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考研考生必看 | 上海师范大学MPAcc会计专硕上岸经验分享
一、自我介绍
学弟、学妹们大家好!我是2023届上海师范大学MPAcc全日制的周周学姐,非常荣幸能够为大家分享MPAcc的考研经验。我本科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三本,大学四年一直成绩不错。本科专业是会计(cima方向),一直觉得本科毕业工作薪酬低,甚至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想通过读研来提升自己,我的上岸成绩初试分数是222分,2023年上海师范大学MPAcc一共有80名同学进入复试,其实我的初试成绩是五十多名,但是在充分的复试准备下,复试成绩15名,最终综合成绩排名28,稳稳上岸,由此可以看出复试的重要性。

二、初试备考经验
(一)数学
管理类联考的数学主要考察的是初高中的数学知识,知识面甚至没有高中数学那么广,因此相对来讲是比较简单的。但是通过分析近几年的真题,不难发现真题的命题越来越灵活了,对大家灵活运用能力要求更高了。因此,大家一定要牢牢打好基础,以不变应万变。
我的数学备考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7月-8月)基础阶段
学习计划:
(1)做高分指南和听朱曦讲解视频。
(2)记笔记,后期复习可以常常翻看,用来巩固知识点
(3)看韩超老师的微博,会每天更新两个做题技巧,然后整理
学习方式:听课+笔记+习题
(1)认真听一遍网课,勾画重难点,做好笔记。
(2)对于自己没掌握好的知识点,再看一遍相应的网课。
推荐用书:数学高分指南、韩超72计

2、第二阶段(9月-10月)强化阶段
学习任务:
(1)前面还没有吃透的同学建议二刷高分指南,不要只顾刷题
(2)开始做真题,先按题型刷,使用《陈剑讲真题》,这本书还会额外补充非常多的题目,所以刷完整本书用了蛮多时间,但是会很有收获
(3)同时看韩超101陷阱,总结了很多常见的陷阱、技巧和思路。打印出来每天看几条
学习方式:
(1)制定好刷题规划,每日完成计划会很有成就感。
(2)进行错题整理,不要在第一轮就整理,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很好的掌握。
(3)做题时多积累二级公式,记在小本子上,可随时翻看记忆。
推荐用书:陈剑《陈剑讲真题》

3、第三阶段(11月-12月)冲刺阶段
学习任务:
(1)用套卷进行真题二刷,并且限时,主要就是查漏补缺,回顾知识点
(2)在韩超老师的公众号跟着做《给哥做俩题》
(3)最后一个月开始刷各机构模拟题
学习方式:
(1)一周至少三套卷子,一定要限时做,分配好选择题和条件充分性判断题的时间。
(2)做题时要懂得舍弃,思考超过三分钟的题目果断放弃,如果还有剩余时间来做,否则会得不偿失。
(3)依旧要整理错题,回顾知识点。
推荐用书:陈剑讲真题、市面上各种模拟题

(二)逻辑
把逻辑分成三个阶段进行讲述:
1、第一阶段(7-8月)基础阶段
学习任务:
(1)在B站看《逻辑精点》,可以在短时间内熟悉形式逻辑。论证逻辑和综合推理我看的是《李焕72计》,两者互相补充,可以比照着听。
(2)学习的重点是形式逻辑和论证逻辑,需要记清楚形式逻辑的基本公式,论证逻辑的题型
学习形式:听课+笔记+做题
(1)这一阶段主要要把逻辑整个知识框架搞清楚,全面过一遍基础知识。重点掌握形式逻辑,牢记形式逻辑的公式,做到形式逻辑几乎不出错。
(2)分析推理掌握基础的推理方法,做好对应的习题即可。
(3)听一遍论证逻辑基础课,可以多听几个老师的课,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老师
推荐用书:形式逻辑推荐赵鑫全的逻辑精点,论证逻辑和综合推理部分推荐李焕72技

