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真的可以放松吗,到底是逃避还是真的放松?

在非节假日选个景色好的五星或精品酒店,最好不要选热门城市、景点,尽量选择一些小众的地方,以服务出名的酒店。要是在国外,尽量选择不提供中文服务的五星或精品酒店。选择景色最好的房间,要是有单独的别墅或带泳池的独户型房间,能看到大海、山间之类的风景是首选。
入往后,睡到自然醒,一般是接近中午或下午。愿意动,就去酒店内的餐厅,询问下服务生,今天有什么特色或拿手菜。不愿意,就打内线电话,点起自己喜欢吃的,上门送餐到床上。

吃完饭之后,想走就酒店内散散步,不想动,就继续在床上或者躺椅上,看书看视频,困了就继续睡,觉得累或乏,就约酒店内的SPA。
尽量多睡,不要熬夜,天天睡到自然醒,不想动要么在躺椅上要么做SPA。
房间里准备些小吃、酒、饮料、水果,看看风景或者游泳,聊天。
记得把手机关机,尽量别上网,千万不要在网上更新照片和动态。

每天流程:睡觉、发呆、游泳、散步、看书、喝酒、吃饭、SPA、运动
基本不出酒店大门,不去景点,不在饭点去餐厅吃自助、少去娱乐设施体验(人少时可以去)
呆上一星期要是觉得景色看腻了或者服务不好,就再换家酒店。要是在山里就换成海边或者相反,但常常因为懒,继续在这家酒店里泡着。

这种方式叫泡酒店,以前累的时候,经常这么干,压力特别大或累要命的时候,带着老婆孩子,泡上2、3周,然后就能彻底恢复过来,神清气爽,精力满格。
从费用上来说国内精品酒店有些贵,但国外,特别是东南亚很多地方,费用并不贵。就是自己租个别墅,也没贵到哪去。
要是非热门时段,利用积分或者各种优惠活动,有时很便宜甚至跟普通商务酒店差不多,但对普通人难度会高一些。
2、隐世闭关
20多年前在读比尔盖茨传记的时候,注意到他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习惯,不管工作再忙,每年都会留2-3周时间,自己去一个偏远的小木屋里,自己独自一人待上几周。周围没有人烟,没有网络,没有通信方式。
用这几周时间阅读、思考、学习和确定公司的未来路线,当时对这个习惯印象深刻。后来也找了机会去尝试几次,效果很不错,但还没有形成固定习惯。
后来发现很多大佬都有类似的习惯,每年给自己一个独处时间通过几周时间来放松和思考。
找到一个没有网络、交通不便的地方待上一段时间,每天无非就是阅读、思考、写作和思考,最初1、2天有些不适应,但很快就会习惯。心能慢慢静下来,去思考一些重大选择或者平时忽略的问题。每天静坐、冥想,做些运动,几天之后就能放松下来。
当你什么都不用担心,也不用考虑,没有人来打扰你,很容易就能放松下来。大都是一些偏远的寺庙、道观、林场深处、山里,偏远农村、海岛,费用不高,满足吃住基本要求就行。
有些寺庙、道观会有静坐、禅修的活动可以参加,从3天到一个月不等,在参与时要上交出所有电子产品和零食的,每天打坐听课,但这种跟闭关还不是一回事,没有个人闭关独处效果好。
认识一些朋友,有时就会这么做,比如作家写书、写剧本时,用这种方式,效果非常不错。
还有一个朋友,他所在团队都是通过网络协作,有一年他们去泰国清迈找个偏一点的地方,租个别墅,一起办公了一个月,感觉也非常不错。
前几年有民宿有这种房屋出租,还有朋友做过一个项目,7、8个人去一个没有网络的山里,风景不错,一起待上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