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和旅游,为什么要选择研学?
《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
2016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部委联合下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教基一[2016]8号)明确指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

研学不等于瞎玩
在研学中,孩子们可以接触到学校外面的新鲜未知世界,一点一滴都能让孩子潜移默化地学习到有意思的知识,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激发,使孩子迸发更多的灵感创新力。
通过实地考察、实践操作、交流互动等方式,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操作,深入了解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实际应用。
研学活动的重要性
2008年,广东省率先把研学旅行列为中小学必修课,写进教学大纲。
2013年,安徽省、西安市和苏州市进行研学旅行试点,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
2019年,山东省纳入高中综合实践课程的课时学分,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档案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

2019年2月20日,《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意见》(鲁教基发〔2019〕1号),对高中综合实践课程的课时安排规定:共14学分,其中研究性学习6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志愿服务2学分。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档案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在考生分数相同时,作为优先录取和优先安排专业的依据。本科高校综合素质评价招生、高职(高专)单独招生和综合评价招生,可依据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材料形成考生综合素质评价等级或成绩,并在考生录取总成绩中占一定权重。
研学营,该如何选择?
家长们所普遍接受的研学旅行应该是:主题明确、规划科学、师资匹配、花费合理,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增长见识、开阔眼界、塑造品质。
家长让#夏天生活图鉴#孩子参加研学旅行时,避免盲目“赶时髦”“追热点”,要“看一看、听一听、问一问”,带着问题和探索参与研学。
让初、高中学生走进真实火热的职业世界,走进企业,走进实验室,走进高校,走进科研院所,在怦然心动之时,发现自己的兴趣与责任所在,点燃自己的职业理想与追求。这也许是分数之外的使命与担当吧。
结合湖北本地优秀企业资源,求学宝联合华中师范大学“高中高校衔接”课题组牵线名企开展“走进名企,“职'引未来,规划生涯”系列高中企业研学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