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学姐干货 | 注重基础的同时对知识点灵活运用—湖南师范大学广播电视

2021-01-28 17:55 作者:鱼小硕专业课  | 我要投稿

Hello!

学弟学妹们大家好!

我是你们的小影学姐

今天来给大家分享

湖南师范大学 广播电视专业

备考经验帖干货! 



学姐/学长信息 /Profile/

小影学姐

专业方向:戏剧与影视学  广播电视艺术方向 

本科广播电视编导跨考高分上岸!



我为什么想读研

1、 热爱学术科研,想要在专业领域深耕,学习更多的知识,未来深造留在高校。

2、 名校情结。想要弥补自己高考的遗憾,考取更好的学校,大多是想冲击名校。

3、 提升学历,拥有更高学历后在就业市场更具优势,更有可能找到理想的工作。



选择合适的专业和院校

不管是选择专业还是学校,前提是要看你考研的需求。

如果你仅仅是为了一个硕士研究生的学历为了工作需求(例,有些家长可以帮忙安排工作,但需要一个研究生学历),那么这时选择专业和学校就可以选择一些比较冷门的,这样就会比较有把握可以考上。

当然,大多数同学都不是这种情况,那么剩下的同学该如何选择专业和学校呢?

首先,你所选的专业一般都是自己的本专业,第一,你对这个专业比较感兴趣,第二,这个专业你有一定的基础,相对于跨专业的同学来说更容易考上,若是跨专业的同学建议选择和自己本专业相近的专业,作为文科生最好选择文科类的专业,若是选理工科考上的几率比较小,有些专业性质比较强的专业还会对本科专业有限制。

广播电视这一专业就是一个比较好的专业,他不限制你的本科专业,而且根据往年的经验来说它是跨考成功率比较高的湖师大每届都有跨专业进来的 学生,有些甚至本科还是理工科专业的而学校的话就需要在自己的意向学校中选取“最高性价比”(最有可能考上)的那一个。

总的来说,专业及院校选择上的难易程度从小到大依次为:本专业本校<本校跨专业<本专业跨校 <跨校跨专业

这些信息都可以在研招网和院校官网上查找。


初试

复习时间线安排

● 整体复习规划 ●

基础复习阶段(开始——21年8月)

这一阶段的重点要放在公共课上,但专业课也不可忽视,不论是否跨专业都需要开始了解专业课内容。

跨专业的考生一定要提早学习指定参考书,要先理解书中的专业内容,对涉及到的各类知识进行地毯式的复习,夯实基础,然后在此基础上找到书中各内容的逻辑联系,训练思维,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模型。

本专业的考生则需在抓好专业课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学习指定参考书,最好整体上将书的内容过1-2轮,为下一阶段做好准备。


巩固提高阶段(21年9月——21年11月)

本阶段,考生要将更多的时间放在专业课上。

考生要对指定参考书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分清重难点,对重难点基本掌握,并完成参考书配有的习题训练。做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

同时,在这阶段进行参考书的复习时,也要关注当下的时事,将书中的理论和具体案例进行结合。


冲刺阶段(20年12月–考前)

总结所有重点知识点,包括重点概念、理论和模型等,查漏补缺,回归教材。温习专业课笔记和历年真题,做专业课模拟试题。调整心态,保持状态,积极应考。

同时在这一阶段的后半期还有一个押题阶段,这一阶段学姐会根据历年真题找出出题规律进行押题,这一阶段不仅可检验考生专业课的掌握情况,查漏补缺,且较高的押题率更有助于考生在正式考试时取得高分。



关于复习时间线的小建议

1、每天最好保证高效学习时间8—10小时,时间不宜过短也不宜过长。

2、每天的时间最好能做详细划分,并尽量按照这个时间来学习。

3、整体的时间线可大致参考以上给出的来进行,但每位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公共课、专业课备考建议


首先是公共课和专业课复习的整体和每天具体的时间线要把握好,前期更多时间放在公共课上,每天复习时若是公共课学习时间过长产生疲劳,这时可稍微休息片刻后,转换为复习专业课,可缓解疲劳,也不浪费时间,增强学习的效率。



专业课


(1)727∶《广播电视概论》+《中国电视艺术发展史教程》

在讲述四本书的最开始,我给大家先说一个我自己的复习习惯,就是我在复习期间贯穿始终在做一件事——背自己做的思维导图(这个你们自己根据自身情况整理~),这个思维导图最好可以在基础复习阶段就整理出来,一般来说,只要考生们将四本参考书过完两遍后就可以整理出来。


思维导图,我前后不记得背了多少遍,最后需要背到什么程度呢,就是别人提说哪本书第几章,可以全部默下来的程度。其实达到这个并不难,也就四本书。


首先,《广播电视概论》这本书的内容比较多,老师考察的也比较细,比如在去年的名词解释里考察了受众调查机械计量法这一个比较冷门的考点不过也从侧面反映了师大的导师,虽然只选择了四本参考书目,但是对这四本书而言,是希望考生全部掌握好,而不是只了解一个大概。


