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鹤润专访 | “长安第一棋子”做客中传官微?

她是《知否》中聪慧温柔识大体的长姐华兰,
她是《艳骨》中贵气天成、清新灵动的静姝,
她是《扶摇》中痴情却心狠手辣的佛莲,
也是受如懿太后宠爱的“柔淑公主”、魏璎珞的女儿“昭华公主”
她是——
中国传媒大学 戏剧影视学院 2013级文艺编导
王!鹤!润!

王鹤润
1994年10月8日出生于辽宁沈阳,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文艺编导专业,中国内地影视女演员。
2014年7月,王鹤润领衔主演音乐剧《周末要毕业》沈阳站的演出。2016年4月,凭借校园青春片《谁的青春不迷茫》被观众熟知;随后拍摄现代情感剧《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12月,加盟古装宫斗剧《如懿传》。2017年,除了主演古装悬疑偶像剧《艳骨》,她还加盟出演清装宫廷剧《延禧攻略》。
她为了《谁的青春不迷茫》剃掉长发化身天真善良的陆田甜,又因短发而将《一路繁花相送》叛逆中二的辛辰演得精灵鬼马。

这个盛夏,她携一身唐朝风韵,娉婷间夺来了观众的目光!她是“长安第一棋子”闻染,亦正亦邪,灵动可爱,又偏执疯狂。

“有时是硬核少女,有时是鬼马少年”,
传说中的宝藏女孩又有哪些经历想和我们分享?
这不!传传带来了师姐的
独!家!专!访!


十二时辰
Q:是什么样的契机加入《长安十二时辰》的拍摄的?
A:很早之前就一口气看完了小说,特别喜欢。然后后来得知了这个戏的面试,就迫不及待地去报名试戏。提早看过小说了解过人物缘故,对人物分析和理解得比较全面,后来有幸出演这个角色,要把小说里最喜欢的人物还原、呈现给观众,喜悦同时也很有压力。

Q:你怎样理解“闻染”这个角色?她在整部剧中又起着什么什么样的作用?
A:闻染是全剧的一把关键的钥匙,“长安第一棋子”,在很多关键的地方是她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连接起了好多线索。闻染是刚柔并济、少年与少女并存的一个坚强、勇敢又很轴的女孩,作为张小敬的战友唯一遗孤,闻染奔走皆是为了救出张小敬,他就是闻染最爱最想保护的人。“过了今天,你就可以堂堂正正的做人了!”——对张小敬的这番话也道出闻染行事的终极目的。同时,作为长安之光,第八军团唯一仅剩的骨血,张小敬和他的战友们都想借她的眼睛看到长安明天的太阳。
在变幻的长安城,闻染来去之间带着些许“愤青”的属性,凭借自身的智慧,在正邪的分界线游走,在这盘暗暗博弈的“棋局”中冲撞。

Q:作为原著粉,你曾最期待演绎哪段情节?在实际拍摄过程中又有怎样的体验?
A:最期待和张小敬闪回的戏份,觉得大叔与萝莉的感情格外的甜,他是我爹临死前托付要照顾我的人,也是我剩下的唯一的、最信任最爱的亲人,所以我对他的感情是高于爱情的,很伟大的那种情感,这更像亲情,我可以为了他去死。
在呈现的时候压力很大,我写了很长的人物小传,然后会结合小说分析每一场戏,在屋里反复练习。因为对我来说每场戏都是重场戏,剧本与原著不完全一致,对人物更起到了升华,增强了这个人物的主观能动性,所以我在表现时候会更把她的个性和态度立场明确出来。毕竟闻染是19岁的少女,三观尚未定型,她只是为了复仇参与了这场阴谋,并不知道后果是什么,也不想伤害无辜的人,她唯一的信仰其实就是张小敬,所以在演绎的过程中希望向观众呈现出她成长进行时的一个状态。

Q:《十二时辰》被网友评价为“近乎强迫症般的精良制作”。为了达到最佳的效果,拍摄过程中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绝招”?
这部电视剧在半年的时间里拍一天所发生的事,上下场之间的拍摄可能有好几天的时间间隔,但是剧情不是,每场戏上下场之间可能都是分秒衔接,所以这要求人物状态的紧密衔接,达到高度统一,不能跳戏,于是我们会像度量衡一样在心里精确地标记每场戏自己演的度。
为了在仅有的戏里一天的时间里呈现出人物前史,我还画了人物关系图,以区分闻染在面对每个人有不同的状态,这才能让观众看到所谓的“隐情”。两个角色之前是否认识、有无交集、交情到什么程度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会在前期准备以及表演的过程中进行细化。

Q:这次又与诸位“大咖”对戏,是怎样的体验?
雷佳音是我特别喜欢的演员,接地气,很逗,有很强的角色塑造能力,是我的东北老乡,我们私底下对台词都用东北话,特别亲切!

