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基金徐彦:无法用我们的认知试图挑战的人
寒武纪作为今年最强牛股,年内上涨260.7%(2023/04/17)。
而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最新的数据,截至2022年底,徐彦管理的两只基金是持有寒武纪最多的两只主动权益基金。
我有幸,近半年里一共跟大成基金的徐彦沟通了3 次!
第一次,我作为主要调研嘉宾,赤裸裸的接受了大成基金徐彦对我造成的精神冲击,那一刻我有点害怕,难道权益基金经理都是这样的?第二次是参加天天基金的调研,看着天天的伙伴一样被大成基金徐彦的知识子弹抨击,我居然暗自窃喜;第三次,我坐在徐彦面前第四排的位置,我透过前面人头的间隙打量着这位睿智的“大师”,我渐渐地,突然肃然起敬。
所以,我决定,我一定要提笔,写一写徐彦,这位哲学家,大师或者“物理大家”。
在南山希尔顿酒店的2 号厅,当徐老师走进来的时候,我看到了朋友一哥们的眼睛发着光,我知道他在期待什么,他此刻正准备从这位一身学术味的基金经理口中,了解他是怎么做到年化16%,他是怎么做到对投资组合的均衡发挥得如此通透。
当我后面看到他提问以后垂头丧气的样子时,我知道我自己今晚的决定有多明智。
当晚交流的,有刘旭总,齐炜中总和徐彦总。
伙伴笑我:还去徐彦那?
我要去,我当然去。我还是想进一步了解这位大师,为何如此豁达,但我当晚最明智的决定还是:我一定不要提问,我就看别人提问,然后,安静的听徐老师叨叨,因为我发现,他是愿意分享的,就是不愿意直接正面回答你,他有自己的交流方式,他喜欢自己的这套交流方式,聊的很远,不着边际,然后其中用一句话回到你的问题,如果你在他的节奏里走神了,那你就会发现,怎么什么都没听到。
他也有很强的分享欲,刘旭在9点就让听众意犹未尽的结束了,但徐老师的交流,持续到10点,后面私下跟几个人聊到10点半,最后有人看到他自己一个人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很多的细节透露着他并没有藏着,也不会端着,他是真的在做分享。第三次交流他给我的感觉,真的是就是一位老师,总想打开你的视野,总想撬开你的格局。
“徐老师,您一般最喜欢跟后辈讲什么道理”,这也是我当晚非常非常想问的问题,但我没问,要不然我就不会有心情写下本文。
《不要用你的认知去挑战徐彦》,这是文章最初的标题,但这个标题可能略有挑衅意味,于是我改了一下字序,希望表达的,是我对他的敬佩之意。
1
学会看到问题本身,而不是问题的答案
每一次交流,徐老师总会要求提问者,把问题问得具体一点,越具体越好,而不要每次都问”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的问题,不具体,就不知道如何更直接的回答。于是他干脆就不回答了。我想这是徐老师想要分享给后辈的第一个道理。“投资中,如果你总是只考虑向上,或者向下,这就是一个二维的问题,当你在考虑为什么这个公司会上涨时,你甚至只看到了一半,而投资中,其实不管上涨还是下跌,他也是由多维的因素导致的,所以,看问题不要只看一半,要透过问题,去找原因”看得出来,徐老师是一位很喜欢科学的基金经理,他不管是季度报告,还是现场交流,经常也会举例一些科学家的事迹,并且他两次告诉我,经济学是来源于物理学。我经常发现,当我问出一个问题的时候,我常常渴望别人回馈的答案,与我想要的,往往是一个方向。这就变成了,我们总是为了这个答案去设计这个问题,尽管这个问题,有时候并没有什么意义。而在徐老师眼里,问题的答案并不重要,你问出这个问题,已经说明了,你在这个事情上面,本质上只能看到什么。所以,问题往往就是我们对这个事件认知的上限,然后希望通过别人的反馈,来加深我们对这个认知的判断。大成策略回报混合A的介绍页面中,是这样介绍徐彦的投资理念的:践行价值,回归本真。投资最重要的是回归本真,以判断企业价值为基础;它是其长期践行的投资理念,是基于对社会和时代的理解。徐老师读过非常多的书,据他介绍,他很爱看书,而且在他的分享中,他会时不时,抛出一些书籍上的观点,或者还会突然cue你,让你说出某某领域5个名人,或者谁谁写的5本书。参加了三次他的调研,我发现,越来越像是在大学上课。
