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贴丨北大软微20金科一战跨考402分:天上剑仙三百万,见我也须尽低眉

【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严禁转载和抄袭,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 写在前面的话 /
学霸经验贴,借着前人经验前行,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故事。
今年复试大部分已经结束。小苏邀请一批“高分学霸”分享经验,希望同学们借鉴成功上岸学长学姐经历以勉励自己。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有越来越多人能够和我们一起,发挥自己的余热。欢迎每一位独特的你来分享经历或经验。
有一分热,发一份光。
考研路上遇到的问题和对考研的疑问,或者你有希望我们创作的文章/内容/视频,可以随时联系小苏(微信:① lqll_1998 ② xiaozhushou_123),文末有各专业QQ考研交流群的群号,各专业微信考研交流群由于有的群超过200人并且发二维码容易过期和招来“小广告”,直接加小苏微信会拉你进群。
大家好大家好,被好多朋友催的经验帖来辣。接下来我会分几块内容介绍一下我的经验和感悟,废话不多说,先上成绩。


一、个人情况介绍
本人津南区徐凤年,来自北凉(并不)。本科就读于天津大学,英语专业,工商管理(创新创业方向)双学位,成绩一般,GPA3.66/4.0和3.5/4.0。本科期间科研活动基本没啥,水过一项国创;实习方面去过阿里云创新中心;证书方面cet-6(640), tem-4(良好), catti-3, triz-1;没拿过奖学金,只拿过一次三好学生。最初想要报考南开国战金融学,后来感觉自己需要一个更高的平台,于是转向北大。中间其实也想过换光华,但我本身极度厌恶风险,为了避免二战于是坚定考软微fintech。
二、心态管理
心态决定状态,状态决定效率。很大程度上来说,考研考的是心态。从去年二三月份到十二月份,我基本保持了一个平和的心态,尽量做到“古井无波”。有的同学觉得考研就该每天打鸡血,每天精神百倍活力十足冲冲冲,但我觉得事实并非如此,没有人能精神百倍每一天,也不要苛求自己保持兴奋,相对于打鸡血的冲劲,考研人应当更加防备陷入低迷和自我怀疑。
整个状态应该注重一个稳字,控制自己,情绪不要有大的起伏波动。我见过不少人经常陷在自己的低迷中,怀疑自己,这些情绪对于正事没有丝毫用处,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另外,平时复习和最后冲刺上的态度应当有一个转变。从开始复习到11月份,应当stay humble, stay foolish,保持谦虚,保持谨慎,把自己放在一个从山脚向上攀爬的位置。而到了十二月份附近,冲刺模拟一直到最后的考试,应当有站在山顶“天上剑仙三百万,见我也须尽低眉”的自信与豪气。
三、时间管理
首先,我建议大家考研时期基本上戒除社交和娱乐,关闭朋友圈qq空间卸载抖音快手英雄联盟王者荣耀,考研期间还在频繁发朋友圈打游戏看比赛等等的最后结果一般都不太好。但应当保持与外界的基本联系,每天学习完成后适度关注考研群里的信息,保证信息战上不处于劣势。
其次,整体时间安排与日常作息。由于本科期间没学过数学,因此我大三下学期开始陆续学习数学,一天两小时左右,寒假开学后基本完成了数学基础内容。3月份开始正式进入备考状态,暑期留校,11月开始冲刺模拟,12月考试。其中暑期是最重要的时间,暑期结束到了国庆节,就大概知道自己能不能考上了。整体时间比较充裕,进度也算蛮快的。
日常作息方面,每天6.40起床,7点开始学习(我当时不怎么吃早饭,大家不要学习),12.30左右恰饭,回来先睡半小时,起来后1.30学到5.30,恰饭,6点回来背背单词大概半小时,6.30学到11点,然后出去跑步,11.30回来洗澡洗漱大概12点睡觉。我自身身体素质比较好,每天用在学习上大概十四小时,大家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态酌情安排时间,但学习时间不应少于十小时。
大家可以去翻看一下我微博津南区徐凤年,大概11月开始在微博上记录了各科历程和资料使用感受。
四、各科备考
1.英语一(83)

由于我本身英语专业,因此对大家参考性有限,大家谨慎参考。
单词方面是从3月到12月每天刷,墨墨记单词一直划就vans了,大概每天三百词,半小时左右。
其他的是从8月份开始学,每天晚上2小时左右,顺序如下:先刷一遍96到10真题,把握整体风格,大概错十分左右;然后从05年到15年,精做每一篇阅读,做完听唐迟的课,听完全文翻译一遍;然后做英语二近十年的题目,总体很简单,可以提信心并练速度,不再精读;15年至19年英语一拿来模拟,模拟完成有时间的话也精读一遍,这时候大概总体控制在五分以内;最后12月学了学作文,没背模板,所以考试中两篇作文拖了后腿,根据我的了解今年用模板的基本都是比较高分了,所以模板该背还得背吧。
总体而言,英语注重细节和理解,阅读理解和新题型是重中之重,专注真题不需要其他额外资料或者模拟题,后期应当提高做题速度,今年有不少同学到了考场上题目都没写完。
2.政治(75)

