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邦邦|养老新职业引来年轻人 90后花式服务“90后”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积极应对上升为国家战略,传统养老行业正在加快转型升级,这使得养老服务新需求不断涌现,如“老人助浴师”、“老人陪诊员”、“健康照护师”等新职业。此外,智能化养老也逐渐成熟,养老设备也变得更加先进。近日,记者对养老服务行业进行了调查,发现该行业正朝着专业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而且日趋多元的需求对养老行业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同时,这些新职业的出现也为养老行业的从业者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选择。

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年轻力量不断涌入
“小慧呀,家里水管修好了,我来跟你说一声。”
“好嘞,徐奶奶,有什么事您随时找我。”
……
在北京东城区和平里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尹宇慧,这个1992年出生的山东威海姑娘,拥有超过500位爷爷奶奶。这些老人中,不少人的年龄已经超过了90岁。身为老人们疼爱的孙女和他们的生活管家,尹宇慧的工作既繁琐又繁重,从生病陪诊、一日三餐的安排,到买纸尿裤、预约理发等等。然而,她总是能够记住每个老人的名字和基本情况,这使得她的工作如此成功。
对于90后给“90后”养老的问题,尹宇慧也有自己的看法。她认为,由于他们曾经年轻过,而自己却没有老过,所以需要很强的共情心。有时,需要从老人的视角去看待问题,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进行日间照料独居老人时,尹宇慧也经历过不断克服障碍的历程,从忍着气味帮老人清理排泄物、换洗衣物,到慢慢习惯、徒手操作,她从不戴口罩和手套,以尊重老人,让他们觉得自己没有被嫌弃。
在驿站里,有8位照护专员,其中7位都是养老相关专业的90后甚至00后。1999年出生的刘蕊,就是从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毕业后来到驿站工作的。她深知养老行业的前景,也看到了自己的成长与获得感。虽然工作辛苦琐碎,但与年长者的相处,让她感受到了他们的人生阅历和人生观的珍贵。一次照顾一位奶奶用餐时,奶奶突然问她是否还没吃饭,这让刘蕊感动不已。

用工需求仍有缺口
T字杖选择方法、拐杖的使用方法……在某家家政公司的养老护理培训教室,53岁的河南人齐贵云认真记着笔记,通过岗前培训后才能上岗。尽管养老护理员在整体家政行业中的薪资并不高,难以吸引年轻人的留存,但现在一线照护岗位的主要力量仍然是45岁至55岁的中年群体,因此养老护理员的需求存在巨大的缺口。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的一份关于健康照护师就业景气现状的报告,2020年全国健康照护领域从业人员调查显示,46岁以上人员占比最高,达到了53%。
养老服务行业在社会中的认可度不高,这导致许多年轻人一直处于犹豫不决的状态。不过,如果你真的对养老服务行业感兴趣,或者已经加入到这个行业,不妨多坚持一段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发现这个行业真的可以让你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自己。
为了满足不断多样化的养老需求,尹凯宇不仅提供了基础的养老服务培训课程,还加入了日式介护的内容,以提高一线工作人员对养老服务的认知,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照顾老年人。

服务项目日益精细
“奶奶,给您测好血压了,我现在给您擦脸。”近日,北京石景山区长护险试点护理服务技能大赛现场,雷小精凭借过硬的专业技能和细致的服务态度,夺得第一名。
“和以前相比,现在更偏重‘护理’,而且服务项目划分地越来越细了。”今年48岁的雷小精来自河南周口商水县,从业十余年的她见证了养老护理服务种类从单一变得多样化,专业化水准也越来越高。
以雷小精目前负责的长护险专项服务为例,要为老人提供包括擦浴、鼻饲护理、预防压疮指导、良肢位摆放、翻身训练、监测生命体征等在内的服务达32项。这两年,助浴师这一新职业变得越来越受欢迎,雷小精也决定加入其中。这个职业不仅为她带来了额外的收入,还赢得了更多的认可。她了解到,为老人洗澡需要许多技巧和专业知识,包括监测生命体征、判断是否适合洗澡以及正确的洗浴方式和步骤。
雷小精的工作经验使她能够感受到人们对养老服务的观念正在改变。以前,人们普遍认为养老就是“伺候”老人,而现在,她的身份从一个保姆或小时工转变为专业的养老护理人员,这体现了职业的进步和认知的提升。
有一次,雷小精为一位80多岁的失能老人提供上门助浴服务。一开始,奶奶很抗拒,但雷小精耐心鼓励她,轻轻为她擦洗、清理身体。虽然奶奶不能说话,但是雷小精从她的眼神中看到了感激和喜悦。这一刻,她为老人带来了温暖,同时也被老人的目光所温暖。
与此同时,与雷小精在同一公司的养老管家高莉也注意到了这一行业的变化。她指出,专业的养老服务不仅仅是简单的洗衣、做饭、打扫卫生,而是能够真正为老人及其家庭提供帮助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