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19年全国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考试自拟提纲(上)

2019-09-04 20:25 作者:乔知洛  | 我要投稿

100分:选择题(40题40分)综合题(4题40分)应用题(20分)

时间;120分钟

第一章:网络系统结构与设计的基本原则

选择题(约4分)

1.计算机网络逻辑功能上:

资源子网,通信子网

2.计算机网络地理范围上:

局域网(LAN):地理范围有限,一班属于一个单位所有;具有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与较低的误码率。

城域网(MAN):介于广域网与局域网之间的一种高速网络,中等范围

广域网(WAN):最早出现的,覆盖地理范围最广

3.局域网的3个主要产品:

太网,令牌环网络,令牌总线网络

4.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

可以实高速、高可靠性和大范围内局域网的连接

5.宽带城域网的网络平台从逻辑上的划分及其功能:

核心交换层(核心层):承担高速数据交换的功能

边缘汇聚层(汇聚层):承担路由与流量汇聚的功能

用户接入层(接入层):承担用户接入与本地流量控制的功能

6. 制约宽带城域网的关键:

各类节点的带宽管理与业务调度能力

7.组建于运营一个宽带城域网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必须能够保证网络的可管理性、可运营性、可盈利性、可扩展性


第二章:中小型网络系统总体规划与设计

选择题(约3分)

1.机房用于放置交换机、核心路由器、服务器等核心设备,包括个建筑物中放置路由器、交换机与布线设施的设备间、配线间等场所

2.关键的网络设备要求有很高的供电条件

3.网络节点的地理位置分布:

用户数量及各自分布的具体位置

建筑物内部结构情况调查

建筑物群情况调查

5.整个网络流量的40%~60%都需要有核心层网络来承担

6.核心层网络用于连接服务器集群、各建筑物子网交换路由器,以及与城域网连接的出口;汇聚层网络用于将分布在不同位置的子网连接到核心层网络,实现路由汇聚的功能;接入层网络用于将终端用户计算机接入到网络之中

7.办公室文件与打印机共享服务器使用基础级服务器

中小型网络服务器、小型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使用部门级服务器

应用于金融、证券、教育、邮电、通信行业使用企业级服务器

7.路由器冗余具体表现在:

接口冗余、电源冗余、系统板冗余、时钟板冗余、整机设备冗余

9.为提高网络服务器性能,服务器采用的相关技术

热拔插技术

集群(Cluster)技术

高性能储存于智能I/O技术

对称多处理技术(SMP)技术

应急管理端口(EMP)技术

非一致内存访问(NUMA)技术

服务处理器与Intel服务器控制(ISC)技术

10.系统高可用性达到99.9%,每年的停机时间≤8.8h;

系统高可用性达到99.99%,每年的停机时间≤53min;

系统高可用性达到99.999%,每年的停机时间≤5min

11.全双工端口带宽的计算方法如下:

端口数×端口速率×2

 

第三章:IP地址规划技术

选择题+综合题+应用题(约610分)

二进制 00000000;11111111        ;01111111

十进制     0   ;2的到八次方255 ;  127

1.IP地址分类:

2.特殊地址:

直接广播地址:201.161.20.0 ═》201.161.20.255

受限广播地址:255.255.255.255

“这个网络上特定主机”地址:201.161.20.18 ═》0.0.0.18

回送地址:127.0.0.0(用于网络软件测试和本地进程间通信使用)

 

3.CIDR(无类域间路由)

4.子网掩码

第四章:路由设计技术基础

选择题+应用题(约8分)

1.IGP(内部网关协议):

PIR路由协议 (应用最广泛,分布式、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适用于较小的自制系统,跳数一般小于15

OSPF协议(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协议,分布式链路状态,用洪泛法向本区域所有路由器发送信息,区域标识符的位数是32)

2.EGP(外部网关协议):

BGP协议(不同自制系统之间,“路径矢量”,选择至少一个“发言人”,建立TCP连接,周期性一般30秒交换“保活分组”)

3.PIR路由协议的(V,D)表

4.IP路由选择与路由汇聚(应用题)


第五章:局域网技术基础及应用

选择题(约4分)

1. 转发技术:快捷交换方式、存储转发交换方式

2. 虚拟局域网(VLAN)的划分:

基于交换机端口

基于MAC地址

基于网络层地址

基于IP广播组

3. 综合布线系统(PDS)的组成:

工作区子系统

水平(配线)子系统

垂直(干线)子系统

建筑群子系统

设备间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

4. 综合布线的优点:

兼容性

灵活性

经济性

开放性

先进性

可靠性

5. 综合布线的等级设计:

基本型综合布线系统(较低)

增强型综合布线系统(中等)

综合型综合布线系统(较高)

6. 综合布线系统标准(冷门考点)

北美ANSI/TIA/EIA-568-A

欧洲TIA/EIA-568-B.1、TIA/EIA-568-B.2和TIA/EIA-568-B.3

国际ISO/IEC 11801

国内GB/T 50311-2000和GB/T 50312-2000

7. 综合布线系统子系统设计(1分)

工作区子系统设计:

指从终端设备出线到信息插座的整个区域

信息插座类型数量的确定

信息插座有嵌入式安装插座(暗座)、多介质信息插座(光纤铜缆)、表面安装插座

8.

考点1.

(1)以太网组网

标准以太网的物理层采用IEEE 802.3xType-y-Name命名规则

10BASE-T标准以太网组网采用非屏蔽双绞线、集线器(物理层)和RJ-15接口

连接的节点在一个“冲突域”中,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个节点能够发送数据帧

组网方法主要有单集线器结构、多集线器级联结构与堆叠式集线器结构

(2)快速以太网组网

快速以太网协议标准IEEE 802.3u

LLC子层使用IEEE 802.2标准

MAC子层使用CSMA/CD

传输速率提升至100Mbit/s,并提供10Mbit/s与100Mbit/s自动协商机制

快速以太网介质专用接口MII将MAC层与物理层分开

MII提供载波侦听信号与冲突检测信号

(3)快速以太网的物理层标准

100BASE-TX:5类非屏蔽双绞线(一对用于数据发送,另一对用于接收),采用4B/5B编码方式,全双工方式工作,最大网段长度为100m

100BASE-FX:光纤(一条用于数据发送,另一条用于接收),采用4B/5B-NRZI编码方式,全双工方式工作,最大网段长度为415m

100BASE-T4:4对3类非屏蔽双绞线(3对用于传送数据,1对用于检测冲突信号),采用4B/5T编码方式,半全双工方式工作,最大网段长度为100m

(4)工作模式

支持全双工的快速以太网拓扑结构一定为星型

自动协商的优先级顺序为:

100BASE-TX或100BASE-FX全双工模式

100BASE-T4、100BASE-T4半双工模式

10BASE-T全双工模式

10BASE-T半双工模式

考点2.局域网互联设备

(1)

(2)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MAC子层),能够互联2个采用不同数据链路层协议、不同传输介质与不同传输速率的网络,以接收、存储、地址过滤与转发(MAC地址表)的方式实现互联的网络之间的通信

透明网桥标准STP定义在IEEE 802.1d

(3)

9.中继器

物理层功能:完成信号的复制、调整和放大功能

主要特点:

工作在物理层,连接在一个集线器上的节点共享一个“冲突域”

多端口中继器

通过在网络链路中串接一个集线器可以监听该链路中的数包

连接到一个集线器的多个节点不能同时发送数据帧,可以接受数据帧

2019年全国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考试自拟提纲(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