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据法专家表示,控制AIGC工具目前是不可能的
(环球网综合报道】4月12日,中国的互联网监管机构正在寻求控制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模式。但据一位中国数据法专家称,目前是不可能的,因为传递过程是智能和随机的。
华东政法大学数据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高富平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语言模型触及个人和公众的利益,因此在AIGC模型到达用户之前建立对它们的控制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中国最新规定的重点。
中国网络空间管理局昨天发布了《AIGC服务管理办法》草案,以规范类似ChatGPT产品可能出现的安全和道德问题。该监督机构将在5月10日前接受意见。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教授吴沈括对《环球时报》说,《办法》草案根据技术发展和应用趋势的迅猛步伐迅速公布,显示了中国对数字环境的成熟、敏捷和高效的监管。
办法》对AIGC服务商的准入、算法设计、训练数据选择、内容模型以及用户的真实姓名、个人隐私、商业秘密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草案显示,中国将继续支持人工智能算法和基础框架技术的自主创新和国际合作,并将鼓励企业优先使用安全可靠的软件、工具、计算和数据资源。
吴建民指出,该草案对中国AIGC的监管有三个方面。第一是利用法律法规规定的制度和机制。第二是强调预防、应对和管理风险的基本内容,第三是突出生态化和程序化的监管方式,特别是对科技应用全生命周期的多层次监管,吴晓灵指出。
根据该草案,AIGC供应商必须将其产品和服务提交给中国的互联网监督机构进行安全评估、注册、更改或取消算法,然后再向公众发布。
草案显示,AIGC制作的内容必须是真实和准确的,必须采取措施避免任何虚假信息。通过使用AIGC提供文本、图像和语音生成服务的机构或个人将对这些模型产生的内容负责。
并非所有国家都在拥抱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意大利数据保护局于3月31日宣布对美国创业公司OpenAI的ChatGPT实施临时禁令,成为第一个限制该服务的国家。此后,其他欧洲国家纷纷效仿,开始制定监管措施。美国政府也在审查是否有必要对ChatGPT和其他AI工具进行调查。
编辑:马丁-卡迪耶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