在简答题上,近两三年的考题,可以发现,除了常规书上有逻辑框架的的题目之外,老师会进行延展性的出题。比如在前年出了一道分析我国的广播电视制度的简答题,而这个内容在书本只是作为名词解释出现的。因此,我们在背书的时候,不仅要背更是要理解。


在论述题上,考察的就不仅仅是对书本知识的理解,老师在出题上还体现了对扩展知识的考察,比如论述题“广播电视主持人应具备哪些素养,谈谈现如今网络主播存在的问题,并谈谈如何打造一位优秀的主播”,题目的前半部分是书本知识,但是后半部分就是考察考生对于现如今主播的人生与思考,不同考生的能力与知识面,高下立见。


《中国电视艺术发展史教程》这本书,虽然没有考察过某一类电视艺术样式的发展的时间线类题目,但是在时间流变中出现的许多细小的知识点,却是老师考察的最爱。比如在电视综艺节目里,考察了真人秀节目《老大哥》的名词解释,如果不是真正的看过书本,很难作答。这本书的简答和论述和广概一样,都是要求理解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扩展。这种扩展,其实并不难,更多的考察考生的逻辑,思维和组织答案的能力,只要在平时多看一些相关的公众号,并做一些相关的练习,就可以了~最重要的还是把书本掌握透!


(2) 887:《视听语言》+《艺术学概论》

首先是《视听语言》这本书,这本书很薄,在内容上也有许多影视例子,背起来应该是很快很轻松的。我们通过真题可以知道,这两本书,在答题上,都会要求结合具体的例子进行作答。


因此背下书,上相关的例子,非常重要且必要。并且,这本书在延伸考察上,应该是四本书最多的,这涉及到考生平时的知识面与观影积累。比如去年考察了主旋律电影的视听语言分析,如果平时没有观看过相关的电影很难作答。又比如考察了作者电影, 作者电影在书本上出现过但并没有详细论述,这也是要求在背诵这本书时,遇到不熟悉的词,要及时的弄懂,搞清楚。


《艺术学概论》这本书,虽然比较厚,但是作为一本大学教材,这本书的难度其实是非常小的。而老师在去年用这本书替换之前的一本教材的原因也非常简单,就是这本书的知识点多,方便出题目。所以在这本书的复习上,只要好好掌握书本知识就可以了~


总的来说,师大考试的内容基本都来自于这四本书,在此基础上再结合时事热点、当下的电视节目、影视作品等,当然,这些拓展的也不难,只要考生平时稍加关注积累就可,最主要的还是这四本书,建议最好能背上个8—10遍。


其他建议

首先是信息的搜集上,信息搜集的渠道很多,最好最可靠的我推荐三个,一是大家都知道的研招网,第二个是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官网),师大的研究生考试相关信息都可以在上面找到,第三个是师大的新闻与传播学院(官网),其他的一些渠道考生可关注一些影视分析类的公众号,这些公众号会有最新的影视作品及对作品的分析。
第二是初试阶段的资料选择问题。除了师大的参考书(十分重要)外,还要有历年真题和学长学姐的专业课笔记,前两个基本所有考生都会准备,但是专业课笔记实际上并不能忽视,师大参考书虽说只有四本,但是学校考察的还是很细的,有些同学尤其是跨专业的不要说在这么多内容中整理中合适的笔记(当然,有些考生可以自己整理出,但是会耗费过多时间),甚至连内容都不理解,这时学长学姐的笔记就很重要了,考生也可在这些笔记的基础上修改完善整理出新的笔记。
第三是复习时间。考研是一个“持久战”,要规划好每天的学习时间我不太赞同那种一天学12、13个小时的学习状态,这种高强度的状态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一直保持到考试的,并且维持这样的状态,也需要强大的心理和生理。(如果你觉得你可以处理好时间和心态,那就没问题)我比较建议的是每天10个小时左右的高效学习时间,其他时间就用来好好休息。
然后是心态的调节。不可否认的是在备考期间的每一个阶段,考生们都会出现一些担忧、焦虑、害怕自己考不上等心态问题,这是很正常的,但这是你应该想想其实大多数考生都和自己差不多的水平(师大每年都有大批二本考上的学生)自己应该做的不是去担忧这些,而应该把更多心思放在专业课的学习上,当你掌握了这些专业课内容时,就不会再担忧,因此,复习好参考书,掌握好专业知识是调节心态的最好方式,而如果你实在是调节不了时,则可和朋友同学进行交流倾诉,或是选择自己适合的排解压力的方式尽快调整心态,投入到专业课的学习中。
最后分析近几年的真题我们可以发现,师大的考试越来越注重在兼顾基础的同时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此时你要明白命题老师的心理,简单点说老师们想要挑选的是逻辑清晰有积淀的学生。


学姐干货 | 注重基础的同时对知识点灵活运用—湖南师范大学广播电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