政治和英语一样,也是8月份每天晚上两个小时左右。总体而言政治是最简单的一科,学习起来也比较容易,秘诀就两个字:重复。
前期听课我根据过来人的经验用的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和徐涛的课,整体效果哦还是不错的,不过也有人建议听谁的课用谁的资料,大家自己酌情考虑,听课时也应当随着课程进程把肖秀荣1000题做完。
听完基础内容后,第二轮复习时应当再看一遍基础部分用过的书,肖秀荣的是精讲精练,也可以看徐涛的核心考案,二者我都看过,肖更详细徐更易读,同时再过一遍1000题中的错题。
第三轮开始看各老师出的精简版资料,肖秀荣的知识点提要和徐涛的小黄书,还有风中劲草也不错,这时候不用去背大题,就一直看书加深印象,大概四五天就能看完一遍,然后做模拟卷的客观题,大题不用管。模拟卷有米鹏,腿姐,王吉,肖秀荣,徐涛,蒋中挺等等,题目超级多,刷就完事了。一般做完一个老师的几套题,我就会回去再看一遍小黄书或者知识点提要,然后再做另一个老师的题目,如此循环。
最后我大概把政治整体的内容重复了五六遍,模拟卷做了几十套,客观题控制在40+,基本就没啥问题了。12月份背背主观题,北京考区大家也清楚,反正给不了高分,主观题差不多就行了。
3.数学三(136)

3月份基本完成了数学基础,跟的考虫的课,讲的无敌好,就是课时巨多。随着考虫做了他们的高数900线代300和概率350。
然后开始做李正元全书,这本书难度比较大,还是比较费劲的,用时一个多月,做完已经五月份了,又复习了一遍李正元的高数部分。后续又做了李林的880,这本书的题目质量也很高,推荐大家做一做。再后面感觉线代和概率需要加强,就去听了李永乐的线代和方浩的概率。方浩有不少技巧,但我不建议大家太依赖技巧,绝大多数技巧在考试中是用不到的。
听完课后做了33年的数学三,计时做并且打分,大概能稳定到140+。做完后再做一遍永乐的数三真题集,这本书是根据题型编辑的,做一遍对真题的把握又高了许多。然后做了数一04到19的题目,数二05到19的题目,都要计时做并且打分。
11月开始进入冲刺期,做各类模拟卷,包括张宇八套六套,李正元五套,这些卷子都相当打击信心,大家要挺住,一个是三个小时做不完,另一个是得分相当惨烈,120也是常有的事。然后做了李永乐六套,难度中等,个别题目卡人。最后做李林六套四套,这是最贴近往年真题的题型,难度比较低,两个小时就能做完,平均达到146分。
最后考试时,我的感觉是整体转变特别大,题目风格跟往年完全不同,20的题目考察基础更少,更加注重考察灵活运用的能力,尤其是线代的两个大题,很新奇。所以大家如果遇到这种状况,应当保证先把该得的分全拿到,灵活的分尽量拿到,注意时间的分配。
5.复试(88)
复试过程:线上复试,展示身份证准考证,展示周围环境,自我介绍省略直接问了英文问题,抽签问了经济学概念解释题目,接着问了管理学(本科相关),triz(个人经历相关),金融学(431内容),线性代数(基本概念)。具体题目无法透露,但都是很基础的内容,大家好好准备是没问题的。
由于我是跨考,再加上线上考试,所以老师们都相当友好,回答错误的题目也没有怼人。对于不太清楚的问题,应当说明自己不太清楚并且尽力去回答,直接回复“不会”的话我个人感觉是态度不对的,而面试主要考察的就是个人态度。出来分数88我还是比较诧异的,有一些问题我属实记不清楚,但尽力去解释(虽然也解释错了),老师应该印象比较好,再加上我英文口语比较好,纸面材料证书之类的准备也不错,所以分数比较高。
五、结语
考研就像黑夜里洗衣服,你永远不知道你洗没洗干净,所以你只能一遍遍地去洗。最后天亮一切尘埃落定时,再回首才发现我们所经历的一切都是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必要准备,没有哪一分是浪费。
希望大家记住一句话,你吃不了的苦有人能吃,你读不下的书有人能读,你做不了的题目有人能做,所以你喜欢的学校也有别人去读,浪潮褪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希望你既能有“stay humble, stay foolish”的谦逊与努力,也能有苦尽甘来后“天上剑仙三百万,见我也须尽低眉”的自信与豪情,加油加油,我在PKU等你! —— by津南区徐凤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