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日本战国家族史:尼子家

2022-12-11 13:52 作者:早苗庵宗瑞  | 我要投稿

尼子经久的登场


康永四年(1345年)四月,日本正处于南北朝时期,北朝室町幕府的初代将军足利尊氏、足利义诠父子将近江国甲良庄、出云国富田庄下赐给宠臣佐佐木道誉(京极道誉)。在甲良庄之中,有一处名为尼子乡的地方,此地后来被赐给了佐佐木道誉的孙子佐佐木高久,而佐佐木高久便是战国时代大名尼子家的先祖。

明德三年(1392年),佐佐木道誉的孙子京极高诠出任出云国、隐岐国守护。为了治理出云国,京极高诠派遣尼子高久的次子尼子持久前往出云国出任守护代,尼子家正式迁居至出云国居住。

应仁元年(1467年),京都爆发了“应仁·文明之乱”,尼子家的主君京极持清加入了东军的一方,在洛中与近江国作战。而在地方上,“应仁之乱”的影响也十分巨大,日本各地都出现分裂,分别加入东军、西军互相攻伐。

应仁二年(1468年)六月二十日,出云国国人松田备前守在西军方的伯耆守护山名家的支持下举兵,对守护代居住的月山富田城发起攻击。此时尼子家的家督乃是尼子持久之子尼子清定,为了维护守护代的权威与京极家在出云国的统治,尼子清定决定率军迎战松田家。

在尼子清定的指挥下,尼子军很快就击退了松田备前守。不仅如此,尼子清定还在七月一日率军反包围了松田备前守的居城十神山城,经过三次合战,尼子清定最终击败了松田备前守与前来支援的山名军。

文明元年(1469年)七月一日,尼子军对出云国大东地区的叛乱者发起攻击。首战失利后,年近六十的尼子清定亲自手持采配上战场指挥战斗,终在七月二十九日击败了敌军。为此,身在京都的京极持清还给尼子清定下发感状,肯定尼子家的奋战。

文明二年(1470年),尼子清定对月山富田城西南部的三泽城发起攻击。三泽家自称是源平合战时期旭将军木曾义仲的后人,在出云国有着能与尼子家匹敌的实力,与其说两家是因为阵营不同交战,倒不如说都想成为出云国霸主的两家迟早都会有一场决战。同年六月,石见国的西军势力侵入出云国西部地区,尼子清定再次率军出击,击退了敌军。在这一年,京极家家督京极持清去世,家督之位传给了孙子孙童子丸,由于孙童子丸年幼多病,最终幕府改任命京极持清的三子京极政经出任家督。

文明六年(1474年),尼子清定派遣十七岁的嫡子尼子又四郎上洛,在洛中期间又四郎元服,并从主君京极政经处受赐一字,取名为尼子经久。就在尼子经久上洛的同年,出云国能义郡爆发了针对尼子家的土一揆。

四月十四日,土一揆侵入富田庄之中,十九日在樱崎方面与尼子军展开激战。五月二日,土一揆攻入月山富田城的城下町。此时尼子清定来不及召集军势,只得利用手下有限的军势与一揆众交战,虽然尼子军最终击退了敌军,但是尼子清定的许多家臣都在这次合战中战死了。

文明十年(1478年)至文明十一年(1479年)之间,年近八十的尼子清定病逝。在父亲尼子清定去世之后,尼子经久继承了家督,然而年轻气盛的尼子经久很快就与室町幕府发生了矛盾。

文明十四年(1482年)十二月,室町幕府给京极政经、尼子经久下发命令,询问出云国为何没有向幕府提供徭役,幕府表示如果京极家、尼子家继续怠慢向幕府奉公的话,幕府将会予以处罚。实际上,早在京极持清时代,京极家就给出云国免掉了一部分税赋,可是尼子经久继位以后,不但不向主家纳贡,反而连徭役也不提供了。因此,在幕府下发的书信之中,列举了尼子经久的四大罪状:其一,尼子经久侵占寺社在出云国的领地。其二,尼子经久拒绝向朝廷缴纳维修皇宫的税赋。其三,尼子经久怠慢幕府的徭役。其四,幕府下令征讨河内国时,尼子经久拒绝服从命令。

文明十六年(1484年)三月,幕府下令命出云国、隐岐国国众出兵讨伐冥顽不灵的尼子经久。在国众联军的攻击之下,尼子经久不敌败走,流亡母亲的娘家真木家之中。在《阴德太平记》的记载中,尼子经久被流放的原因是他擅自对月山富田城附近的三泽家、三刀屋家发起攻击,引起了京极政经的不满,这才被守护与国人们联合流放,不过此事并无可靠的旁证。

文明十七年(1485年)十月,失去守护代之职成为浪人的尼子经久来到了旧臣山中胜重家中,商议如何夺回尼子家的居城月山富田城。此时正下着大雨,山中胜重的妻子亲自为尼子经久斟酒,山中胜重则向尼子经久起誓会效忠于尼子家,并且列举了一族中可以信任的十七位武士。不过,仅仅靠这些人人手还是不足,尼子经久与山中胜重又召集了月山富田城下的钵屋贺麻党,向其允以重利,拉拢了他们。钵屋是当时的艺人与手工业者的聚集地,每年都会举行名为“千秋万岁”的祭典,到了战国时代以后,钵屋也会应征进入领主的军队参战、协助领主生产武器等等。

