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衣跃千年——黄昇墓服饰细节赏析

2022-05-17 12:44 作者:汉服世代  | 我要投稿

黄昇墓服饰细节赏析


历代服饰墓葬赏析

第二篇



引言

一直以来,几大服饰丰厚的墓葬被笔者翻来覆去地看,总觉得精妙之处即使看几百遍也还是忍不住叫绝,干脆,写个系列专题,罗列读后感。所以,行文可能会比较随意,请原谅,另外知识是不断丰厚的过程,文章只能记下目前的思考,个人能力也有限,欢迎不断挑刺斧正。

 

想了想,把南宋女装的外穿裤子放在最前面!

综观中西服装史,女装一直是裙装的天下,近代西方服装史之中,女裤的出现描述如下:

而距今近千年的南宋女人,将裤子堂堂正正地穿出来,穿在外面,这种强调功能化需求的裤装恍如流星划过夜空……

当中国女人再一次将裤子穿到场面上时,已经是近代的事情了。


传 南宋  萧照  中兴瑞应图
前排中间身形较大者为显仁皇后,下着长裤


虽然黄昇墓的衣裙无不体现出便利行事的特点,也是这次文章题目的由来,但接下来文章并不着重讲这一方面,我们还是来看服装工艺。


内出领缘法是黄昇墓(也是南宋)服饰一大特征,(笔者这里使用的名称、步骤和图片均源于张玲《那更罗衣峭窄裁》)我们也可以用白描的方式,将这种领缘制作方法,叫做原身领缘剪裁制作工艺。其衣领制作方法具体如下:


此种配领方法工艺简单,缝纫便捷,将衣身和领缘结构融为一体,独具智慧。ab为领口宽线,将ab线剪开,前中线剪开。继而只需将前衣襟反向水平折转,自衣身上口线b点沿折转线剪切至e点,剪切深度决定接缝领的高低位置。衣襟(领缘)水平方向预留1厘米缝份量,其余部分剔除(阴影所示)。取宽度与衣襟折转量相等的矩形接缝领裁片一片(长为后领宽+2×接缝领低落量+缝份),与衣襟(领缘)折转部分的上平线拼缝固定(缝份朝上),自f点(衣身肩颈点)以上,接缝领下口线与衣身领口线缝合,要求O点应与o'点对齐;自f点以下,预留1厘米缝份,将领缘下口线与衣身缉缝固定。缝纫好的领缘整体回折至正面,即完成领缘及接缝领的装配。将领缘上口线毛边回扣1厘米,与两侧已折为光边、扣烫平整的贴边彼此相对,于边缘处用手针将两者缝缉固定。


这种衣领制作方法,只需要另外加一截不长的矩形即可,大大节省了面料,同时也少了剪裁整根领子的步骤,衣领与主身的面料质量一致,整件衣服轻柔,但如果把衣缘比作服装的骨架,则骨架偏软。不过在南宋无需担心这个问题,因为有种叫“领抹”(花边)的服饰配件运用得很广泛。

这种原身领缘的工艺革新,不但节省面料和缝纫用工,还简化了剪裁步骤,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制作成本。


黄昇墓出土的花边(图源福建省博物馆编《福州南宋黄昇墓》)


在领子上加织带不是南宋的发明,早在马山楚墓就有此发现,但宋人是特别喜爱并且使用在各个地方,也就是说,不光领子,连背子开衩、裙子边缘、接袖,凡是能想到加强骨骼的地方,都能找到花边使用的痕迹。领抹花边类的工艺复杂,刺绣、泥金、彩绘……都能使用,这样子做的好处是,哪怕再轻柔的面料,亦能获得垂直线条的审美效果,同时给整件衣服节制华丽的内敛美感,与当时风尚相符。

南宋  瑶台步月图



文案:汉裁

编辑:Silva

审阅:汉服世代

平中交右  宽褖合缨

古衣今裳  与时偕行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现代汉服知识

转载、投稿及其他合作 或 建议与意见

请联系阿罗微信 Chinesehanfu

或邮箱xdhanfu@foxmail.com

如您对内容有疑问或更多看法欢迎留言

欢迎加入粉丝参与讨论


衣跃千年——黄昇墓服饰细节赏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