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已死,元宇宙的“元住民”何去何从?
扎克伯格所说的“元宇宙”——这个在Chatgpt火遍全网之前最受资本市场追捧的概念,已经“死”了。 首先,让我以个人角度说说VR技术的发展历程。我所接触到的第一款VR,跟大多数人一样,只是某个国内厂商仿制的Cardboard,可在这个仅能容纳小尺寸手机的盒子里,我透过透镜看到的画面的沉浸感好过我之后用的任何一台vr设备。到了2016年,我们见证了VR市场至今最大的改变——6dof vr设备的推出。比如Oculus Rift cv1、HTC Vive等红外光或基站定位的pcvr,让我们尽情伸展手脚,看到了一个更加自由的虚拟世界。2018年,由于芯片制造工艺的进步,vr正式步入无线时代,当时出现了以htc vive focus为首的各种一体机,从此以后便迎来了pcvr的绝迹。然而,尽管VR技术在过去的几年里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总体来说,这个市场的发展并没有达到资本市场预期的效果。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VR的“死亡”呢?首先,我们可以从硬件方面找原因。虽然VR硬件在不断地升级,但是舒适度、清晰度和定位精度等方面的问题依然存在。此外,目前的VR设备还是过于笨重,尚且不能称作眼镜,这使得玩家们始终不能忘记自己只是个没穿衣服 站在客厅 不时做出奇怪动作的臭打游戏的。其次,从软件和应用方面来看,虽然VR一体机的软件易用性普遍不错,但是高质量的内容并不多,而且缺乏持续的更新和扩展。这也让许多轻度用户在尝试过几次后,就让设备吃了灰。 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否定VR的价值和潜力。虽然当前VR的发展遭遇了困境,但是这并不意味着VR技术本身没有价值。事实上,VR仍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比如在工业设计、虚拟旅游、文化遗产展示等领域。此外,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望看到更加轻便、高性能的VR设备问世,这将进一步推动VR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其他技术的快速发展。比如,AR MR技术就在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VR不同,MR是通过将虚拟元素与现实世界相结合,为用户提供更多的互动体验,比如微软的HoloLens,技术确实非常牛逼,但是贵也是真的贵。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产品对于面向企业的VR市场还是产生了较大的冲击。
那么,面对当前的困境,VR行业应该如何应对呢?首先,从硬件方面来看,制造商需要不断地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设备的性能和舒适度。比如,通过改进显示技术、优化头盔设计、提高追踪精度等方式,来提升用户体验。其次,从软件和应用方面来看,开发商需要注重内容的创新和质量,通过开发更多上手门槛低 具有创意和趣味性的应用和游戏,来吸引蓝海用户。此外,平台方也需要提供更多优质的服务和资源,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同时,我们也需要看到,虽然VR目前的发展遭遇了困境,但是这并不意味着VR的前景就此黯淡。相反,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扩展,我们相信VR在未来仍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对于那些元宇宙原住民们来说,我们不必过于沮丧。虽然我们不能预测未来,但是我们可以相信,只要我们坚持探索和创新,就一定能够找到VR发展的新方向。 最后,我想说的是,“VR已死”并不意味着这个行业就此结束。事实上,“死亡”也许只是VR发展的一个阶段,它预示着新的开始。在这个新的开始里,我们期待看到一个更加繁荣、更加精彩的虚拟世界。最后我想说的是“在一起,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