文明十八年(1486年)正月一日凌晨三点左右,贺麻党成员约有七十多人身着甲胄,再在甲胄上披着素袍、戴着乌帽子,一边敲打着太鼓,一边跳着千秋万岁的舞蹈,朝着月山富田城而来。由于这是每年的例会,所以月山富田城的守军并未多疑,只是抱怨今年的祭典时辰有些过早,依旧打开了城门。

当城内守军的注意力都被贺麻党吸引时,尼子经久、山中胜重等约五十六人从侧门潜入城中,在城内四处纵火,同时大声叫道:“失火了!”就在城内一片混乱之际,贺麻党的武者们立即脱掉乌帽子与素袍,露出里边的铠甲,随后拔出太刀、长刀攻击城内的守军。取代尼子经久成为守护代的盐冶扫部助得知月山富田城遭遇夜袭,连忙举刀迎战,见大势已去之后,盐冶扫部助将妻儿杀死,自己也在城内自尽而死。

奇袭月山富田城成功后,尼子经久一行人共杀死四五百五十余守军,经久将敌军首级放在富田川边示众,同时宣告着自己重新成为月山富田城的主人。

这一年,尼子经久二十九岁。


制霸出云国


回归月山富田城以后,尼子经久开始了统一出云国的战争,首当其冲的便是出云国的有力国人三泽为忠。前文提过,三泽家在出云国内有着与尼子家匹敌的实力,在幕府流放尼子经久时,三泽为忠也是反尼子势力中的领头羊。

根据《阴德太平记》中记载,尼子经久的家臣山中勘允(另说为山中胜重)犯了死罪逃往三泽家请求庇护。得知此事的尼子经久大怒不已,将山中勘允的母亲、妻儿全部下狱。山中勘允在三泽家出仕约两年后,向三泽为忠请求借兵三百人奇袭月山富田城,救回一家老小,并表示山中一族中也有人会暗中接应。三泽为忠听后大喜过望,将家中的精锐兵力五百余人全交给了山中勘允,结果三泽军在月山富田城下遭到了尼子军的伏击,战死两百余人。三泽家在元气大伤以后,也只好向尼子经久臣服。

不过,《阴德太平记》毕竟是江户时代成书的军记物,并且许多内容都与同时代的其他军记物雷同,所以可信度并不高。不过从尼子经久给家臣下发的感状来看,长享二年时(1488年)尼子家确实与三泽家发生了战争,并且取得了胜利。三泽家投降以后,三刀屋家、赤穴家、盐冶家等国人也纷纷表示臣服,尼子经久还将三子兴久送入盐冶家当养子。

永正五年(1508年)十月二十五日,京极政经留下遗书,将家督之位传给孙子佐佐木吉童子丸,并指定“尼子民部少辅、多贺伊豆守”二人为托孤重臣。尼子家此时已经几乎是独立的状态了,从京极政经不得不向尼子经久托孤之事来看,出云国的守护京极家如今早已江河日下,连可以信赖的人都没有了。

在京极政经去世的同年,于“明应政变”中被流放的前幕府将军足利义稙在西国霸主大内义兴的拥戴下举兵上洛,夺回了将军之位。在足利义稙上洛之际,许多九州、西国的领主都随军上洛,因而在《阴德太平记》中记载尼子经久此时也随大内军一同拥戴足利义稙进入京都,甚至在永正八年(1511年)八月二十三日发生的“船冈山合战”时,还与大内义兴争夺前锋。正是在上洛期间,尼子经久的次子尼子国久、三子盐冶兴久分别从细川高国、大内义兴处拜领了一字。

不过,根据出云大社《永正年中大社御迁宫次第》记载,尼子经久在永正五年至永正七年之间都有在出云国活动的记录。因此即便尼子经久有参加拥戴足利义稙的行动,也可能只是在永正八年时上洛,并且很快就返回了出云国。根据《阴德太平记》的记载,尼子经久返回出云国是因为被足利义稙的竞争对手足利义澄的竞争者六角定赖调略,让其在后方搅乱大内义兴的领地。

在船冈山合战以前,毛利兴元、吉川兴经、高桥元光等人便相继脱离大内军返回领地,到了永正八年(1511年)年末时,安艺国、石见国的大半国众都率军返回了领地。除了因为长期在京军役负担过重以外,领地的动乱也使得国众们不愿意再呆在远离家乡的京都。

在此期间,尼子经久开始了尼子家的制霸西国之路。永正九年(1512年)十月,备后国国人古志为信在当地击败了侵入领地的大内军,并得到了守护山名诚丰的赏赐。山名家在“应仁·文明之乱”时与大内家同属西军,山名诚丰的曾祖父便是西军主将山名宗全,然而这时的山名家早已日渐衰弱,守护头衔有名无实,领地备后国也不断地被大内家的势力渗透。古志家出身出云国,这一次击退大内军的作战正是得到了同样想染指备后国的尼子经久的指示。

