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百态

一般来说,年入百万的医生收入构成,按照难度由高到低,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层:德高望重流
顾名思义,都是杏林大拿,医界巨擘,属于站在业内顶峰的人物。
这种人其实谈论收入构成没什么意义,对他们来说,真正做到了钱只是成功的附赠品。
都不说主业了,疫情告诉我们,哪怕是带货,都是吊打佳琪薇娅的存在。
第二层:产学转化流
和第一层的区别在于,第一层的大佬已经站在了医学界的顶峰,而第二层还有很多大佬仍在最后冲刺。
产学转化流是近年来新晋崛起的流派,得益于NMPA的创新药政策改革,国内创新药械市场大爆发,大量的创新药械得到了高额融资,而药械上市所必须的临床试验也成为了大佬们合法赚钱的最爱。
对于临床试验PI,入组一个患者,能合法收入1000-30000不等,考虑到现在市场太过火爆,大量的相似管线在排队抢病人,私下塞钱插队入组比比皆是。
更不要说,很多大佬现在和药企的交流,已经告别了回扣讲课费,而开始走专利转化的合法路子,甚至直接干脆创业入股。
比如华西知名的麻醉刘教授,就将自己某专利转化给了常年密切合作伙伴宜昌人福药业,作价1亿,并全部捐赠用于推进中国医学生规范化培训。仁慈大爱,值得学习。
第三层:合法收入流
和第二层的区别在于,第二层的收入非常多样化,同时具有暴富的可能,而第三层还是处于出卖时间换钱的阶段,只不过时间比较值钱。
常见三种情况:
1.顶级医院非顶尖大佬。
尤其是那种挂号费300-1000又不缺病人的热门科室。光靠门诊费或者手术费提成,就足够每月10w以上的收入,其中不少也存在多点执业。但是对于这一层来说,很多是因为医院平台牛,而不是自己足够牛,业内名声较上一层稍逊。
2.非顶级医院的科主任。
掌握财务分配权,只要患者够多,心够狠,同样能够年入百万。
3.科研大牛。
纯靠科研论文课题奖励就年入百万,但是在如今科研水平水涨船高的当下,此条路内卷愈发惨烈。
第四层:飞刀走穴流
和第三层的区别在于,第三层的大佬不屑于赚这种辛苦钱,而第四层的大佬还是很需要的飞刀走穴流常见于北上及各省级医院的非顶尖大佬。
常见的是在本院正常工作的时候,适当有1-2天摸鱼休息,周末火力全开,以工作地为半径四处走穴,一般每天收入,视手术难度及数量,收入5k-10w不等。
非手术科室的医生也有不少去下级医院坐诊,但是因为国内老百姓没有为门诊高额付费的意愿,一般出诊收入不会太高,所以数量明显比外科佬少很多。
走穴还有一个重要意义是维护和下级医院关系,在病源控制,学会选举方面具有关键作用,因此顶尖大佬有时也会去走一走。
第五层:红包回扣流
和第四层的区别在于,第四层虽然颇有灰色区域,但大多违法不犯罪,而第五层被石锤举报就可能得进去。这是最为传统经久不衰的捞钱手段了,上至协和北医,下至区县医院,都有的是通过此路发财致富年入百万的大佬们。这层的优势在于,只要入了此道,小庙也能出富和尚,不管是阑尾疝气,还是三素一汤,只要病人多,心够狠,年入百万都不困难。
第六层:苦力牛马流
和第五层的区别在于,第五层熬过小医生阶段,大多工作强度还是可以接受的,不是赚钱欲望过于强烈的话,完全可以Work-Life Balance,而第六层很多时候没得选。常见于各类私立医院,能拿到这个数的多见于整形、口腔、各类外科等。优点是合同一签旱涝保收,缺点是老板真的会把你往死里操,从资本家手上挣得每一分钱,资本家都希望有十倍回报。当然,部分高端私立及有名气的江湖医生,不在此列,更多应该归于第三层或第四层。
第七层:付费咨询流
和第六层的区别在于,第六层大多能做到一分钱一分货,第七层仅仅靠网络咨询很难对自身业内地位有什么提升。常见于内科、妇科、儿科。活跃于X大夫、X雨、X香医生等平台。许多人能做到年入几十万,加上自己医院的收入可以过百万。优点在于,只要你做的够好,小医生同样有年入百万的机会。
第八层:奇门遁甲流
和第七层的区别在于,第七层的收入依然是通过医疗服务的收入,而第八层基本和医疗没啥关系。
此层属于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炒股炒币财富自由的,有买房卖房身价上亿的,有网红带货年入百万的,有爹妈打钱坐吃利息的。医生身份大多只是个修饰,并不是此类人的人生重心。
第九层:黄粱一梦流
和第八层的区别在于,第八层能一直年入百万,而这一层每天只有4-8小时能够年入百万,醒来之后仍然只能年入十万。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