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如何学习好
对的学习方法就是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有什么用呢?
通过刻意练习,你会积累大量的心理表征。心理表征是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某个观点、某些信息相对应的心理结构。既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具体的。比如说,提到向量的通常解法,你会一下子想到建系、基底、极化恒等式、圆的参数方程,投影,等和线。那么你就可以说“向量的解法”是“建系、基底、极化恒等式、圆的参数方程,投影,等和线”的表征。或者你可以这么认为,心理表征是概念性的知识结构。
为了更好地让大家明白心理表征的重要性,我们先介绍一下记忆系统。
人的记忆有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两套系统。
在大脑中对正在处理的信息进行瞬时以及有意识加工的这部分记忆,叫作工作记忆。人们过去以为,我们的工作记忆能容纳大约七个记忆单元,或者叫“组块”,但现在的广泛共识是,工作记忆只能容纳大约四个组块。(人类大脑倾向于自动地将记忆单元打包成组块,因此我们的工作记忆的实际容量要比看起来大很多。)你可以把工作记忆视为在大脑中抛接球的杂要演员。四个记忆单元就是抛到空中的四个球(或者也可以说是抛到工作记忆中),因为你的大脑在不断地对它们施加能量。能量必不可少,有了能量,你的新陈代谢(那绝对是个永不知足的吸血鬼), 也就是身体的自然消耗过程,才不会吞噬掉这些记忆。换句话说,你需要让这些记忆保持活跃;否则,身体就会把能量输送到别处,然后你就会忘记自己之前获取的信息。通常情况下,工作记忆能支撑大概四个单元。
不过,如果你掌握了一门数学或科学的技术,或是一项概念,它在工作记忆中所占据的空间就会变小。释放出的大脑空间则可以让你更轻松地处理其他想法。要学习数学和科学知识,工作记忆非常重要。它就像大脑中的一块黑板,你在上面可以写写画画,记录那些尚在考虑或者或者那些尚在理解的想法。
长期记忆可以看作仓库。东西一且存进去, 它们通常就一直待在那儿了。这间仓库幽深广阔,可以容纳数十亿件物品,而且包裹很容易因为埋得太深,而难寻踪迹。研究表明,当你的大脑首次把一个信息条目存人长期记忆时,最好时常去看看,以保证日 后需要时还能找到它。[技术控往往会把短期记忆类比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那长期记忆就是硬盘空间。]长期记忆在学习数学和科学方面也很重要,解题时需要的基本概念和技巧都存储在那里。
心理表征有什么用呢?心理表征通过意义将长期记忆中的大量知识和信息组织成了组块。组块你可以理解为一个记忆单元。当你需要的时候,直接提取到工作记忆当中。需注意的是,如果你这些大量的知识没有形成条理整齐的组块,那么你在向长期记忆中提取知识的时候,速度会非常慢,并且杂乱的知识会大量地占用你的工作记忆空间,很快,你的学习或解题就超过了你的认知负担。同时,心理表征赋予知识以意义,会精准编码,使你明白各种概念和术语的含义,并且明白何时运用它们。
拿做题为例,学霸读完题后基本上能将整个题目记住,并且一眼辨别出题目各个条件中的相互关系。看待同一道题目,学霸和学渣的理解截然不同。如果是学科内的专家的话,更是这样。他们看到题目后,不会说看到的实际条件,不会以照相式记忆的方式理解题目,他们的描述会较为模糊笼统,会说出一些专业术语或他们自己总结的大概念,因为他们看待这个题目中的一个条件,不会是只看到这个条件,不会以一种孤立的方式看待,而是把它作为自己知识结构中的一部分描述。
这一切都是心理表征的力量。
心理表征可以使专家从整体的角度着眼于全局,能一下子知道这道题目大题怎么做,发展方向是哪,想到这道题可能的解法有哪些,注意到条件与条件之间怎么配合。
能着眼于局部。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单个条件上,并且从心理上做它,以观察那种解法会怎样影响题目的整体解法心理表征保存在长期记忆中,可以用于迅速有效地顺应某种类型的局面。
所有的心理表征可以使人克服工作记忆的局限,迅速地处理大量信息。
心理表征有助于找出规律。比如拿出两道存在关联的题来,在没有创建高效心理表征的人看来是随机的毫无关联的,可在专家看来,这两道题目有共同的深层结构,他们还能说出这两道题目有哪些不同,每道题目各属于哪个类型的,每道题可以拆解成哪些部分在考场上遇到一道新的题目,普通人觉得是全新的,而专家却能知道它是哪类题目。杰出人物看到一片森林,而普通人只能看到一棵树。
心理表征能够使我们立即预想到一个题目的多种可能解法,迅速对这些结果进行过滤,相应地提出最佳解法。心理表征能够帮助我们无意识决策。看到什么样的题目特征,立即想到对应解法。
那如何进行刻意练习呢?
1、每次练习前都要定一个明确的目标,这个目标最好比较细。比如说我今天晚上我就要搞定向量的关于极化恒等式的题型。然后你要攻克一个个这样的细分小目标,最后积小胜为大胜。
2、专注地练习
因为学习需要找到知识点与知识点间关系,挖掘知识点的内在本质和深层规律,这一切需要你高强度用脑,或者叫做专注地练习。
很多人当他的技能已经达到自动化水平时,也就是可以无意识地操作时,他的自动练习对他的技能将不会有任何的提升效果。很多人以为开了20年的司机已经比开5年的司机要专业,其实不然。原因是开车开了20年的司机可能到他开第五年的时候就不再专注地开车了,所以他的技术不会有任何的长进。
3.有明确地反馈
如果没有反馈,你可能不知道自己练习得正确与否,可能会把错误的东西强化好几次。通过反馈知道自己的薄弱点,以便知道下一次练习的重点是什么。并且知道自己练习出错的原因。
4、走出舒适区
刻意练习发生在人们的舒适区之外,而且要求学生持续不断地尝试那些刚好超出他当前能力范围的事物。因此,它需要人们付出近乎最大限度的努力。一般来讲,这并不令人心情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