此外,自永正十四年(1517年)开始,尼子经久亲自率军南下备后国,其弟弟尼子久幸则负责攻略伯耆方面的领地。伯耆国原本是山名家庶流伯耆山名家的领地,然而伯耆山名家也和其余室町时代的守护家族一样,在应仁之乱后便逐渐走向衰弱。反之,伯耆国的国人南条家、小鸭家等家族开始崛起,尼子久幸面对的敌人正是这些伯耆国的国人。

永正十五年(1518年)八月,尼子经久率军攻打出云国大原郡的磨石山城,守将樱井宗的抱着必死的决心与尼子军对决,丝毫不落下风。在这样的情况下,尼子经久不愿意徒增伤亡,便下令在磨石山城附近修筑付城,以围困樱井宗的。

然而就在围城期间,尼子经久的嫡子尼子政久因为无聊,夜夜爬上付城的箭橹,对着夜空中的月亮吹笛。尼子政久的风雅大家素有耳闻,樱井宗的便判断在战场上还这么有闲情逸致的人,一定就是敌方大将尼子政久。于是在九月六日夜里,樱井宗的朝着月色下的黑影射出一箭,当场命中尼子政久的咽喉毙命。得知尼子政久被守军射杀以后,尼子经久悲伤不已,当场下达了对磨石山城的屠城命令,上至守军士兵,下到猫和老鼠,只要是活的东西就统统杀光。

次日,尼子经久的次子尼子国久、三子盐冶兴久率军对磨石山城发起强攻,尼子家的家臣们也奋勇作战,誓为兄长尼子政久报仇,顺便立下战功在尼子经久心中留下好印象以成为尼子家的继承人。在尼子军的强攻之下,守将樱井宗的战死,其妻儿也被尼子军杀害,守军加上家属共一千三百余人均被尼子军斩杀。

归阵月山富田城以后,尼子经久召集了尼子一族与家臣们,表示自己想要将家督之位让给弟弟尼子久幸。尼子久幸自然是不敢同意,便提议让尼子政久之子、也就是尼子经久的嫡孙尼子诠久继承家督。

在尼子政久战死的同年,西国霸主大内义兴率军从京畿返回领地。大内义兴在京期间,尼子经久趁机在备后国、安艺国扩张地盘,驱逐大内家的势力,在大内义兴归国以后,大内家自然要与尼子家算一次总账。


双雄对决


永正十四年(1517年)时,大内义兴从幕府受赐石见国守护,此举引起了前守护山名纪伊守的不满。山名纪伊守逃到了尼子家向尼子经久求援,给予了尼子家进军石见国的大义名分。

大永元年(1521年)八月,尼子经久与大内义兴在石见国方面开启战端,两家在幕府将军足利义晴的调停下议和,但是和睦仅仅维持了一个月左右,尼子经久就再度举兵侵入了石见国,攻陷了大内方的今井城。次年六月二十八日,尼子经久再度举兵自月山富田城出阵侵入石见国,此次尼子军的攻击对象是石见国国人福屋家。福屋家无力抵抗尼子军的攻击,便烧毁了前线的云井城,退往本城乙明城防守。尼子军一路高歌猛进,在长浜一地与大内家派来的援军激战,两军谁也无法击败对方,最终只得停战罢兵。

此外,由于严岛神社的神主藤原兴亲在永正五年时去世,严岛神主家嫡流绝嗣,神主一族的友田兴藤便与小方加贺守开始争夺严岛神主之职。等到大内义兴归国以后,无主之地的严岛神社领就被大内家吞噬侵占。

大永三年(1523年)四月,友田兴藤在得到安艺武田家家督武田光和的援助之后,便以严岛神主自居。友田兴藤联合起严岛神主家的家臣们,将大内家在神社领内的守军放逐。趁着这个机会,尼子经久决定对大内家势力范围内的安艺国发起攻击。六月,尼子经久率军进入安艺国高田郡,而后派遣重臣龟井秀纲前往吉田郡山城劝降当地国人毛利家。此时毛利家前家督毛利兴元英年早逝,新家督毛利幸松丸尚且年幼,家中大权都在后见人毛利元就的手中,毛利元就眼见尼子军来势汹汹,便同意了尼子经久的提议暂时臣服于尼子家。

劝降毛利家以后,挡在尼子经久面前的,是大内家在安艺国贺茂郡的西条镜山城。早在大永元年时,尼子经久就派遣军势夺取了这处军事要地,可是到了次年时,大内家重臣陶兴房便重新夺回了西条镜山城,并在此地安插了守将藏田房信。因此,尼子经久这次侵入安艺国的目标十分明确,一路朝着西条镜山城而来。

六月十三日,毛利军作为尼子军的前锋对西条镜山城发起攻击,守将藏田房信异常勇猛,一时间毛利军难以攻陷城池。此时,毛利元就给城中派去使者,以安堵本领、保存家名为条件策反了驻守本丸的藏田房信的叔父藏田日向守。二十七日,毛利军对死守二之丸的藏田房信发起总攻,藏田房信一边要应对城下的毛利军,一边又要应对本丸的叛军,双拳难敌四手,最终战死在城中。

