参加听证会的44人中,就有42人反对,普通民众的反对意见被报告忽略。;
其次,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在报告前言中强调,核污水排海是日本政府的“国家决定”,IAEA的“这份报告既不是对这一政策的推荐,也不是背书”。排海是日本政府的决定;
另外,报告在扉页一段声明中强调,报告中提出的见解并不必然反映IAEA成员国的看法,“国际原子能机构及其成员国对利用这一报告引发的任何后果不承担责任”。
最后,IAEA在扎波罗热核电站与福岛核电站的处理上态度迥异,另外还传出IAEA受贿的消息,这使其中立性与诚信遭受质疑。
观点五:不将处理水用于日常生活,是为了防止民众恶心,而不是不能用。
批驳:首先,声称处理水能喝,是日本政客的首创。广大人民要求日本自己2011年,时任日本内阁府政务官的园田康博在记者的要求下喝下处理水时,双手一直在抖,在2014年以后干脆杳无音信。2020年9月,时任日本首相菅义伟视察福岛第一核电站时,工作人员拿出了净化稀释后的核污染水,称这种水非常安全,可以喝。这原本是一个作秀的绝佳机会,还能借此展示日本“核处理水”的安全性,但犹豫再三后,菅义伟还是没有喝。当太平洋岛国专家建议用污水基建,日本又加以反对:


美国说支持排海,却在很早的时候就禁止了日本产品的进口,可见污水并不是像一些人所言无害,而是危害极大!
涉外无小事,你日本既然信誓旦旦说处理水安全,又为何要当“变色龙”左右横跳呢?“‘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君子”变调的速度,连四匹马都追不上。)
其次,处理水排海,经过生物链(食物中所含水)及水循环,仍然会被民众喝下。日本排放的水,最终还是会回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是“脱了程序的裤子*污水的*”(过程正义而非结果正义)!
观点六:直接排海,是最优解。
批驳:在经济上或许是,但在其他方面绝对不是。
历史上确有直接排污的先例。据有关报道,英、法、美、德、意、日等国都这么干过,但以固体核废料为主。这次是“无常势,无常形”的液体,伤害更大。
日本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大国,完全有能力承担起混凝土处理法的成本。混凝土处理约需2431亿日元,而2023年其防卫预算达6.82万亿日元。混凝土处理只是军费的九牛一毛。发展军事自然无可厚非,但日本是二战战败国,日本宪法也明确规定“日本永远放弃以国权发动的战争、武力威胁或武力行使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为达到前项目的,日本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交战权。”日本属于儒家文化圈,理应知道“民为贵,社稷为重,君为轻”之理,政客们有钱发展军事,没钱处理污水,还以国家的渔业,国民的水产,乃至世界人民的利益为代价,公然做如此龌龊下流之事,号称“负责”的嘴脸昭然若揭。
日本还说要尽早排空这些储罐,以处理电站中的燃料碎片。木野龙逸认为:“日本政府说,如果把核污染水保管在储罐里,当地人会感到不安,而且会产生舆论影响,所以才要排入海里。储存起来会产生舆论影响的东西,排海就不会产生舆论影响,我不明白其中的逻辑,语言上就很奇怪。东京电力公司和日本政府说,因为没有保管空间了,所以必须排放。他们这样说的理由是,要为今后取出的核燃料残渣确保存储空间。但这些残渣究竟能否取出来,现在完全不知道,为了不知道的东西确保存储空间是不合理的。”日本原子能市民委员会的成员——曾从事过核电站设计工作的后藤政志称:“他们说就算用大储存罐,也有因地震而受损的风险,可能会坏。只说这些话,很荒唐。”
日本称排水是“迫不得已,别无选择”,那发动侵略战争也是“迫不得已”,杀战俘,搞慰安妇也是“迫不得已”,无视一城人的性命仍拒绝投降也是“迫不得已”,按这样的逻辑,什么都可以迫得,什么都可以做得了。
日方还搞养殖试验,但我认为不够严谨。鱼类,毕竟与人关系太远,用恒河猴可能更好些。

以下是发对排污的其他原因:
检测存在问题。
肖恩·伯尼(Shaun Burnie,国际环保机构绿色和平组织日本办公室资深核专家。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为监测日本各大核电站的环境安全指标,他曾在福岛等地工作了近30年。):“实际上,只有大约20%的水罐经过了实质性检测。”(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uper?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9929010815377669521%22%7D&n_type=0&p_from=1)
“IAEA在美国、瑞士、奥地利和韩国的第三方实验室进行了测试,每个实验室仅测量25升核污染水(稀释前),而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水箱中储存着上百万吨核污染水。“我们不认可这一报告结论的可靠性,因为你无法从一个非常小的样本中提取数据来预测超大容量的核污染水在未来几十年的走向。”(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uper?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10247983356412160023%22%7D&n_type=0&p_from=1)
天野光(国立日本原子力研究开发机构研究员,著名环境放射能专家):“简单能测定的核素当然要公布了,但是还有很多难以测定的核素。比如放射性碳、碘129,还存在一些应该测定的核素,我希望这些核素也能被正确检测。 ” “碲的毒性与氰化钾不相上下,但东电完全没有提到碲,原子力规制委员会也没有提到。核燃料残渣中有数十公斤碲,我认为是很危险的事。碲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稳定的元素,但东京电力公司和原子力规制委员会现在关注的只是放射性元素,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它没有包含在内。”(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uper?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9929010815377669521%22%7D&n_type=0&p_from=1)
日政府及东电对事故的态度与做法使其公信力尽失
东电对事故的处理劣迹斑斑。
例如:①东电当事故刚发生时,为一己私利将4级事故推至7级;
②福岛核事故发生后一周,专家就已做出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到3号机组“已经发生堆芯熔毁”的判断,但东电拒不承认,而是以“堆芯损伤”来粉饰;
③2013年,东电承认隐瞒了高浓度核污染水泄漏入海;2021年,东电被曝隐瞒ALPS滤网破损;
④2022年10月,东电又被曝出用有猫腻的辐射检测仪误导参观者,以证明所谓的“ALPS处理水”安全,等等。
东电就像一个惯犯,牠说牠再也不犯错了,你信吗?
日本政府也是半斤八两。官员不想方设法降低污染,推进研究,却在洗白污水上钻牛角尖,玩“倾倒”-“排放”、“核污水”-“处理水”的文字游戏,企图以其如簧巧舌逾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伦敦倾废公约》。借用一图:

3.危害性大

核污水再怎么稀释,有害物质总量不变;
扩散速度快。据德国专家预计,污水中的137Cs将在57天内扩散至半个太平洋,10年后蔓延至全球海域。(也许有人会说,由于地形,我国受污染较小,但别忘了要排放30年,再加上生物的活动,污染物迟早要来);
对全球造成影响。
4.检测不透明,其他国家的人员并未参与。
附:该文重点不在收益,而在传播上。该文中片段可随意被官媒或自媒体使用。也请读者大力转发,以提高大众对核污水的关注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