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岁的查理·芒格还在持续精进,我们怎能停止自我更新?
今年北京时间2月25日凌晨2点,查理·芒格准时出现在其担任董事会主席的Daily Journal 股东大会召开的屏幕前,芒格与全球投资者交流近2小时,依然风趣、犀利;北京时间5月2日凌晨,芒格与巴菲特联手出席了2021年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东大会,在近4个小时的全球直播中,芒格依然金句频出。
已年届97岁的查理·芒格还在持续精进,我们怎能停止自我更新?
今天,全面收录这位投资思想家的人生传记与投资哲学、以及过去20年来芒格主要的公开演讲和媒体访谈的《穷查理宝典》全新增订本推出,在原有版之上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升级,修订页面超过50%。

《穷查理宝典》(全新增订本)
[美] 彼得·考夫曼 编 李继宏 等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21年8月
1
夹在内卷和躺平两股大潮中间
你,是不是真的想好了该怎么渡过自己的人生?
你可能会觉得惶惑,因为谁都只能活一次,谁也没有必然的把握预知自己的选择绝对正确。
幸运的是,你的人生只有一次,但在你之前,已经有很多的人生故事上演。如果你愿意仔细去寻找,就会发现,这些故事当中,肯定不缺少摈弃内卷和躺平两股大潮,自在过自己人生的例子。查理·芒格就是其中一位。

2
查理•芒格的人生“AB面”
查理•芒格老先生,今年已经97岁高龄,毕业于哈佛大学法学院,做过律所合伙人、投资过房地产,都成绩斐然。自1978年起,担任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2021年位列世界500强第10名)副主席,到今天为止,已经与赫赫有名的沃伦•巴菲特结成黄金搭档长达43年,共同成为伯克希尔•哈撒韦51年间19.2%年复合增长率的奇迹缔造者。据《2020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个人财富1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2亿元;2021年1月升至19亿美元)。育有8个子女,孙辈众多,儿孙满堂,家庭和美。
看完这样的人生历程,你可能会觉得,这么开挂的人生,可能不太适合自己这么普通的人来学习吧?这么想你就错了,老先生年轻的时候,可能过得还不如你!先后经历过草率结婚、蜗居、婚姻失败、长子夭折、一贫如洗等各种状况,他走到今天,全凭内心足够坚定,一直持续努力,没有被生活打倒。
3
《穷查理宝典》背后事
芒格先生在各种场合、反反复复想要告诉你的人生经验第一条,就是现在你要做的:找好榜样,为自己的人生定好参照系。
为了强调这一点的重要性,在好搭档巴菲特的提议下,老先生给浓缩了自己人生智慧的书,取了一个听起来有点怪怪的名字——《穷查理宝典》。为什么?为了致敬他的人生偶像本杰明•富兰克林。因富兰克林当年曾经编纂过一套年鉴,这套书的名字依照书中杜撰的人物“穷理查”,命名为了《穷理查年鉴》。

左边:原有版本 右边:2021全新增订本《穷查理宝典》
《穷理查年鉴》中收录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谚语名言,并有丰富的配图,于是查理•芒格的这本《穷查理年鉴》也仿照这种形式,文字长短相间,经典语句格外突出,配图和边注几乎每页都有,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有一长段时间可阅读时,可以静下心来慢慢看上一章两章,偶尔空闲翻翻,也能捕获智慧的一麟半爪。

整本书当中,引用富兰克林名言、轶事的地方比比皆是,芒格还号称自己就是“试图蹩脚地模仿富兰克林的生活”,其中一副配图里,更是藏着一段芒格先生的“追星”趣闻:他曾自掏腰包,订制了十几尊富兰克林的胸像,自己家里、办公室各放上一尊,剩下的送给亲朋好友,一同分享对富兰克林的热爱。这张照片,正是芒格与其中一尊富兰克林胸像的合影。

除了对头号偶像富兰克林的极致追随外,学习起其他伟人来,芒格也是毫不含糊,他建议大家去读“关于达尔文的一切”,还曾公开表示,自己“读过爱因斯坦的所有传记”,此外对于西塞罗、塞缪尔•约翰逊、迈门尼德、斯多葛派、亚当•斯密……等等他欣赏的人物,也都反复研读,生平、名言信手拈来。对于这样一种态度,以及实现的方式,书中也有很好的概括:
“我本人是个传记爱好者。我认为当你试图让人们学到有用的伟大概念时,最好是将这些概念和提出它们的伟人的生活与个性联系起来。我想你要是能够和亚当·斯密交朋友,那你的经济学肯定可以学得更好。和‘已逝的伟人’交朋友,这听起来很好玩,但如果你确实在生活中与那些有杰出思想的已逝的伟人成为朋友,那么我认为你会过上更好的生活,得到更好的教育。这种方法比简单地给出一些基本概念好得多。”

