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错过了个很重要的日子——“文明吃人法的诞生”维也纳会议
1819年,6月9日,维也纳会议结束的日子,也是欧洲近代“文明外交的开始”
因为这场会议第一次把战败国(法国),请进了战胜国的舞台。
虽然对外说是西方文明的进步,但实际上大家都知道,与其榨干法国,让法国再诞生一位拿破仑,倒不如给法国一些小恩小惠开上倒车,让他放弃更大的利益。

这场“文明人的会议”,在奥地利举行,确立了欧洲“大国协调,小国牺牲”的分赃机制。
虽然这次会议有很多国家参加,但真正的实质讨论,是在奥地利帝国首相梅特涅的书房里,由普鲁士、英国、奥地利、俄罗斯、法国这五国代表讨论完成的。

而其他小国代表只能在无尽的宴会和赛马场上等待分配的结果,会议持续了一年,正事都是在书房里聊。而东道主为了安抚小国们的情绪,一年内准备了四百多场宴会,一千多匹马匹供外交官们娱乐。可以说一天三顿不是在庆祝和平,就是在歌颂文明和秩序。
最讽刺的是,维也纳会议的重要成果之一竟然是——“强调各国主权平等”
真不知道那些不允许参与讨论的小国代表们会怎么想

不过本次会议还是达成了很多“看上去很美”的会议成果

一是各国以法文字母决定座位,而不是以罗马教皇规定的君主与公爵座次表。
千万不要小看这项规定!当年法国和西班牙可是为了抢C位,引发过西班牙使团砍伤法国使团这种恶性事件的!

二是重新划分国土(虽然在某些地方并没有成功)
比如沙俄要吃下波兰(又是波兰)。正义的东道主奥地利强烈谴责了这种欧洲各国的日常行为。而沙皇给他的回复是
“和尚摸得我摸不得?”
“我有二十万部队在华沙,你来试试?”

三是规定了国际河流自由通航
这条其实不算面子工程,虽然如今我们在南海吃着“自由通航”的亏,但每当我们的人民海军穿越日本宫古海峡时,也是一样的反应。


经过此次调整后,这场大会一下子就成了一场“进步的大会、团结的大会”
各国代表手拉手肩并肩,消除了地位差异带来的隔阂,走向平等的康庄大道!
何其进步,何其美好,何其先进和文明!
至于现在很多公知都会拿这场会议对比当时愚昧的大清,以完成我们“低人一等”的论证。


从此“优雅的吃人”成了一门学问,直到一百年后,还是在东道主奥地利的土地上。
一个参加了一战的落魄画家,决定搞点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