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真三同人】魏公怀旧嫁文姬

2022-12-16 07:49 作者:蒲元送的刀  | 我要投稿

反正357已经这样了。

 

蔡琰回来也不要嫁什么董祀了,直接由曹操许配给于禁吧。两人都是大吃一惊。于禁磕磕巴巴地说:“末将鄙贱之人,如何配得上......?”蔡琰虽然没说话,眼中流露出同样的意思。

曹丞相大手一挥,“昭姬的妆奁,孤代出了。文则你的六礼,一样都不能少。没有大雁自己打去。”

蔡琰是三婚,在匈奴有两个儿子。于禁的元配夫人早就去世了,留下一个于圭。两人搭伙做饭,相濡以沫。蔡琰心情好时,还会拿出箜篌一弹。于禁就坐在边上,击剑而和。

等到蔡琰把四百多篇文章都默写出来了,曹操十分满意。她却托于禁去置办更多的纸笔,因为她想完成父亲蔡邕的传史之愿。于禁从没有见过这个架势,不由得笑道:“夫人劳苦。但史书亦可由女子来写吗?”

蔡琰正色道:“将军莫小觑了!昔日班家父子兄妹三人,著成汉书。妾虽不及曹大家之才,区区怀抱,自当尽力。”

于禁改容谢曰:“是我无知。夫人恕罪。”

往日于禁戎马倥偬,无暇就学。现在有专门的老师教他了。选了汉书做课本,一篇篇读过去,直到李陵传。于禁很抗拒。在他的印象中,这就是个不忠不孝不义的败类,实在不想多看一眼。蔡琰告诉他,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他投降前是尽了力的。匈奴甚至有李陵的后代。于禁听了战况,承认确实打得不错。但他依然认为,此人不该获得如此高的推崇。

“将军啊......”蔡琰与他结婚已久,仍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感。女先生手抚书卷,双眸垂落,无端地感伤起来:

“有时候,死是很难的。”

这个样子,让于禁想起他们的合卺之夜。当时蔡琰卸去了华服,铅粉下是掩不住的疲态,整个人犹如被移开的团扇,纤细而羸弱。他试图拥抱她,却只感受到她极力克制的颤抖。将军无奈地挤出一个微笑:“你害怕吗?要不我去外面睡?”

“不!”

女子和衣倒在他的怀里,声音低沉:

“妾留胡十二年,蒲柳之质,常恐秋节。幸将军不弃,此身得托。只是红烛之下,难免忆起一些旧事......”

于禁也心头一紧,想到了他从军之后,再也没回去过的故乡。兵荒马乱,不知还有几人相识。

两个中年人并肩躺倒,絮絮地说了一夜话。

 

于圭见继母与生父琴瑟和谐,心中生羡,也想跟着学文化。蔡琰有教无类。曹操听说后笑道:“这倒真是曾点曾参一般了。”暗中希望蔡夫人帮他教出一个子路、颜回来。

那天于禁下了朝,身上是青色的官袍。蔡琰来给他换衣服,随口吟道:“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于禁奇道:“不是‘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吗?明公的诗……”

蔡琰眼睛一眨,“这是诗经的成句。曹丞相引用了,又别开生面。”

于禁发现自己有那么多不知道的,略微赧然。蔡琰见状,鼓励道:“将军读史日久,不妨再学点经。”

第二天他们讲起了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什么意思呢?”

蔡琰没有用毛传后妃之德的解释,“是青年男女表达悦慕的意思。”

于禁恍然,“我老家那边有类似的歌谣。那种鸟,我们叫它苇喳子,整天在水上飞来飞去,呱呱唧唧地叫......”

蔡琰以手加额,“将军升堂入室了!”

于圭也点头悟道:“圣人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蔡琰含笑道:“不是妾说一句冒犯的话,他日青出于蓝,未可量也。”

 

一切都十分美好,除了蔡琰不能为于禁诞下子嗣。医官来诊治过:“夫人多经磨折,气血两虚,委实不宜受孕。”于禁竟然松了口气。

他告诉蔡琰,先头的那位,生了于圭后,身子就没养好。后来再怀了一胎,孕中失于调理。他又忙于军事,不曾关照。女人临盆时惨烈之极,不知接了多少盆血水出来,母女二人生生就一道去了。

“……那时不懂。”

男人垂首,没有流泪,眼中却蕴着极痛的伤。

蔡琰的眼眶红了,伸出手去,握住了他放在膝上的拳头。

于禁镇静了许久,终于打起精神,又说:

“我记得你在北边还有两个孩子?既然苏武与胡妇所生之子能入汉,回到父亲身边;南匈奴现臣服于汉,如果我去求一求明公……”

“将军万万不可!”蔡琰截断了他的话。

漂泊半生的女子,郑重地向夫君行了大礼:

“妾感将军大德,然此事绝非苏典国可比。将军是丞相的心腹爱将,莫因妾身,失了君意。”

于禁似乎不太明白,但既然蔡琰这么说了,他就点头答应了。夫人的见识,总是在自己之上的。

 

后来的十年内,于禁都没经历什么大的战事。再后来,他就率军去了樊城。

那天走得匆忙,蔡琰甚至没来得及给他预备寒衣。于禁自认为不必:“这才七月,荆州气候,冷不到哪里去的。”

蔡琰心事重重:“此国家之事,将军善自珍重。”

男人为了缓和气氛,开起了玩笑:“我还等着回来与你读书呢!”

他没有这个机会了。

暴雨覆盖了襄樊,汉水淹没了七军。庞德那边的地形还好些,仗着一道长堤,与关羽殊死交战。于禁他们却被困在高埠上。荆州水军驾船来袭,魏人无一逃脱。

终是自建安五年后再度相见,座上主,阶下囚。

汉寿亭侯很和气地问他,是否愿降。于是大魏的左将军也没有横眉立目,只当是对语平生:

“记得将军深明左传。禁虽不才,每闻北海臣节,心向往之。若你心中还有一点仁义,就请成全了败军之将。”

关羽摇着头,“听说尊夫人是蔡中郎之女……”

他猛地颤了一下,挑起了眉。

“末世多难,妇人更是身不由己。你忍心让她再丧偶吗?”

于禁在那一瞬间理解了,明公为何对关羽赞不绝口。但他却由不得自己软了心肠,声音渐渐低下去,宛如夫妻间的耳语:

“……此身许国,再难许卿。九泉之下,庶几报恩。”

死是很难的。

可我,不想让你失望。

汉军元帅神情凝重,“好吧。你还有什么要求?”

他努力活动了一下被缚的胳臂,这湿淋淋的一身,真是难耐:

“刚才被俘时,我的冠被打掉了。你能让人帮我戴好吗?”

“为于将军正冠。”

“谢了。”

 

消息传到北方,曹操哀叹久矣:“吾知禁三十载,何天不假年!”重赏其家。蔡琰和于圭俱着斩衰,欲哭无泪。

她是知道的,从她第一天授学时,他就一步步走向了这个结局。可她有言在先,要学班昭续成汉史,容不得轻身殉难,随他一同去了。

胡笳十八拍,蔡琰生平所传,中有哀音如毁:

“城头烽火不曾灭,疆场征战何时歇。杀气朝朝冲国门,南风夜夜吹边月。故乡隔兮音尘绝,哭无声兮气将咽,一生辛苦缘离别。十拍悲深兮泪成血。”

后人不知,妄改作“塞门”“胡风”。叹叹。

 

 

首发于2022年9月


【真三同人】魏公怀旧嫁文姬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