4
芒格的普世智慧
《穷查理宝典》里收录了查理•芒格过去20年来芒格主要的公开演讲和媒体访谈,其中揭示了他不吝分享的秘诀:想要获得成功,不论是投资选股,还是当律师,或其他事情,很有必要拥有一种“灵丹妙药”——普世智慧。
为什么是普世智慧?因为是要真正能理解现实中万事万物的。而“如果你们只是记得一些孤立的事物,试图把它们硬凑起来,那么你们无法真正地理解任何东西。”
怎么才能拥有呢?这就需要在头脑里形成多元思维模型,注意,必须是多元的,“因为如果你只能使用一两个,研究人性的心理学表明,你将会扭曲现实,直到它符合你的思维模型,或者至少到你认为它符合你的模型为止。”这时候你就会变成芒格所说的“铁锤人”,即“在手里拿着铁锤的人看来,每个问题都像钉子。”或者用芒格的另一个比喻,你就成了踢屁股比赛当中的独腿人,仅靠一条腿站立,根本没有进攻的“武器”,注定赢不了。

至于这个模型到底应该怎么多元,芒格说,大概需要100种,这其中包括:数学里面的复利原理、排列组合原理、决策树原理;会计学的复式簿记;工程思维;生物学里的进化论;芒格亲自替你总结好的25种误判心理……概而言之,“你必须知道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并经常使用它们 ——要全部都用上,而不是只用几种。”一旦你集齐所有,并能正确运用,恭喜你,就可能迎来芒格特意为你“定制”的LOLLAPALOOZA效应,如同找到开悟点,一时间众妙汇集,世界豁然开朗。

还有好几种思维方式,也会有利于你更好、更快地磨炼出现实思维。比如逆向思考、比如检查清单,书中都辅以实例、比喻进行说明,很是生动。芒格喜欢收集“伟人朋友”的成功故事,也喜欢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失败故事,以及正反两方面的商业案例。这些故事,以及来自他人或者他自己写就的名言警句,像闪光的珍珠一样,散落在书中各处,反映出来的,正是查理•芒格自己多年来构筑起的多元思维模型底蕴。正如本书主编彼得•考夫曼所说:
“贯穿全书的是芒格展示出来的聪慧、机智、价值观和深不可测的修辞天赋。他拥有百科全书般的知识,所以从古代的雄辩家到18、19世纪的欧洲文豪,再到当代的流行文化偶像,这些人的名言他都能信手拈来。其他人哪会让德摩斯梯尼、西塞罗和约翰尼·卡森平起平坐,或者将当今的投资经理和尼采、伽利略、“踢屁股比赛中的独腿人”相提并论呢?或者让本杰明·富兰克林和伯尼·康非德进行普世智慧竞赛?”

芒格人生智慧最后一条,坚持去学,坚持去做,才有结果。
这条看起来实在太像老生常谈,但重要的事要换着法子说多少遍,你才能真正记住、去做呢?芒格说:
“得到系统的常(非常)识——非常基础的知识——是一种威力巨大的工具。”之所以是常识,是早已证明有用的,之所以是非常识,是因为太多人没能真正理解和运用。

和书中众多其他常识(非常识)一道,他在反复强调:
“如果你每天早上起来,都能继续坚持自律,坚持学习,那结果就会令人惊叹,结果就会非常棒。”
“我这辈子从来没有见过哪个有智慧的人不是每天都读书,一个都有没有。巴菲特和我的阅读量可能会让你惊讶。”
“每天起床的时候,争取变得比昨天更聪明一点。认真和出色地完成你的任务,慢慢的,你会有所进步,但这种进步不一定很快。但你这样能为快速进步打好基础……每天慢慢向前挪一步。到最后——如果你足够长寿的话——像大多数人那样,你将会得到你应得的东西。”
查理•芒格出生在1924年,长长的一生当中,他已经经历过大萧条、石油危机、金融风暴、互联网泡沫等等经济周期的起落,以及众多行业、企业的兴衰,阅历让他知道,有很多的时代潮流一直在此消彼长,内卷、躺平也无非如此,但借用巴菲特的话来说,只有拥有内部计分牌的人,才能不受潮流、趋势的左右,专注在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上。而怎样才能拥有内部计分牌,拥有坚定的内心?——好的榜样、充实的头脑,以及,最重要的,让这一切发生的行动力。

毕竟,无论是书,还是人生,没有亲身经历过,哪来的真相?哪来的结果?
97岁的查理•芒格还在不断学习、精进,我们怎么能够停止自我更新?点击下图跳转链接,为你迎来人生的高光时刻助力!



写在最后
阅读从来都不必是什么高格调的事情
更不需要什么仪式感加成
在汲取观点、故事之后
你也许会有想要诉说和表达的欲望
欢迎进群分享你的读书笔记、疑惑
这里有一群热爱阅读的终身学习者
我们不替你定义好书,但会推荐
不限制笔记形式,但希望有思考
如果你在某天的阅读之后,有话想说
我愿意做你的读者
后台回复:读书
就可以得到进群入口
给自己一个读书的理由
共创一个读书的好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