西条镜山城的战斗以尼子家的大胜而告终,尼子经久肯定了毛利元就的军功,但是却认为藏田日向守的叛变是极度不义之举,命其切腹自尽。值得一提的是,九岁的毛利幸松丸年纪轻轻便多次上阵,在此战中终于承受不住沉重的负担患病,不久后便夭折了。毛利家的家督空悬,家内因此产生了分裂,有人提议让毛利元就继承家督,有人提议让毛利元就的弟弟相合元纲继承家督,还有人表示要从尼子家迎接一人入嗣毛利家继承家督。最终在毛利家老臣的运作下,毛利元就得到了尼子经久的支持继承了家督之位。

大永四年(1524年)五月二十日,大内义兴、大内义隆父子召集了周防、长门、丰前、筑前、石见、安艺六国的军势共两万五千余人大举侵入安艺国之中。大内义兴在永兴寺布下本阵,而后大内家决定兵分两路,一路由大内义隆率领、陶兴房作为后见人,直奔着武田光和的佐东银山城而去。另外一路由大内义兴亲自率领,朝着友田兴藤的樱尾城而去。面对尼子经久的多次侵攻,大内家决定一举将安艺国内从属尼子家的势力逐一连根拔起。

此时的尼子经久正在征服伯耆国,伯耆国自守护山名澄之开始,西伯郡的行松正盛、东伯郡的小鸭良章、山田高直、山名久氏、南条宗盛等国众,被尼子军一路追着打给撵出了伯耆国,分别前往因幡国、但马国依附因幡山名家与但马、备后守护山名诚丰去了。就在尼子经久春风得意时,毛利元就的使者从吉田郡山城来到了尼子军阵中,汇报了樱尾城、佐东银山城被大内军包围的消息。

尼子经久自然不愿意放任两城落入大内家手中,收到消息后他立即指挥尼子军从伯耆国撤军,然后又马不停蹄地动员起出云、隐岐、伯耆、备后、备中五国的军势,出阵救援佐东银山城。可是尼子军动作仓促,前锋仅有五千人左右,面对佐东银山城下的大内军,尼子军的前锋、二阵、三阵部队均败下阵来。眼见尼子家救援佐东银山城无望,安艺国的国人毛利元就站了出来,在八月五日的雨夜中奇袭大内军取得大胜,大内义隆在乱军中仓惶逃亡,前去与父亲大内义兴会合。

然而,尼子军在佐东银山城取得大胜以后,却发生了一件让人大跌眼镜的事情——佐东银山城合战中立下大功的毛利元就被大内家给策反了。大内家的家臣陶兴房是个不世出的名将,虽然大内军在佐东银山城被毛利元就击败,但是慧眼独具的陶兴房却看出了毛利元就是个大才,不惜予以重利调略毛利家。

尼子经久对毛利家一直不冷不热,引起了毛利元就的不满。此前在毛利元就继承家督以后,毛利家的重臣渡边胜、坂广秀内通尼子家重臣龟井秀纲,想要废掉毛利元就,改立毛利元就的弟弟相合元纲继承家督。此事最终被毛利元就发觉,相合元纲也被讨伐,但是从此毛利元就便对尼子经久出现了不信任感。另外,在西条镜山城合战时毛利元就调略了藏田日向守主导了战局,可以说是立下了头功,可是尼子经久在战后只给毛利家加封了五十贯的领地,仿佛在打发乡下来的穷亲戚一般。

与之相比,陶兴房为了拉拢毛利元就,一口气就将安艺武田家麾下的领地可部、深川、温科、久村共一千三百七十贯赐给了毛利家,显得十分大方。毛利元就正是趁着这个机会将毛利家从一个山间小领主扩张至与广岛湾接壤的大领主,为将来的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远征安艺国


毛利元就被大内家策反以后,尼子经久方才开始感到后悔,可是此时纵使尼子家如何笼络毛利家,毛利元就也不为所动了。尼子家在安艺国的有力支持者,仅剩下了安艺武田家的佐东银山城了。

大永七年(1527年)七月,尼子经久率军侵入备后国和智乡。和智乡的东北方向是从属大内家的国人山内直通的甲山城,大内义兴连忙派遣陶兴房、毛利元就率军来援,而尼子军在和智乡的八坛城、国广山城、南山城、茶臼山城布下军阵,将大内军与甲山城完全隔开。不过,由于冬季很快就到来了,尼子经久在没完成出阵目的的情况下,不得不撤军回国。

大永八年(1528年,是年改元享禄元年)七月,大内义兴病逝,其子大内义隆继承了大内家的家督。同年,尼子经久再度对备后国国人多贺山家发起攻击,这一次备后、但马守护山名家站了出来,在山名祐丰的领导之下,备后国众齐心协力地击退了入侵的尼子军。

就在尼子家大力扩张时,家中却出现了内乱。根据以往的通说,尼子经久的三子盐冶兴久感觉自己的三千贯领地过少,便向父亲经久申请下赐原手郡的七百贯领地。遭到尼子经久的拒绝后,盐冶兴久在天文元年(1532年)掀起叛乱,尼子经久亲自率军七千人前往平叛,很快就将盐冶兴久驱逐出了出云国。此后盐冶兴久逃往备后国甲山城依附岳父山内直通,而山内直通在两年后迫于尼子经久的压力逼迫盐冶兴久自尽,盐冶兴久之乱才宣告结束。

