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快建设平陆运河 促进区域互联互通
新华社南宁8月26日电 走进平陆运河集团展厅,巨幅屏幕的“数字孪生运河”系统映入眼帘,工作人员打开系统,每个标段的施工情况清晰可见,数据均由现场监测设备实时回传而来。
实体工程现场,炎炎烈日下,各标段施工紧锣密鼓地进行,江面上抓斗船忙着疏浚河道作业,山间挖掘机、装卸车高效掏挖、运载着土石方。
工程概算约727亿元的平陆运河项目,位于中国南疆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始于南宁横州市西津库区平塘江口,经钦州灵山县陆屋镇沿钦江进入北部湾,全长约134.2公里。
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平陆运河贯通西江干流与北部湾国际枢纽海港,建成后将成为中国西南地区运距最短、最经济、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广西有江临海,但过去江海不能直接通航。去年8月28日,平陆运河正式开工建设,拉开了这个通江达海重大工程的建设序幕。
据介绍,运河全线按内河I级航道标准建设,可通航5000吨级船舶。项目开发任务以发展航运为主,结合供水、灌溉、防洪、改善水生态环境等,工期52个月,计划2026年年底建成通航。
开工一年来,平陆运河建设快速推进,累计完成土石方开挖逾5000万立方米,累计完成形象投资近150亿元。
运河途经之处,有山地,也有险滩,起终点江海之间的水位落差约65米。为了保护货船顺利出海,项目需要建设梯级枢纽,把运河航道分成3个阶梯。“这些枢纽是平陆运河建设难度最大的节点工程,如今马道、企石、青年3座梯级枢纽工程已经全面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平陆运河集团工程管理部部长何俊辉说。
北部湾港是中国西南地区面向东盟经贸往来的便捷出海口,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常年往返于此,促进中国与东盟的贸易。
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广西北部湾港作为面向东盟门户港的优势进一步强化,目前已开通至东盟航线36条,基本覆盖东南亚主要港口,还陆续新开多条集装箱航线,大力促进与越南、日本、泰国等国的集装箱班轮往来。
“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平陆运河与北部湾港构成通江达海水运新通道。西南地区货物经平陆运河出海较经广州港出海缩短内河航程560公里以上。”平陆运河集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韦德鉴说,平陆运河将进一步推动西南地区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完善区域综合交通网络,优化西南地区货运出海格局。
平陆运河还要成为一条活力经济带。运河经济带规划核心区包括南宁、钦州、北海、防城港、贵港等5个市,联动融合9个市。到2035年,规划核心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65万亿元左右。
南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贺大州表示,平陆运河将大海“送给”南宁,把南宁“推向”滨海,项目建设对重塑南宁城市空间格局,大力发展向海经济、优化交通物流组织、推动“南宁渠道”提质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钦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自荣表示,运河建成后将进一步促进沿线及周边区域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对接,推动钦州港临港产业向平陆运河沿线布局延伸,加快打造绿色石化、新能源材料、制造装备等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集群,逐步构建面向东盟的优势跨境产业链。
据平陆运河集团方面介绍,平陆运河将带动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资源优势加速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促进“东盟地区—北部湾经济区—成渝经济区—粤港澳大湾区”跨境跨区域产业链供应链构建。
“平陆运河直接开辟广西内陆及中国西南、西北地区运距最短、最经济最便捷的出海通道,远期与正在研究论证的湘桂运河衔接,纵向贯通长江、珠江及北部湾,更好服务西南、中南地区向南入海直达东盟。”广西社科院东南亚研究所副所长雷小华说。(记者:徐海涛、朱丽莉、赵欢、田子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