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大地回春百花艳,情涌花朝人更美——著名诗人李勋武汉新洲花朝节献诗

2023-03-10 14:32 作者:青年成长杂谈  | 我要投稿



巍巍大别山下湖北武汉市新洲区远近闻名的花朝节,这春天的盛会和百花的节日,已然打造成为当地农民欢乐的丰收节。

当下,这个被誉称现代版“清明上河图”,从中原古镇旧街南宋淳熙年间开始,迄今已有八百余年历史,由当年的民间庙会,已逐渐演变成为鄂东一带乃至全国最盛大的物资交流赶集大会,更被列为中国湖北省和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年的疫情阻隔不了人们对庙会的期盼和春天的向往,小小庙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是赋予了时代新的使命与特色。从今年的02月24日(农历正月初五)潘塘街的花潮旅游节开始,政府搭台农民演绎,继而徐古、旧街、张店乃至阳逻连线,一直延续大半个月盛大的物资集贸,数十万参与交流聚会的商贾,真乃是把沿线街镇搅成花朵般的海洋,也因此出身于花朝故里旧街的本地海内外著名诗人的李勋,在洋溢着明媚春天的气色中,连连创作了多首有关花朝节的诗作,并由著名朗诵家阿雨配乐朗诵以飨读者……


春天把我织成童年的纺纱(组诗)

                  口李勋

.

《春天有约》


.

春风一直往古庙和山岗吹

桃红柳绿拂开年轻的水花和笑纹

.

小河早早约定纵情欢歌的波浪

一次次大胆地撞向春天

.

溪泉、石榴花、山楂树一字排开的声母

在街头巷尾都找到了闹春的韵脚

.

这个浪漫且殷实的季节

都是由老农、少妇、壮汉精心组合

.

一个个售卖和挑担者的时髦

都找到了摊位上春来发几枝的理由

.

那些无法撵走的鸟雀和择枝的花期

就像你内心脉动的河流汩汩涌出

.


.

《花开旧街》

当早春二月的迎春花

再一次点亮经年的烟火

古镇谈论的绿草

就开始把唱和的春天绑定

.

街灯、老戏、庙门、货架、古风

无不敞开胸襟让人抚摸

婀娜多姿的沙堤、柳河

马车轱辘的人流和春姑娘的嘻嘻

都在追出赶庙会的乡念

.

一声声独唱、打腰鼓和黄梅戏

多么有节奏的各种板式唱腔

把燕舞茑歌的流韵送到枝头


《百花笑了》

.

一座山峰郁郁葱葱

油菜地的蜜峰围着

花草不放过每一个油绿的细节

.

已经远离故乡很多年了

而今发现它鲜嫩得无法想象

就像一瓦罐鸡汤、一盘炒平菇

连接着三地二头渐渐长大的乡梦

.

那已等得很久飘过季节上方的杨花

像鲜美的四季豆一样

也看到了当下小街正浓浓盛开的枝叶

.

牛哞哞音节穿越八百年前的香火

引出孔庙闻声叮咚的潺潺流水

我笑了百花笑了春天也笑了

三月桃花涨红了赶花朝的脸颊

.


.

《春天把我织成童年的纺纱》

.

姆妈一再告诉我

我是从旧街的花丛中钻出的

小时候山乡的花朝节

一直停留在蝴蝶追春的梦里

.

掀板、木梯、墙院和那张躬耕犁铧

和扛着锄禾与落日的戏迷老爹

走进了大河上农耕交织的灯影

.

也是春花烂漫的三月顺着下课铃声

我相约于城市多梦的花季

现在春天又把我织成童年的纺纱

我仿佛又回到从前那个南宋淳熙年间

点亮爷爷相传年代追梦的一盏灯火

把台湾拉丝热狗和正宗朝鲜打糕

都搅进此间乡屋土灶

.


.

《迎娶的花朝郎》

.

