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资治通鉴》打卡36—资治通鉴卷第六 秦纪一第7节—韩非死于同门,李牧死于国门

2023-02-16 13:11 作者:三古峰  | 我要投稿

       扬雄和司马光最后对韩非的评语很恰当。韩非的命运死于自己,犹如自己所作的《说难》。韩非想实现自己的主张,却拿自己的国家作试验品,与当时的礼法不合,难怪被李斯抓住把柄,置之于死地。韩非的毛病在于过早暴露自己的主张,而不知留有余地。自己都不能说服自己,更何况说服秦王呢?

       但话得分两头说,韩国此时已经举国无策,臣服于秦国。韩非空有一身才艺无法施展,不得不转投秦国门下。他自己以为明君一定慧眼识英才。但他不知道的是,明君边上人才济济,人才之间也会相互倾轧。转眼之间,他就死于自己的同门李斯之手。

       武安者,以武功治世、威信安邦誉名。历朝历代国之能安邦胜敌者均号“武安”。历史上四名武安君,都是战国名将。分别是白起、苏秦、项燕,以及李牧。足见此时李牧在赵国的地位非比寻常。但是,捧得多高,摔得就有多狠。赵王赵迁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打仗需要人时,就封这封那,要啥给啥。无事时就容易生是非。秦国最怕李牧。所以就想方设法诬陷他。这时赵国的“神助攻”郭开又来了。他的嘴可厉害了,三言两语就将李牧兵权夺了。可怜,武人出身的李牧最终斗不过小人。耿直的李牧拒不受命,最终死在自己国人手里。

       太子丹自以为和嬴政是发小,都在赵国呆过。转眼数年已过,太子丹还是以前的太子丹,但嬴政已不是以前的嬴政。如今他傲视群雄,欲图霸业。所以,在政治上,太子丹还很幼稚,以为在秦国当人质,还能够得到嬴政的关照。对于这段小时候的交情,嬴政心无所动,毫无理会太子丹的存在。没有存在感的太子丹,觉得是奇耻大辱,也就有了刺杀嬴政的理由。

       韩非、李牧、太子丹都还是太单纯,容易被眼前的假象所蒙蔽,容易被以前的感情所牵累。所以注定都是悲剧式的人物。

       此外,《资治通鉴》第一次记录了地震的情况。

韩非
李牧
太子丹


《资治通鉴》打卡36—资治通鉴卷第六 秦纪一第7节—韩非死于同门,李牧死于国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