2、第二阶段(9月-10月)强化阶段
学习任务: 做逻辑的真题与数学不同。逻辑的真题具有绝对的参考价值,需要一遍遍做真题,做完进行分类分析和总结,特别是论证逻辑,模拟题和练习题都不能复刻真题的命题逻辑。后期形式逻辑可以通过模拟题和真题大量练习,这个部分不难。
学习方式:
(1)做完一套卷子就听李焕老师复盘,进行错题整理总结
(2)隔一段时间把做错的题拿出来再做一遍
(3)逻辑的模拟题不建议做,但如果真的十分需要,可以做一下《逻辑千题》,
(4)但是真题永远是 很难被模仿的。
推荐用书:李焕真题

3、第三阶段(11月-12月)冲刺阶段
学习任务:
(1)近几年命题趋势是综合推理的题目占比很高,而综合推理是需要熟能生巧的,做多了自然可以掌握一些规律,所以后期可以做一些模拟题和机构模考卷的综合推理,见见新题型,并提高速度
(2)复盘真题
(3)二刷真题套卷
学习方式:
(1)限时刷真题,最好在正式考试的时间段做。
(2)回顾错题本,看曾经错过的真题,复盘总结
(3)看李焕老师后期的课程,里面会讲一些提速的技巧,所以我建议看完赵鑫全老师
(4)入门的逻辑精点,就可以跟着李焕老师了
推荐用书:李焕真题、市面上各大模拟题