然而根据近年的研究表明,盐冶兴久之乱其实早在享禄三年(1530年)就已经开始了。不仅如此,盐冶兴久之乱不仅仅只局限于尼子父子,例如出云大社的两个国造家千家家、北岛家,出云国鳄渊寺、国人三泽家、多贺家等等都加入了盐冶兴久的叛军之中,此外大内家、毛利家都积极地与盐冶兴久联络,出云国也因此一分为二开始内斗。

为了镇压盐冶兴久,尼子经久给大内义隆派去了使者,劝说大内义隆不要支持尼子家的叛军。此外,毛利元就在大内家、尼子家对决之际收拾了许多在两家之间反复横跳的国人,极大地扩张了毛利家的领地,作为既得利益者的他自然也不愿意看尼子家就这样衰弱下去,便也向大内义隆进言静观其变。大内家此时正好在北九州与大友家争雄,难以两线作战的大内义隆便同意了尼子经久与毛利元就的建议。不仅如此,毛利元就还与尼子经久的嫡孙尼子诠久结拜为义兄弟,当然也只是表面兄弟而已。

少了大内家、毛利家的支持后,盐冶兴久为首的国人联军很快就被尼子经久给镇压了。盐冶兴久流亡备后国依附岳父山内直通,而盐冶兴久的支持者出云三泽家、备后山内家相继遭到了尼子经久的攻击,在天文三年(1534)时自尽而死,三泽家、山内家也纷纷臣服于尼子家。也就是说,盐冶兴久之乱不但没有像通说中那样让尼子家衰弱,反而还让尼子家收拾了不稳定的国人,增强了对出云国的统治力。

进入天文年间以后,年过古稀的尼子经久开始退居幕后,尼子家的新家督尼子诠久走上了舞台。天文初年时,大友义鉴以拥戴幕府将军足利义晴为名,号召出云尼子家、安艺武田家、熊谷家、伊予河野家、宇都宫家、能岛村上家等家族组成“大内包围网”。由于盐冶兴久之乱时尼子家与大内家和谈,尼子家便将主要注意力放在东部的备中国、美作国、伯耆国、播磨国等地。在尼子家的鼎盛时期,尼子家的命令在出云国、隐岐国、石见国、伯耆国、美作国、备前国、备中国、备后国、安艺国、但马国、播磨国都能通行,因而尼子经久被称呼为“山阴、山阳两道十一州的守护者”或“十一州太守”。

然而,天文四年(1535年)时大内家与大友家开始探索和睦之道,北九州的战事趋向于平静,因而大内家的争霸重心再一次放在了西国。天文九年(1540年)四月,从属尼子家的沼田小早川家转投大内家麾下,安艺武田家家督武田光和也在同年六月去世,再加上大内义隆亲自出阵攻打尼子方的头崎城,尼子家在安艺国的统治变得岌岌可危。

为了救援头崎城,尼子诠久中断了远征播磨国的计划,召集军势准备侵入安艺国。而尼子经久的弟弟尼子久幸认为不宜轻率行动,向尼子经久进言请求中断征讨安艺国的计划。病床上的尼子经久则嘱咐尼子诠久,要先收纳石见国、备后国国众的人质,而后以计略为主、武力为辅出征安艺国。可是,血气方刚的尼子诠久如何听得进爷爷的劝告,反而嘲笑尼子久幸为“胆小鬼野州”(尼子久幸的官途为下野守,俗称野州)。

六月,尼子诠久命令叔叔尼子国久率领新宫党三千余作为前锋先行进入安艺国,结果被大内方的国人击退。八月,尼子诠久亲自率领三万大军途径石见国进入了安艺国,于九月四日抵达了吉田郡山城北部的风越山。可是,得到了大内军支援的毛利元就并不是那么好对付的,毛利军在九月、十月的合战中相继杀死了尼子军中的大将汤原宗纲、三泽为幸等,取得小胜。十二月三日,大内义隆派遣陶隆房(陶兴房之子)率领的大内军抵达吉田郡山城东部的山田中山。

天文十年(1541年)正月三日,尼子军遭到小早川军、毛利军的偷袭,战死十余人。六日,毛利军在尼子军于青之町的阵地放火,尼子军的本阵青山也遭到了大内军的袭击,局势对尼子军来说十分不乐观。正月十一日,陶隆房将大内军的本阵从山田中山迁移到了吉田郡山城山麓的天神山。十三日,得到大内军作为后援的毛利元就率领三千人对尼子军发起攻击。

尼子军的前锋高尾丰前守率领的两千人、二阵黑正甚兵卫率领的一千五百人在毛利元就的攻击之下很快就被击溃。不过尼子军的第三阵吉川兴经率领一千余吉川军立即补上了前线,与毛利军死斗。吉川兴经的父亲吉川元经与毛利元就曾是盟友,到了吉川兴经时代,吉川兴经为了实现制霸安艺国的梦想,背叛了毛利家与尼子家交好。骁勇善战的吉川兴经在面对人多势众的毛利军丝毫不落下风,毛利军、尼子军自天明激战至傍晚,战况逐渐陷入了胶着状态。

就在此时,尼子军突然后院起火,尼子诠久在青山的本阵遭到了陶隆房的奇袭。由于尼子诠久将军势悉数派往前线,本阵留下的军势并不多。为了掩护尼子诠久,被嘲笑为“胆小鬼野州”的尼子久幸一边大喊着:“好好看着胆小鬼野州的死期吧!”一边冲向大内军,在接连斩杀十数人后,尼子久幸战死。多亏了尼子久幸的奋战,尼子军其余诸部迅速向本阵靠拢,终于击退了陶隆房。