2
自己认知内的必须做到极致
从2020年Q2开始,我们会发现,徐老师的基金,大幅降低了股票仓位,近两年,长期保持在65%附近,2021年年底,仓位甚至低于60%,随后在去年俄乌冲突带来的大跌中,加大了部分仓位,但2022年年报公布后,我们看到他又把仓位打到了60%附近。
这或许与大家认为的,今年中国经济积极复苏,应该加大权益仓位的配置理念大相径庭。
而徐老师也很实诚,他认为目前的经济,还并未达到可以加大仓位的水平,他认为目前的经济状况,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所以,他选择控制仓位。
在他的年报中,他对于经济的展望,亦如他目前对待基金的仓位一样。
第二,则是因为,他没有找到他想买的股票,“该买的已经买了,没有找到新的让我想买的企业,那就暂时等待。”
尽管他目前的仓位只有60%,但他的代表产品大成策略回报仍在今年获得了8.71%的收益率,并在近期,再创管理该基金以来的业绩新高。
尽管仓位不高,但就像他说的,这部分,是他认知内的结果,在自己的认知内就必须做到极致。
徐老师,他确实做到了。他直面遇到的问题,不跟风,不盲从,保持冷静,坚持自我。
大成基金徐彦2019年回到大成基金,大成策略回报在2019年的组合中,短暂出现过科技白马股的身影。如大华股份、海康威视,但他2020年3月接手之后,这些股都不见了,后面他买过神州数码,但对于科技股的投资力度,远没有本次年报这么大。
2023年3月30日,他披露了他管理基金的年报,年报显示,在去年科技股遭遇大底的时候,他逆向买入了寒武纪、汇顶科技、工业富联等等。
而寒武纪,则成了今年首屈一指的大牛股,工业富联也因为本身的上涨,进入了基金十大重仓股之列。
他在去年4季报中也同样提到,自己做了少许买卖,并贡献了少许超额收益。
3
对委托者负责
基金是信托的关系,管理好投资人委托的资产,应该是一个基金经理始终放在核心的要求。
在大成基金徐彦的21年22年的年报里,他就和每次调研的时候一样,想要告诉我们很多道理,想要试图与投资人妥协,但最后,他总是选择了自己做好自己该做的,并默默的做好本该属于投资者人的那一部分。
为了今天的文章,我试图去读他这两年的报告,试图去理解,这样一样很善于讲大道理却不善于与投资者吐露心声的基金经理,他真正的想法和他真正想要做的事业。
4
排名中上、回报尚可、波澜不惊
“排名中上、回报尚可、波澜不惊”这是徐老师对于自己管理基金的结果的总结。既没有兴奋也没有沮丧,虽然过去三年的 回报已经无法让人兴奋,但这样的复利未来将面临巨大挑战,这种挑战已经在我 21 年新管理的基 金上开始体现。过去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至少在我基金池里面的所有基金经理而言,或者我近半年关注的,交流过的基金经理中,徐老师已经是为数不多的让我非常敬佩的人。除了中间因为个人选择短暂离开了大成基金,(听说到另外一家研究所担任了研究组负责人),徐老师的管理生涯都与大成策略回报这只基金高度绑定。而他管理的其他产品中,不管是19年之前,还是19年之后,都保持高达两位数的年化回报水平。
他个人也是拿到过3座金牛奖。时间分别是2016年、2017年、2018年连续三年获奖。
同时,他的代表产品大成策略回报,凭借60%的股票仓位,今年以来,取得了8.71%的数据。更是在近期取得了净值新高的表现。
对于基金的分享,点到为止,因为让我写下本文的动力,并不是近期他管理的基金表现有多优异,而是近3次的交流中,他身上散发的那该死的学术魅力,真的会死死抓住求知者的内心。
如果有机会,希望大家都可以听到徐老师的交流,当然,第一次听你一定不会喜欢!
最后再爆料一下,徐老师是大成基金里面最不喜欢调研的基金经理,哈哈哈,但这并不妨碍他对企业价值的深度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