(三)写作
写作经验之前要说的话:
写作经验之前要说的话:
管综写作一般人也是从未接触过的,所以大家也不用担心和他人的差距。近几年论证有效性分析的风格比较稳定,论说文难度也不大,只要不出现审题错误,一般都会有基本分,再加上上海地区是旱区,很难拉开差距,所以我个人认为大家不用在写作上花过多时间,多复习数学和逻辑性价比更高,但不是说不用花时间,一定要保证自己能够在审题不出错的情况下,完整写完两篇作文。
推荐课程:王诚的课、林斌的课
1、论效部分
(1)前期准备(7-8月):看一下市面上老师的课,选出最合适自己的老师。同时关注一下人民日报评论公众号,每天读一点,但不用过多关注
(2)中期构建结构(9-10月):我选择的是林斌老师,所以我看他的课,并开始写真题。林斌老师会先挑选一些简单的题这个时间段来写。前期可以在电脑上写,照着范文写,就算写不出来,也要硬写,熟能生巧,然后反复写反复改。这个阶段把简单的都写一遍。
(3)整体行文(11月-12月):对前期写过的进行再写和批改,买格子纸练习,把剩下的题目限时写,找老师批改。同时整理自己的语料和思路,形成自己的模板,让考场上的自己不至于无法落笔,可以看老吕的写作必备33篇和林斌老师的模板课,总结归纳成自己的模板,每晚背诵。
备考建议
(1)论说文我个人认为审题是最重要的,审题不出现大的差错,一般都会有基础分。其次要有让阅卷老师能够一目了然的写作结构,写作结构的选择推荐田然大招课。写作思路可以通过多看范文、公众号、写作素材来积累。
(2)论效贵在熟能生巧,平常练习时一定要注意中间部分要奔着削弱总论点的目的去找分析点,多做组合分析。
(3)写作不是一瞬就能拿高分的,所以必须在平常通过反复的训练形成相应的思维。(例如:自己在路上所见所闻是否有相关可以进行剖析的,找准角度并在大脑形成提纲,然后适当行文。)
(4)在平时练习时就要注意尽量做到字迹工整,卷面整洁,可以买管综答题卡来练习作文,字体不要忽大忽小,尽量让每个字都居于格子中间或下方会比较美观。
(四)英语二
我认为英语二的核心就是记单词!所以单词一定是重中之重,把单词掌握好了,能够翻译出中文意思,做英语题就很简单了。
1、记单词相关经验
(1)APP:推荐不背单词app,能够按照遗忘曲线安排每日的单词量,每天只需认真按照APP的规划来记忆单词即可,APP中也有能够标记不熟练单词的功能,能够高效便捷地直接记忆单词。
(2)单词必须从备考第一天背到考前一天,背完一遍接着背第二遍,尤其是自己掌握不好的单词更要重点记忆。还要把真题中的不会的单词抄到单词本上,只要有空的时间就拿出来记。
(3)背诵方式:可以大声朗读,也可以默背,按照自己的学习习惯来
(4)背诵数量:前期建议一天学新的100个,同时复习原先学过的。后期背过一遍之后可以每天150个,一般只需要花30-45分钟。
2、阅读理解
推荐用书:考研英语黄皮书(2010-2023)
备考时间段:(7月-8月)
学习目标:每天1-2篇阅读精读
学习方式:做阅读+翻译+记生词
推荐用书:黄皮书
推荐老师:唐迟老师(我没有看过,但是身边人看过的很推荐)
备考建议:这个阶段主要要把语法基础打好,学会分析长难句,并进行翻译。然后记下生词,放入不背单词app进行巩固。
3、真题一刷(7月-8月)
(1)做阅读真题,只刷英语二的真题,也就是从2010年开始的真题做完后要精翻每一篇文章,把每一句话的结构弄明白,阅读中每一个单词都要掌握,对于不认识的单词,写在小本子上,常常翻看记忆。
(2)把真题出现的长难句多读多背,形成一定的语法基础记忆。
(3)认真看真题详解或听真题课,了解阅读常考题型以及文章的题材,总结每一篇文章的主旨。
4、真题二刷(9月-11月)
(1)隔一段时间再做真题,如果还出现错误,一定要总结错误的原因,是思维错误,还是单词语法理解不到位,有针对性的去解决问题。
(2)对于思维错误,要去体会和理解真题的思考方向,不要执着于自己的想法,更没有必要去怀疑真题的对错,努力调整自己的思维,向真题靠齐。
(3)对于单词语法理解不到位的问题,要去复习一刷时所做的笔记,对于难以理解的句子,再次分析一遍,有时间多读多背,形成语感。
5、真题三刷(12月-考前)
(1)这个时候已经对真题了解很透彻,所以限时训练很重要。
(2)这个时候再做真题,就要今晚保证自己几乎不出现错误,刚开始可以预留一两套真题不做,在考前拿来做测试和模拟。
(3)没有必要去做模拟题,真题的质量是最高的,模拟题参差不齐,反而会影响我们的思维。
三、复试备考经验
Ⅰ、复试时间线
初试成绩公布:2月21日
复试分数线公布:3月24日
复试名单公布:3月24日
进行线下复试:3月31日-4月1日
录取名单公布:4月2日
Ⅱ、复试内容
(一)复试科目
专业课笔试满分为180分,主要考核财务会计、财务管理,会涉及少量成本与管理会计、审计学的内容;专业课面试内容同笔试;英语面试(大部分日常英语),满分为100分;思想政治理论闭卷,满分为20分
(二)综合成绩比例构成
录取总成绩由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组成,初试成绩占70%,复试成绩占30%。
复试成绩计算,复试成绩 = 思想政治理论+专业课笔试成绩 + 面试成绩
录取总成绩计算,录取总成绩 = 初试成绩×70%/3 + 复试成绩×30%/3
(三)综合成绩构成
笔试:专业课闭卷、政治闭卷
面试:专业课、外语
(四)复试比例
(1)专业课(满分180分)
笔试
主要考核内容为(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管理会计、审计)
(2)思想政治理论(满分20分)
闭卷笔试
(3)专业综合面试(满分为100分)
内容包括专业知识以及英语口语
(五)复试流程

四、学姐寄语
好运藏在努力里!祝愿各位同学考研顺利、一战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