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终末旅行)向着天空前进
众所周知少终,千带着的是英军的头盔而尤带着的是德军的头盔所以这一次给大家看看,他们两个头盔的前世今生。
在一战后期,所有德军士兵配发了M16型钢盔,又高又深的外形基本到齐眉位置,去掉尖刺,增加两个突出的透气孔。而且还可以在头盔上增加护板,德军的头盔一跃成为最实用的钢盔。
边沿的小卷回可防止雨水滴下遮挡眼睛,到了二战时期,德军钢盔仍然沿用着一战后期的德军钢盔样式。可以说,二战的国防军军钢盔是在一战的M16,M17,M18三种钢盔上发展而来。
重回过去的M1918式“耳部切口”头盔非常有限的并严格按照一战时期的版本复原生产,为的是弥补纳粹国防军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扩充时头盔短缺的问题。不过,头盔的尺码得到增加,从一战时期盔壳尺寸的64厘米增大到20世纪30年代生产版本的66厘米。图中实例是在一战之后国防军的较浅绿色的涂料之上加上了一层光滑的手绘中绿色漆料,其内部特征与那些1934年初纳粹国防军转而使用的头盔相同。
在1935年,德国的M35定型。该头盔是为了满足德军的需要,来替代仍在使用的一战时期的钢盔。M35在基本的东西上和一战时的M17很像,但是M35比M17更轻,功能也更强。另外M35采用了新的LINER(内盔)来减少佩戴时头部的疲劳。事实证明,M35新的内盔比一战时的头盔佩戴更舒适。
同时作者也进行了一些改编,德军的头盔是没用白色十字型的,在二战,陆军勋章是帝国雄鹰加法西斯标志,而空军是国旗标志和帝国雄鹰,海军一致。



二战时期英军装备的是MK-2型“飞碟”盔,其前身是诞生于一战时期的MK-1型钢盔,由约翰·利奥波德·布罗迪在1915年设计的。话说一战时期的堑壕战,让钢盔重新成为军队的必备装备(因为古代一直就有)。毕竟,当时溅落的弹片造成很多士兵伤亡。于是二战时期,英军便在MK-1钢盔基础上进行了一些生产工艺的简化,同时加强了佩戴舒适度,改良了悬吊系统和下巴额带等设计,然后便将其正式命名为:MKII钢盔,开始大量装备给英军及英联邦仆从军。抗战中我国南方地区军阀部队曾大量装备。但是该款头盔飞碟状的外形虽然节约材料,但是也减少了防护面积,实战效果并不理想。
——资料来自百度百科









明天我努点力,争取漫画翻译多一点。

新人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