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录像】崩3主线34章part1——期盼已久的桥段终于来啦

咱又来了ヾ( ╹◡╹)ノ~让我们先恭喜卡斯兰娜家的大喜事!~\(≧▽≦)/~
好,进入正题~
本次是老友聚会()别看直球不少,暗戳戳的“点题”行为也很多
*特殊*:十数亿年前,那个曾经依赖着视黄醛而非叶绿素的生物圈。
天文生物学的“紫色地球假说”,大致内容是——35亿年前,地球生物的祖先LUCA演化出了两种可以脱离深海热泉口的能量与物质供应,转而可以吸收光能生存的两大族群:真细菌和古菌。
古菌在演化中偶然合成了视黄醛,这种物质可以吸收阳光中最丰富的绿光(因此古菌呈现出紫色),以维持古菌细胞膜内外的酸碱度差异,从而模仿深海热泉口的高能化学反应,为细胞活动提供能量。(今天的微生物中,基于视黄醛,直接以太阳光为能量来源的有嗜盐菌)
古菌依靠视黄醛得以抢占绝大部分光能,因此迅速扩张,直至整个星球的地表铺满了紫色菌毯,而这样的情况持续了约9亿年(即35-24亿年前)。
1. 开头对那些「梦」的描写,和在第32章出现于旁白中的《浮士德》是有照应关系的(可以停留在字面意义上):
「一切无常事物,无非譬喻一场。
不如意事常八九,而今如愿以偿。」
2.「一个人要是领悟到他的每一个白昼不过是另一个夜晚,领悟到她的两只眼睛等于别人的一只眼睛,那么他就会奋力去求索真正的白昼......」
——《哈扎尔辞典》
注:你好啊,老朋友~
P.S. 这段话的第一句是「猎梦者的目标就是意识到每天的觉醒不过是摆脱梦的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3. 库库尔坎
玛雅神话中的「羽蛇神」(科亚特尔是阿兹特克人对其的称呼,而特拉洛克则是阿兹特克神话中的雨神)。主宰星辰、发明书籍、立法,而且给人类带来了玉米(玛雅人的主食),带来雨季,与播种和收获有关,还代表着死亡和重生。
注:这里的「化身」是“奇美拉”这个意义上的化身。(这里再简单介绍一下奇美拉)
「奇美拉」,希腊神话中狮首、羊身、蛇尾的神兽。一个人身上至少拥有四组DNA,便是“奇美拉现象”。在凯文的身上最直观的表现就是融合了多种崩坏兽因子。
4. 霍华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
「我认为,这世界上最仁慈的一件事,便是人类的神智不能将世界本身正确地编目梳理。」
——《克苏鲁的呼唤》
「请牢记,直到最后,我心中的恐怖,也绝不是因为目所能见之物而起。」
——《黑暗中的低语》
「我在一种明显的精神压力之下撰写着这些文字,因为到今晚之前,我就将不复存在。」
——《达贡》
注:克苏鲁之父,应该不必多说了吧👁️
(P.S. 好想让灰蛇把这些文字念出来啊)
5.《薄伽梵歌》
「你要知道:不灭者遍及一切;永恒常存者,谁也不能把它毁灭。」
——第二章-第(17)节
「它孕育了世间万有,这一点你应当了解:我既是全世界的起源,又是全世界的毁灭。」
——第七章-第(6)节
注:实际上这应该是《薄伽梵歌》第3次出现了——
(2.16)在第23章就出现过,(3.4)则被引于间章-圣痕计划。
“薄伽梵”是印度宗教对崇敬对象的尊称(比如在佛学中,就是「如来」),而在这里,就是指宇宙最高精神,毗湿奴第八化身,奎师那,黑天——克利希那。克利希那曾在俱卢之野大战中作为阿周那的马夫出现,在战前则是开导阿周那,帮助阿周那走出迷茫,《薄伽梵歌》因此而成。
P.S. 阿周那和俱卢之战详见印度叙事诗《摩诃婆罗多》。详情较为复杂,在这里怕是说不清楚,但可以稍微说一下背景——俱卢之战是婆罗多族两只后嗣般度族和俱卢族为争夺王位引发的战争,阿周那和其亲友置身其中,因为族群与立场,甚至与部分至亲反目对立,因此在战前阿周那陷入了迷茫,对这场战争的意义产生了质疑。(最后战争的结果也相当惨烈)
6. 瓦格纳&理查·施特劳斯
为什么要把两位音乐家也拿出来说一下呢?因为:
◆理查德·瓦格纳,德国浪漫主义作曲家,代表作:大型乐剧《尼伯龙根的指环》(P.S. 和尼采曾是好友。二人都受叔本华学说的深刻影响,瓦格纳的艺术与尼采的思想也相互成就。但后来随着思想与观念的变化分歧,两位大才终究走向了决裂)
◆理查·施特劳斯,德国浪漫主义作曲家,代表作: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P.S. 曾以瓦格纳为榜样)
注:只能说毕竟是呆鹅的部分,要素拉满
7. 泰戈尔
「离你最近的道路,路程也最遥远;就像通过最复杂的练习,人们才能收获最简单的曲调。」
「旅行之人不得不敲遍陌生的门扉,才能找到自己的归属;人不得不在外面的世界不断漂流,最后才能抵达那至深的神殿。」
——《吉檀迦利》
注:看呐,今天的老朋友真不少~(你说是吧,尼采老师?)
8.「可以让我把你比作夏日吗?当然你更加可爱温婉……」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18首
注:这应该是莎翁的十四行诗里最经典、知名度最高,也是最常见的一首了。
*9. 虚数使骸·播妄苗
虽然我大概能够确定这个名字代表了什么,但是会涉及一点剧透,所以请各位耐心等待「第二阶段」的录播吧(•ᴗ•)
可以透露的是,仍与克苏鲁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