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致我深爱的——《致深爱你的那个我》

2023-09-01 19:15 作者:看到我叫我去亲悠  | 我要投稿

写这篇影评的时候,为了只针对这部电影进行分析,我刻意没有抢着去看掉它的孪生电影《致我深爱的每个你》。所以如果不够客观,我在此表达我的歉意并请你移步到下一部电影的影评,在那里,我将对这两部电影进行全面的概括。

以我不深的阅片量来看,以孪生电影或者说双子电影叙述故事的形式在整个电影史都很少见,两部电影又不作为系列电影前后上映,反而同天上映同台竞争,可以说赚足了眼球。至少从营销上来看,这两部电影相当的成功。

那《致深爱你的那个我》算是一部好电影吗?目前的豆瓣评分停留在7.2分,又是一个我常常提到,不上不下、暧昧不清的评分段。就我个人而言,是非常喜欢这部电影的,电影的剧情、感情基调和人物塑造都十分的符合我的口味。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建立在笔者对于科幻以及日本现当代文学有一定了解的前提下,所以对于没有看懂电影而打出低分的观众,我们也应该理解他们的想法。

就电影中的科幻元素来说,我更想拿《你好世界》来作为对比。这部电影表达出科幻效果的优点,恰恰就是《你好世界》所不具备的缺点。在《致深爱你的那个我》中,不管是“时空跃迁”还是“虚质元素”,对绝大多数观众来说都是无法理解,也无法去辨别真伪的。编剧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不管这些理论是否能在现实中找到实际的对应,编剧都将它们一并归入到“设定”中,不去过多的解释理论,让科幻成为推动剧情进展的副手,从而给予观众更好的观影体验。

反观《你好世界》,科幻设定和《盗梦空间》、《头号玩家》相似其实非常吸引人,但在剧情上极力尝试阐明三重宇宙,抛弃剧情和人物塑造。在观众严重整体结构混乱不堪,笔者看完以后甚至要去看原著小说和他人解析才能理清思绪。两相对比,就可看出《致深爱你的那个我》至少是一个可以被看懂的软科幻故事,从设定上来说,它及格了。

《致深爱你的那个我》标题是一种书信体,这是日式文艺作品相当喜欢的风格。信是一种很能传达细腻情感的物件,而以信的格式作为标题也就往往意味着这部作品中存在着很浓烈的感情,比如《情书》、《致两千年前的你》、《最后一封信》都是这些的基调。而在这部电影中,“致深爱你的那个我”同样也是一个约定,一个有关长相厮守的约定。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本篇的一个重要的设定:选择。男主在七岁时父母离婚,而选择和爸爸或者妈妈一起生活,将会诞生两个完全不同的故事,也就分别是《致深爱你的那个我》和《致我深爱的每个你》。不管选不选择妈妈,都一定会出现一个喜欢男主的女孩,他们俩独立的故事的故事就是《致我深爱的每个你》,而只有选择和爸爸一起生活,才会出现男主的青梅竹马,这两个人以及在这部电影里扮演女二的女孩,三人的故事,就是《致我深爱的每个你》。

也正是如此,《致深爱你的那个我》感情基调也是基于三角而沉闷的。男主在七岁时遇到女主后,一直到那次创越,他们的感情都是稳步发展的。当女主变成量子幽灵后,男主和《你好世界》的男主一样,选择了用自己的一生去救赎女主。不同的点在于,在这部电影中男主和青梅竹马的女主相互之间的情感,有着漫长的时间跨度,而时间给予了男主奉献一生行为的合理性。相比于《你好世界》中三个月恋爱就奉献出自己的一生,《致深爱你的那个我》在人物设定上显然经过了更多更多的推敲。

在电影的最后,实际上作者给出的结局对于很大一部分人来说并不算是一个happy end。男女主最终也没能在任何一个平行时空中,兑现结婚的承诺,为了真正意义上拯救女主,男主选择了让他们忘记彼此,在二人完全不知道彼此存在的情况下,凭借原宇宙的执念在二人人生的最后阶段,相遇在女主出事的十字路口。

据说《致深爱你的那个我》电影最后的彩蛋还并不是最终的结局,“青梅竹马篇”最后的结局还藏在孪生电影《致我深爱的每个你》中,那就等到下一篇影评再聊这个话题。

最让笔者最感动的还是最后的女主说出的那句“区区小事,何足挂齿”。这不仅仅是他们年少时分的一句诺言,即使岁月荏苒,宇宙变幻。他们都已经失去了对彼此的记忆和经历,但他们从未改变,依旧是他们彼此的相遇,最好的时间、最好的对方。这可能也是这部电影的魅力,虽然有遗憾,但不可否认,他们都度过了精彩和无悔的一生,不是吗?

致我深爱的——《致深爱你的那个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