日落时分,尼子诠久召集了家臣们商议撤军,尼子军自去年九月包围吉田郡山城以来,几乎就没有取得胜利,自军反而因为长期在阵、失去众多武将的原因士气低落。

正月十四日清晨,尼子军阵中的篝火突然增多,大内·毛利联军怀疑尼子军想要偷袭自己,加强了戒备。当联军得知尼子军开始撤退时,便尝试追击尼子诠久。可惜的是,此时冰雪还未融化,追击较为困难,因而尼子诠久得以顺利返回月山富田城之中。


八州守护


尼子诠久自安艺国撤军以后,安艺国内的从属尼子家的势力便大吃苦头了。二月,头崎城被大内军攻陷,此后安艺吉川家、备后三吉家、山内家、宫家等家族纷纷转投至大内家麾下。严岛的樱尾城被大内军占领,友田兴藤自尽而死。而安艺武田家的家督武田信实在失去后援后,也丢弃佐东银山城流亡出云国,自镰仓时代以来就定居在安艺国的名门安艺武田家就此灭亡(安艺武田家嫡流已迁至若狭国)。

天文十年(1541年)十月,尼子诠久自幕府将军足利义晴处拜领一字,改名为尼子晴久。次月,尼子经久在失去安艺国的悲伤中去世,结束了自己波澜壮阔的生涯,享年八十四岁。尼子经久是个杰出的名将,不仅军略出众,还十分擅长文艺,失去尼子经久的尼子家很快就迎来了灭亡的危机。

天文十一年(1542年),因为安艺、备后、出云、石见等国的国人邀请,大内义隆决定远征出云国,一举讨灭月山富田城的尼子家。正月十一日,大内义隆带着养子大内晴持、陶隆房、杉重矩、内藤兴盛等率军一万五千人自山口城出阵,抵达安艺国国府以后,毛利元就、吉川兴经等安艺国国众与备后国、石见国国众纷纷率军前来会合。三月,大内军前锋攻入出云国,挡在大内军面前的,是尼子经久构筑的被称为“尼子十旗”的月山富田城防御网。

“尼子十旗”指的是出云国的十座城池,分别是白鹿城、三泽城、古山城、赤穴城(濑户山城)、牛尾城(三笠城)、高濑城、神西城(龙王竹生城)、熊野城(大石城)、真木城、大西城。而在月山富田城与“尼子十旗”之间,又有着被称为“尼子十砦”的中继点,“尼子十旗”与“尼子十砦”构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御网。

六月,大内军包围了“尼子十旗”中的赤穴城,城主赤穴光清与援军田中三郎左卫门拼死抵抗,击杀了大内军的前锋熊谷直续与其家臣荒川与三。七月二十七日清晨,四万大内军再次对赤穴城发起猛攻,但是在赤穴光清的顽强抵抗之下,即便是陶隆房、吉川兴经等猛将也败下阵来,大内军不得不在黄昏时撤军。遗憾的是,赤穴光清在守城期间中了流矢而亡,失去主将的守军只好以放其回归月山富田城为条件开城投降。此后,大内军相继又攻陷了几座城池,“尼子十旗”中的不少家族都转投到了大内家的麾下。

天文十二年(1543年)正月二十日,大内义隆在阵中召开军议,想要将本阵移往月山富田城下的京罗木山。毛利元就对此提出反对意见,表示京罗木山离月山富田城有些太近了,可是大内义隆的宠臣田子兵库头却支持大内义隆的决定,因此大内军在两日后将本阵移到了京罗木山。

然而,进军出云国的大内军和先前包围吉田郡山城的尼子军一样,陷入了持久战之中。三月十四日,尼子军击退了内藤兴盛、毛利元就等将的进攻。下旬,尼子诚久、尼子敬久兄弟率领新宫党两千余在洞光寺击败了来袭的大内军。大内军一直受到尼子军游击战一般的骚扰,又迟迟无法打一场决定胜负的大仗,搞得全军士气低落不说,许多国众还因此产生了动摇。

在大内军陷入战争泥沼中之际,大内义隆不想着寻求战机,反而积极地向神社、寺院祈祷,可是无论是上天还是神佛都没能听到大内义隆的祈祷声。四月下旬,三泽家、三刀屋家、本城家、吉川家、山内家等出云、安艺、备后国众重新转投尼子家,进入了月山富田城之中,大内军失去了诸多国众,对月山富田城的包围网出现多处漏洞,使得大内军首尾不得兼顾。

五月七日,大内军开始撤军,尼子晴久趁机指挥军势对大内军进行反击。为了躲避尼子军的追击,大内义隆一路沿着石见国返回领地,于五月二十五日返回了山口城。而大内义隆的养子大内晴持与毛利元就就没那么幸运了,毛利元就一路被尼子军给追着打,好不容易才九死一生逃出生天,大内晴持更惨,在乘船走水路时小船被乱军打翻,淹死在了海里。

