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健咨询:懂点六西格玛方法,不管什么行业都受益!
现下,消费者与销售者的角色正在发生悄然转换,权力正在或者已经从销售者转移到消费者手中。没错,现在已经进入消费者稀缺的时代,对此任何企业、组织要想生存,客户导向是必然的选择。
而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六西格玛方法正是这样一个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基于顾客的声音,改善产品和服务,为顾客创造附加值。

六西格玛方法起源:
1960-70s的日本,通过战后重建,其制造业产品质量得到飞速提升。1974年摩托罗拉生产Quasar品牌电视机的工厂因经营不善被日本企业Matsushita收购,在日本模式的经营下,该电视机的缺陷率降到了原来的二十分之一。
这让摩托罗拉非常震惊,本能的反应是要找到一种方法让自己保持与日本模式相同甚至更强的竞争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六西格玛方法在1980s横空出世,在后续日子了为摩托罗拉节省上百亿美金。(在这里要强调一下,六西格玛发起者是一名叫Bill Smith的摩托罗拉高级工程师,他被誉为六西格玛之父,但是遗憾的是现在人们几乎已经把他遗忘了,在中文网页几乎无法搜索到“六西格玛之父”相关的内容)

后来六西格玛方法在通用电气得到非常成功的运用,在Jack Welch的推广下,六西格玛方法声名大振,并成为在包括制造、金融、服务行业里广泛推行的改善方法。
六西格玛方法是一种结构化的、数据驱动的、顾客驱动的,聚焦于过程或产品变差改进的科学方法。六西格玛水平意味着提供接近完美的产品或服务,即100万出错机会中理论上只出现3.4个缺陷。

六西格玛方法是一个非常系统庞大的工具,要想学习好应用好此工具必定需要费一番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