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所读书籍的优先级
有人提出了用象限来管理事项的方式。我们所做的事情有些很重要,有些很紧急,有些不属于这两种情况,那应该怎么看待这些事情呢?于是他引入紧急和重要两个衡量事物的参数。从右上方(第一象限)开始逆时针旋转分为一、二、三、四象限。第一象限是正向高能,表示紧急且重要,第二象限是负向高能,表示不紧急但重要,第三象限就是负向低能,表示不紧急也不重要,第四象限就是正向低能,表示紧急但不重要。 显然紧急且重要的事情是最先做的,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放在第二去做,不紧急且重要的事情放在第三去做,不紧急也不重要的事情放在最后去做。 将你当下可能需要做的事,放到按照各自的象限里,该先做该后做的事情便可一目了然,思路也能理清了。 我受到启发,引入发展和兴趣这两个参数,放在象限中来确定看书的先后顺序。 我们看书通常会根据自己的兴趣,或者这本书恰好符合自己的发展需求,比如说学业,比如说事业,比如说学会一项专门的技能。因此这两个参数是满足我们基本的读书需求的,不需要使用更多的参数,这样反而不直观了。 从右上角出发,逆时针旋转,依次分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象限。 第一象限是最先读的,它既符合我们的兴趣,又符合我们的发展需求,第一象限的书,我叫做好书。 第四象限是第二先读的,它不符合我们的兴趣,但是符合我们的发展需求。这一类的书往往读起来费时又费力,我们需要强迫自己去理解,花时间去消化,这类的书我叫做费书。 第二象限是第三先读的。它符合我们的兴趣,但是不符合我们的发展需求。第二象限的书,我叫做闲书。这样的书,可以用来陶冶情操,消磨时间,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第三象限是最后才读的。我对这本书不感兴趣,而且对我们的发展需求帮助不多,这样的书对我们来说可读可不读,我把它叫做废书。 在这里有个小提醒:正如事物都有其紧急性和重要性一样,其实看书也有其紧急性和重要性,但这些紧急性重要性是以个人而言的,没有哪一本书符合合所有人的兴趣爱好,也没有哪一本书符合所有人的发展需求,所以这个分类只是对个人而言,为符合你的需要而设计。 比如说你喜欢物理,工作恰好和物理相关,需要阅读和物理相关的书籍,和物理相关的书籍标为1,表示你既感兴趣工作又需要,但是你缺少阅读相关书籍的方法,于是你去决定阅读一本讲如何阅读书籍的方法,该书标为2,这本书对你很重要,但是你不一定喜欢阅读。你业余喜欢阅读历史书籍,这类书籍你喜欢读,但是工作不需要标为3,你朋友送的一本关于生物的畅销书,这本书你既不感兴趣,和你工作也无关,标为4。你的阅读顺序按照这个方法,应该是先1后2,再3最后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