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广兵:将家国情怀写进歌里,我是祖国的一个兵!

“我听从祖国的召唤,我们听从祖国的召唤,勇往直前、决胜疆场”伴随着军人铿锵的呐喊,这首歌曲《决战》自发布之后就迅速燃爆网络。在新冠疫情肆虐,洪水泛滥的关键点,这首歌都多次霸屏。有人做过粗略统计,近年来,在网络、传统荧屏上,这首歌重复播放量数百亿次。如此具有生命力的战歌,却响彻于军内外,在当代军歌中是比较罕见的。
《决战》是退伍军人周广兵于2017年创作,2018年中国军网推出的开训主题歌。周广兵说:“给军人写歌,不仅是情怀,更有一种使命感”。对于一位词作者来说,周广兵无疑是幸运的,这其中既有时代的召唤,更有个人不懈的努力。

周广兵其励志追梦、拥军爱国的事迹也早已传播于网络,甚至学校和部队都将其作为学习的榜样。他坚守初心、永葆本色的兵子精神一直感染着很多的人。

壹
一颗孩子似的诗心
真正熟悉周广兵的人,其实是喜欢他写的诗歌。他的诗歌作品天马行空,有时候大气厚重,有时候细腻柔情。当兵时的周广兵就是一个“诗人”,在他退伍后出版的第一本书《冰雪美人》是诗集。两年的军旅生涯不仅给了他倔强的性格以及勤劳的品质,更是给予了无穷无尽的创作素材。
周广兵是看过汶川大地震中解放军去参加的,对于英雄的崇拜驱使着他走进了军营,第二年成为了川藏线上的一名汽车兵。参加过抗洪抢险等任务,在三千米的川藏线上感受着军营的滋养,也体会着平凡士兵的不易以及边防哨兵的寂寞。
在战友的眼里,周广兵是极不合群的。他爱写东西,有自己的想法。为人耿直,极像个长不大的孩子。在机关连队里,单双杠是排得上号的,可谓“文武双全”。爱下象棋、爱读书打球,因为体能的缘故,在老连队活的比较“滋润”。其他人在“加班”的时候,他可以自由的安排自己的时间。而很多的诗歌就是在这期间创作的。
后来申请到了川藏线兵站部,成为了一名汽车兵。对于周广兵印象最深的是两件事,第一就是抗洪抢险,真正的冲锋在一线救人;第二件事就是他感受到了边防军人其中的不易。之后的创作中都有具体的体现,比如抗洪三部曲《你是哪一位》《我又见到你》《当这一天到来》以及为边防军人创作的《我就是祖国的界碑》等等。
周广兵从社会到军营,又从军营到地方,一直在思考“军人”的意义。退伍后就觉得自己也要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其实隔行如隔山,从写诗到写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退伍后,周广兵来到了北京,开启了自己的追梦生涯。第二年辞职开始练笔,成名作《当兵就是那么帅》就是这一年里创作出来的。紧跟时代步伐,这是文艺创作的先决条件。
每天规定自己写十篇左右,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选题。《当兵就是那么帅》就融合了摇滚元素,朗朗上口而不失军人的感觉。一经推出就响彻了军内外,“当兵的各个就是那么帅、帅、帅!”更是成为了人们的口头禅。《女兵美》《军人的样子》一系列作品唱响大江南北,在中国歌坛独树一帜。

周广兵说:要把军人的样子写进歌里,要把军人的本色唱响全国。乘着军改的春风,这些作品自带流量,成为军内外传播力极大的代表作品。
知道周广兵的人都了解,他几乎从不拿起话筒唱歌,以至于朋友们私下都说:“不怎么唱歌的人却写出了最流行的军歌!”
他说,自己是赶上了新时代,才有了那么多好机会。和时代合拍,和人民共鸣,才有了这些作品的生命力。
一颗孩子似的诗心,永远单纯质朴。
贰
一颗战士似的兵心
近日,2022年冬奥会优秀歌曲即将陆续推广,周广兵两首作品《飞翔的光》《你会记得我》等也将一一发布。积极参加冬奥会、世界军运会这样的重大活动,是周广兵创作的又一部分。像一个战士一样冲锋,这是周广兵一直的创作姿态。

