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4.2.2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
【本文转载自三联书店1960年 仅供学习参考】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
在生产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决不排除它们之间的矛盾。
产生这种矛盾的原因在于,生产方式的两要素 经济关系和生产力以不同的方式发展着。无论是就全部历史或者个别生产方式来说,技术、人们的生产技能和劳动经验,一般来说总是多少不间断地在提高的。它们是生产中最革命,最活动的因素。
至于生产关系,在某一生产方式存在期间,虽然它也发生各种变化,但这个变化并不触动它的本质。例如,下面我们会看到现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跟十九世纪的资本主义有显著的不同。但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 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却原封未动,因此,资本主义的基本规律仍然有效。财产关系的根本改变必然具有飞跃的性质,具有渐进性中断的性质,它意味着旧的生产关系的消灭及其被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即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
从这里可以明显地看出,为什么在社会主义时期以前的每一生产方式的历史上,财产关系与生产力性质的适合,只能是一时的,暂时的。这种适合一般都是在生产方式发展的初期阶段,即标志着与生产力发展的该阶段相适应的新的生产关系确立的阶段。但是,在这以后,技术的发展,劳动技能、经验和知识的积累不是停顿下来,而总是加速地发展。这里明显地表现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的积极作用。当着财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时候,这种发展就比较顺利无阻。
但是,财产关系本身不能跟随着生产力而不断发展。在阶级社会中,财产关系一旦产生,就通过所有制形式、法律、阶级的政策、国家及其他设施在政治上和法律上被固定下来。
随着生产力的增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不适合必然日益发展,最后变为冲突,因为过时的生产关系阻碍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例如,以封建主对土地及束缚在土地上的农民的所有制为基础的封建社会的财产关系,曾经是适合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的,因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到了工业(先是手工工场,后来是机器工业)开始蓬勃发展的时代,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农奴制成为阻碍工业发展的障碍,因为工业所需要的劳动者是有人身自由而没有自己的生产资料的人,饥俄驱使他们进入工厂,被资本家套上枷锁。现代资本主义也提供了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鲜明例证。这种不适合表现为破坏性的危机,战争,经济发展速度推迟等等。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冲突导致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的矛盾尖锐化,首先是导致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化。其中一些阶级的利益跟旧的财产关系相联系,而另一些阶级的利益则跟正在成熟的、新的财产关系相联系。
社会不能倒退到适合已经过时的生产关系的生产力,即使当权的阶级了解到这是挽救它们的唯一希望。这一冲突迟早要通过另一条唯一可能的道路来解决,即用革命手段消灭旧的生产关系并代之以新的、适合已经成长起来的生产力的性质和它进一步发展的需要的生产关系。这样就产生了新的生产方式。新的发展的循环开始了,它经过同样的阶段,而且,如果是在阶级对抗社会中,它仍然要以旧的生产方式的灭亡和新的生产方式的诞生而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