那会儿《演员的诞生》刚播完,见证了周一围老师的演技炸裂,觉得他是气场特别强的演员,拍戏过程中还能获得“现场教学”,我们都亲切的叫他“周老师”,我也和他学到了很多表演理念。

跨界演绎
Q:大学时你所学是文艺编导专业,跨界当演员有哪些不一样的感受?在校时学到的知识是否为你的演绎事业提供了助力?
我特别感谢文艺编导专业给我打下的文化基础和艺术素养,识片量和对影视剧本视听语言等各方面的理解对于塑造人物非常有帮助,我会理解得更深刻,塑造的角色便更立体。
因为我们专业需要大量看电影写影评,这些习惯我现在还保留着,这让我更多的可以跳出来去看表演,从导演角度或编剧视角,比较全局地分析,所以我很感谢我的专业素养让我的内心更饱满,长远看来对我的表演道路也是很有益处的。

Q:从童年接触表演开始,你认为哪个角色最具有挑战性?为了克服挑战又做了哪些努力?
我觉得《扶摇》的反派吧,是首次挑战反派,饰演了一个戏精一样的白莲花,心狠手辣挺让人无法原谅的那种坏。为了演好这个角色我把自己关在屋里2个月,基本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看了80多部反派的电影,电脑旁边摆着一个镜子,一边看电影一边对着镜子练习自己的表情,那一段时间感觉自己很入戏,我拍到后期就已经很自由了,癫狂到崩溃都驾轻就熟,其实就是前期准备工作做的比较充分,让自己像“体验派”一样努力接近角色,最后就在戏里一举一动什么都对了。

Q:对未来事业有哪些设想和规划?还想要尝试什么类型的剧本、角色?
其实也不敢想太多,演艺圈时常看运气,演哪个角色都是一种缘。只是我希望能多拍电影,希望自己也能打开不同的戏路,有更多演技上的认可。对于拍一个什么片子然后得奖,我觉得是对演员来说最有成就感的吧~

如果尝试新的剧本,我希望挑战人格分裂或者《黑天鹅》那种题材的电影,或者一些边缘人物在困境中挣扎的戏,因为从来没拍过那种角色。同时也好想演喜剧,演一些东北性格本色出演的角色,大概会很好玩吧!

在校生活
Q:在中传就读的时光里,哪些人或事最令你难以忘怀?
我的室友们,也是陪伴我最久的闺蜜!我们607宿舍是最美宿舍,到现在都时常小聚。还有我的恩师郑月老师,我当时艺考就是在她作为主考官的考场,后来拔尖创新人才她也选择了我,上大学后我主演了我们学校的原创音乐剧《周末要毕业》,后来还去到东北巡演,郑老师给了我很大鼓励,支持我一个文艺编导专业的学生去演这个话剧,也是让我决心回归台前的一个很重要诱因。

Q:在大学期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我觉得是一种学习的态度,文编专业所学的知识面很广、涵盖的内容很多,但是最后都会回归一种自学的能力,所以这种态度和能力对我后来的拍戏和生活都很有帮助,拍戏其实就是“技多不压身”,每个角色都会学很多新技能,我后来就可以来者不拒,什么东西上手都还挺快的。

文艺编导专业的组织能力和社交能力也是很重要的一种素质,让我在日后的事业、生活里都能成为一个团队中的活跃气氛者,可以说打开了我的五觉,性格也更开朗(笑)。
Q:能否给在校的师弟师妹们一些建议!
希望师弟师妹们好好珍惜大学时光,打好基础,踏踏实实学习专业课的内容,上好包括公选课在内的每一节课。大学是吸收知识的重要时期,利用这四年让自己更丰富更博学。然后呢,可以多多参与大学的社团或者集体活动,这些都会在日后成为很美好的回忆~


秀外慧中,明媚可爱
“闻染”的夺目并非一蹴而就,
她更是在不断探求角色的广度与深度,
天赋与努力两相加持,王鹤润,值得期待


转自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信平台
记 者 | 贾 贝
编 辑 | 贾 贝
责 编 | 刘 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