曾有很多朋友说,周广兵持久的创作激情是他能够逐步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是的,这样年,周广兵一直保持着战士的心态。
2018年,全军开训之际,《决战》横空出世,并且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就证明了这颗兵心的纯粹。
“我听从祖国的召唤,我们听从祖国的召唤”,战士们喜欢,老百姓也喜欢。当兵就要有兵味,军歌就要有军人的血性和霸气,战无不胜、所向披靡。不仅如此,在重大主题的创作中,周广兵也将军人的要素融合到了其中,诸如《飞翔的光》。荣誉是军人的第二生命,那么运动员依然也是如此,为国出征,为国出战。
艰苦朴素的生活,纯粹质朴的坚守,这就是大家对周广兵的深刻印象。在公益创作的路上,上百首的作品记录着周广兵的家国情怀。
抗疫期间,周广兵统筹中国V光公益团队创作了十几首作品,在全国传播。《世上谁最美》《世上最美的花》《如爱所求》等等,价值不菲,意义更重。
不怕困难,勇于担当。曾几何时,别人名利双收,周广兵笑说“自己越出名越穷”,观念不同,承担的责任不同,这也是周广兵对于自己的要求。
近些年,周广兵不仅带领中国V光走进部队慰问演出,还四处讲课,最重要的是传播自己创作的理念。为什么而创作,又要创作什么?
两年军旅路,一生家国情。在周广兵的作品中都有集中体现。

叁
一颗扎根人民的平凡心
“一把戒尺七寸长,宽厚有度贵谦让;节俭修德勤安身,和谐便在方圆藏。一把戒尺放心上,上下廉耻当自强;淳朴家风育子孙,武定天下文兴邦”。这是周广兵创作的《家风代代传》登上2018年央视戏曲春晚的舞台。
周广兵生于一个平凡的农民家庭,家里四个孩子。有人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或许正是这种童年的经历给予了周广兵为人做事的品格。“没有父母的美德,哪有懂事的我;没有强大的祖国,哪有家的祥和”这是周广兵《中国老话》的句子。这些作品都充满了对于中华传统美德的细致描述。
周广兵说:好的作品应该是拥有一定的人性,更重要的是在这片生养的土地上,要写老百姓熟悉的东西,甚至记录下这些熟悉的东西。它或许不新颖,甚至有些土,但是它们属于人民,属于这片最深爱的土地。
这是创作的根,更是作品的魂。从《我的大西北》《老家是山东》《生我的母亲养我的娘》等这些作品中,可见周广兵对于故土意识是特别重视的。

周广兵平常着装就非常的普通,没有什么架子,更没有那种故作的清高和傲慢。猛的一看绝对看不出来,他创作了那么多优秀的作品,更不会觉得那些作品是他创作出来的。
有一次去部队演出,就出现过这种情况,很多人以为他是打杂的,然后他也帮着干这干那,后来一个人介绍说是他所创作的军歌传唱全军,大家才惊讶了起来。
貌不惊人,文笔非凡。周广兵也曾多次说,没啥惊讶的,只是大家的职业不同而已,如果创作的写不好,那怎么对得起大家的尊重,而对于大家的尊重也不是自己觉得比人高一等的资本,放下所有的虚荣,其实大家都是平凡人。
也许正是这种平凡的心态,才造就了一系列的作品能够富有感染力,传播度,传唱度。
现在号召创作要扎根人民,什么是扎根人民,就是真正的把自己活成一个普通人民的样子,去亲身感受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去想百姓所想,急百姓所急,要知道老百姓要什么,想什么。

肆
一颗信仰的英雄心
今年,8月2日全国媒体置顶头条作品《信仰的味道》由阎维文、王红涛演唱,这首作品也是周广兵创作的。对于全网置顶头推送作品,周广兵是没有想到的。
有人也曾笑说,如果是我像周广兵这样,我早改行了。
的确如此,这不是理想,而是现实。现实是残酷的,如果一般人坚持到十年已经所非易事。这些公益作品加起来足以让兵子过得非常好。而曾经因崇拜英雄从军,又曾经参加抗洪抢险的周广兵来说,钱并不是衡量自己成功的唯一标准,更重要的是对于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从韩磊演唱的寻访英雄主题歌《记得》到《天下公仆》《共和国丰碑》,周广兵就没有停止为英雄而歌的步伐。
张富清、王继才、戍边五战士、林俊德、、、、、呈现了一个硕大的英雄谱。

周广兵说,从开始创作,就没有想到自己的作品深受社会和部队的欢迎,只是觉得自己要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就不停的写到了现在。
也曾经历了无数的投稿无果,作品缺乏资金做不出来,甚至作品宣传不出来,无数次的碰壁、委屈,但是都是靠着为英雄写歌的这种朴素信仰而坚持了下来。
周广兵说:总有一些事情需要一些人去做,只是每个人生下来后的使命不同而已。
越为英雄写歌,心中的英雄信念越是坚强。
能够坚持到现在,定是英雄的精神早已经深入了血脉。

一颗孩子似的诗心,一颗战士似的兵心,一颗扎根人民的平凡心,一颗信仰的英雄心、、、、、随着国家对于文艺行业的改革,我想未来周广兵的作品会更加闪光。
信息综合:人民网、人民政协报、北京日报、中国V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