大内家自远征出云国失败以后,便全面转攻为守,大内义隆也不再醉心于战事,而是开始陶醉于文艺方面的兴趣。尼子晴久则趁着击败大内军的势头,再度对外积极地展开战事,一口气开创了尼子家的最大版图。

天文二十年(1551年)八月,大内家重臣陶隆房与毛利元就合谋发动政变,于大宁寺中逼死了主君大内义隆,尼子家减少了一个强大的敌人。次年四月,尼子晴久从幕府将军足利义辉处受赐因幡、伯耆、备前、美作、备后、备中六国守护职,加上原有的出云、隐岐两国,尼子家一共拥有了八国的守护头衔。

不过,尼子晴久并没有办法完全统御上述诸国,各地都有许多抵抗尼子家的势力,例如因幡国内尼子家与但马山名家打得不可开交,备后国、备中国又处于大内家、毛利家与尼子家交战的前线,备前国、美作国是播磨赤松家的旧领,赤松家、浦上家等势力也根本不把尼子晴久放在眼里。

可是,就在尼子家复兴在望之际,尼子晴久却做了一件出人意料之事。

天文二十三年(1554年)十一月一日,按照惯例每年的这天都是尼子家的一门众与家老一起前往月山富田城召开评定的日子。然而这天尼子晴久以生病为由没有露面,家臣们从早上一直等到了傍晚,个个都肚子饿得打鼓。就在这时,尼子晴久的侧近出来对家臣们解释说主君身体不大舒服,还是改日再召开评定吧。新宫党的首领尼子国久、尼子诚久二人在离去之时,被尼子晴久埋伏的刺客杀死。得知尼子国久、诚久父子遇害后,新宫党的成员们纷纷返回新宫谷笼城防守,尼子晴久则在次日率领五千大军前来征讨新宫党,并将其讨伐。

新宫党自尼子经久时代就一直是尼子家的顶梁柱,尼子晴久剿灭新宫党被后世的军记物评价为自毁长城的行为。然而,尼子晴久为何要剿灭新宫党呢?在军记物的记载中,尼子国久、尼子诚久等新宫党靠着自家的战功骄横无比、欺侮同僚,引起了尼子家中其他家臣的侧目。此时毛利元就恰好准备与大内家翻脸,为了防止在同大内家对决时被尼子家给偷袭老巢,便使出反间计放出谣言说尼子国久想要谋反。尼子晴久恰好看新宫党不顺眼,便中了毛利元就的计策将左右手新宫党给铲除了。

另外,《毛利家文书》中收录的一封书信则显示,尼子国久十分宠爱幼子与四郎,此举引起了嫡孙尼子氏久的不满,担心失去继承人之位的尼子氏久便向尼子晴久诬告祖父国久有谋反之举,这才导致了新宫党的灭亡。

无论上述原因是否属实,新宫党的灭亡的真正原因只怕是没有这么简单。实际上,尼子国久领导的新宫党虽然是尼子家中的支柱,但是作为庶家的新宫党却威胁到了主家的地位,并且在尼子家中有着很强的自立倾向。例如天文十三年时尼子国久曾带领新宫党侵入备后国,而后又席卷了美作国、因幡国等地,当时就有家臣表示侵入因幡国等地并非尼子晴久的命令,劝告尼子国久不要太过张扬,免得功高盖主惹祸上身。

此外,在出云国西部地区新宫党的势力十分强大,尼子晴久只能间接地通过尼子国久对当地进行统治,这对想要在领地内形成一元化统治的尼子晴久来说自然是无法接受的。任何一个战国大名都无法容忍自己麾下出现一个实力强大的家臣,例如毛利元就也曾剿灭毛利家重臣井上光兼一族,织田信长在如日中天时将重臣佐久间信盛流放,这都是大名为了强化自身权力削弱家臣团的一种手段,反之大内义隆与陶隆房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面例子。


尼子再兴军的兴亡


弘治三年(1557年)四月,毛利元就率军攻入山口馆,西国霸主大内家灭亡,毛利元就将大内家的旧领周防国、长门国纳入自家囊中。同年,毛利军侵入石见国,石见国的国众纷纷望旌而降。

面对毛利家对石见国的侵攻,尼子晴久率军奋起反击。可是,就在两家缠斗之际,尼子晴久却在永禄三年(1560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病逝,享年四十七岁,尼子家家督由尼子晴久的嫡子尼子义久继承。

永禄五年(1562年)六月,在毛利家平定石见国以后,“尼子十旗”之一、出云国国众赤穴久清背叛了尼子家率军来投。此后,三泽为请、三刀屋久扶等余下的“尼子十旗”也相继前往毛利军阵中归降。不仅如此,早年被尼子家驱逐出云、伯耆国众也纷纷在毛利家的支持下回归旧领,尼子家对各地失去了控制。

不过,就在毛利家即将对尼子家发起总攻之时,毛利军的前锋本城常光却在阵中被毛利家讨伐,剿灭尼子家之事因此不得不往后推迟。毛利元就讨伐本城常光的原因也非常简单,本城常光是石见国山吹城的城主,在石见银山一带非常有影响力,威胁到了毛利家对石见银山的支配,这才导致祸端。