一弯河水在这里

把叫河湾的村湾

又冠以一个新名词

.

穿过一个小弄,闻到一束束花香

乡下人城里人举起流动的火把

都涌成了韵律不一的灯市花海

.

鸟儿欢叫,风吹拂着每一张笑靥如花的脸

连云朵都说这里的人山人海

都开始站排抚摸枝间的绿叶

.

老街热闹的美食节

村头饮喝的鄂东民俗

外加穿花布衣听戏的老大妈

嚼着一块热馍馍的村姑

都在贺一位迎娶的花朝郎

.


.

《风儿铃铛的草帽歌》

.

在江南这样的一个早春

树绿花红草叶青青

铃铛的风儿唱起了阳光下的草帽歌

.

一街的串串香

唱花戏的,喊冰糖萌芦的,还有打花鼓的人

都说这里的烟火胜过了花街和泼水节

.

他们领略到少女敬拜花神

比剪五色彩纸粘在花枝上更有意味

谁还敢比试潘塘罗杨村的春日“赏红”?

.

这儿一个个水灵娇美的花仙子

正鲜活着山村赶集的早市

点亮一个百花盛开的村庄

.


.

《老家叫卖新鲜的街弄》

.

千年古韵落在徐古

不仅夹着新洲和麻城的方言

春风的剪刀裁下燕子一件件新衣

.

风吹杨柳的田畈、老屋和土坡

都把远在他乡游子的梦接回

.

一个绣花鞋的花朝

一个剥玉米吃红薯的花朝

一个河风都停不下的花朝

都抢先在滴翠出鲜的晨露中

.

蓝天和碧水都听到了山谷的回响

它们都要在老字号的摊点和当铺

输进自已生命的新鲜血液

.

春雨吐润一条又一条街弄

春天在这儿继续嫩绿发芽

叫卖的抖音把熙来攘往的人群吹响

.


.

《把一个小镇的画卷徐徐展开》

.

我看到新李线、凤长线

过去拴得很紧日子的结被解开

.

还是那河滩,还是那放飞的风筝

还是那沿线车水马龙匆匆的脚步

.

八屋村的几个壮汉顾不得那么多了

还未等花朝从东堤挨到西岸

就把闹春正兴的盖头一下掀了起来

.

钟新屋湾的太阳绕到橙色、大雾天气背后

继续点亮挑担、搬货架络绎不绝的人流

那些扛木梯摘过星星的人

挽袖书写张店几条长街的人

把树苗栽到绿油油心房的人

看扭秧歌的队伍从桥那头扭到桥这头

.

热热闹闹劲爆的花朝节

在生活一撇一捺的卷轴里

在那个外国佬狡黠回眸的笑靥中

把一个崭新的小镇美丽乡村画卷再度徐徐打开

.


.

《灯光扑哧哧地笑》

.

记住闹市中穿行的红马甲

都带着旺盛的烟火气息

.

一位糕点铺的烘焙师说

贴心电的光芒照亮了心头

.

舞台上的灯光扑哧哧地笑

让现场布点唤醒花朝节热闹回归

.

这年的蜂蜜、刀剪、花卉的占位

和赶大集、逛园子,看花戏一样

就是靠电为大的客流量提供输液

.

每一朵花的孕育,每一盏灯的点亮

迎向将要绽放的月季花和虞美人

都交出了春日测温和变压的灿烂多姿

.


作者简介:李勋,出身家乡本土旧街,供职国网湖北武汉市新洲区供电公司,著名作家、诗人、词人、诗评家,受邀担任《诗人周刊》《光芒》《阅读时代》杂志副主编、编委及专栏撰稿人,著有诗文集多部,发表作品500万字,且被收入教科读物,拍摄制作多首歌曲唱红网络,屡获《诗刊》《中国作家》《星星》等全国文学参赛大奖。



大地回春百花艳,情涌花朝人更美——著名诗人李勋武汉新洲花朝节献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