永禄八年(1565年),毛利军相继夺取了月山富田城的数座支城,将月山富田城完全孤立。次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尼子家与毛利家达成和议,毛利家保障尼子义久与月山富田城守军的人身安全,作为交换,尼子家要让渡月山富田城,而尼子义久、伦久、秀久兄弟必须前往安艺国居住,也就是被毛利家软禁,战国大名尼子家就此灭亡。

月山富田城开城以后,尼子家的许多家臣们成为浪人,纷纷流浪诸国,其中包括了一位名叫山中幸盛的武士。永禄十二年(1569年)六月,趁着毛利家在九州与大友义镇对决无暇东顾之际,山中幸盛与昔日同僚立原久纲等人拥戴新宫党成员尼子诚久的遗子尼子胜久为主,组成了“尼子再兴军”自但马国渡海进入出云国,包围了月山富田城。

为了救援月山富田城,毛利元就急忙派遣出云国众三泽为请返回领国,正在筑前国立花城与大友家交战的小早川隆景也命米原纲宽等人率军归国支援月山富田城。这些归国的出云国众大多数都是尼子家旧臣,面对旧主同僚自然是没有多大战斗热情的,米原纲宽等旧臣甚至在归国以后直接加入了尼子再兴军的一方,反而加重了毛利家的负担。

元龟元年(1570年)正月五日,平定西境的毛利元就命孙子毛利辉元率军攻入出云国,解除了尼子再兴军对月山富田城的包围。到了六月八日时,出云国内的尼子家据点仅剩下了米原纲宽的高濑城与尼子胜久所在的新山城而已。九月,因为毛利元就病重的缘故,毛利辉元、小早川隆景率军归国。趁着毛利军主力不在的机会,尼子再兴军再次对出云国内的毛利家据点发起攻击,可是孤军深入的尼子再兴军并未取得多大战果。

元龟二年(1571年)三月,弹尽粮绝的高濑城开城投降。八月下旬,尼子家在出云国最后的据点新山城也坚持不住开城投降,尼子胜久在落城前突围逃亡,山中幸盛则突围前往伯耆国,后被吉川元春俘虏。但是,山中幸盛找了个机会再次出逃,前往美作国一带蛰伏,等待新时机的到来。

天正元年(1573年)三月,尼子胜久、山中幸盛再度在因幡国举事,但是没有后援的尼子再兴军很快又被毛利军给击败,战败的尼子胜久一路逃亡至京都,寻求京畿的霸主织田信长的帮助。

天正五年(1577年)十月,织田信长任命家臣羽柴秀吉为侵攻西国的总大将,率军侵入播磨国。十一月末,羽柴秀吉包围了播磨国、美作国边境的上月城,毛利家的盟友宇喜多直家率军来援,被羽柴秀吉击败。羽柴秀吉切断了上月城的水源,又在城外修筑了三重鹿角,阻止城兵逃亡。十二月三日,上月城被织田军攻陷,城内所有守军皆被羽柴秀吉下令杀死,女眷、孩童则被织田军带往播磨国国境,分别公开处以磔刑(长枪刺死)与串刺之刑。

织田军攻下上月城之后,任命尼子胜久为守将,山中幸盛、立原久纲等尼子再兴军也随着尼子胜久进入了上月城。

然而,次年二月,播磨国东部的有力国众别所家突然背叛了织田家举兵,播磨国的许多国众也纷纷举起了反旗。羽柴秀吉陷入了被毛利家、别所家两面夹击的境地。四月,毛利辉元出阵备中松山城,同时吉川元春率军一万五千、小早川隆景率军两万、宇喜多直家率军一万四千侵入了播磨国,将国境上的上月城包围。

上月城内的尼子再兴军不过只有两千三百人左右,根本不是毛利军的对手。为了救援上月城,织田信长在五月一日表示会亲自出阵播磨国,可是最终此事也不了了之了。对织田信长来说,尼子家能不能复兴是一件无关紧要的事,对织田家来说的大事乃是如何保障陷入重围的羽柴秀吉。

羽柴秀吉不愿意放弃上月城,在与摄津国的荒木村重会合后,羽柴、荒木两军前往上月城附近的高仓山布阵,与毛利军对峙。六月十六日,织田信长认为织田军主力未到,羽柴、荒木军对抗毛利军是以卵击石,便下令命羽柴秀吉、荒木村重撤军,转而攻打别所家麾下的东播磨诸城。

七月三日,被织田信长抛弃的上月城不得不开城投降。尽管山中幸盛向毛利家祈求放过尼子胜久,但是毛利家依旧下令命尼子胜久自尽,山中幸盛也在被押送往安艺国的途中于备中国高梁川被毛利家杀害,尼子家复兴的最后火种就此熄灭。

值得一提的是,尼子再兴军在想着如何复兴尼子家时,尼子家的正牌家督尼子义久尚处于毛利家的软禁之中,所以尼子再兴军拥戴的尼子胜久只是再兴军的主将而已,并非尼子家的家督。

八月十五日满月之夜出生的山中幸盛曾对着初三的月亮祈祷,愿上天给自己降下七难八苦也要复兴尼子家。此举也被后世的日本人认为是忠义武士的典范,江户时代的汉学家评价山中幸盛为“虎狼世界见麒麟”,认为山中幸盛是礼崩乐坏的战国时代中独一无二的杰出武士。


日本战国家族史:尼子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