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少安:农村青年的“驾车人”之路
今日整理旧文档时,意外发现一读后感,重读后我才感觉当时我的文笔多么差劲。现放出来博大家一乐[doge]^2

在《平凡的世界》中,令我最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孙少安。每每想到孙少安,我的脑海总会浮现出一个赶着牛车,舞着鞭子的一个农村青年的形象,而这也正是作者路遥给孙少安的人物设定。孙少安每每遇到人生困境时总会用自己心中的“驾车人”这一形象激励自己继续走下去。而孙少安在心里也认定了自己这“驾车人”的身份。
他是一个领路人,在家里是这样,在生产队、在双水村也依旧是这样。不必做过多的追捧,也不必做太多无意义的事情,什么“天生我材必有用”,什么“不甘于命运的人才是真正的人”,这些都不必说,只要做好自己,一直照样走就是了。
孙少安在小学毕业后他就放弃了继续读书的机会。转而回到双水村帮助自己的老父亲务农,并借此机会帮助了自己的弟弟孙少平读完了高中,在此之后又和孙少平帮助妹妹读完了大学。
他在自己十六七岁时就把自己牢牢地定位在了驾车人这个位置上。他为了集体积极奉献,任劳任怨。他对父母的亲情是犹如钢铁般牢靠的,当他分家时,痛苦和煎熬无时无刻不在折磨他的心灵,但最终秀莲还是理解了他,转而希望将这个破碎的家庭重新组建起来。只可惜造化弄人,在小两口的日子日渐红火时,秀莲却不幸患上了肺癌。
孙少安和秀莲完全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像孙少安这样的青年在农村可谓是出类拔萃的存在,他虽然仅有小学学历,但并不代表他很差,相反,他是以全县第三名考上初中的,只可惜家里拮据的生活逼得他不得不选择回家务农。他是名副其实的一把手,无论是体力活还是经营管理,他都是名副其实的一把手。
而秀莲,她和孙少安实际上是一样的人,她识大体,顾大局,同样热爱劳动,同样任劳任怨,他们本就相通,虽然她是由孙少安的二爸二妈介绍的,但自他们相见的那一刻起,一切便都注定了。他们相互吸引,相互爱慕,直至两者结合。他们两者之间没有太多的浪漫,有的只是纯粹的爱。他们之间爱的是如此的深沉而热烈,这种爱深深扎根于那生活的土壤之中,这是一种互补的爱,它犹如泰戈尔的诗句一般美好。
在秀莲病倒之后,孙少安必将开启他人生的第三篇章,如果说前两篇的奋斗与抗争是一场命运的交响乐,那第三篇章一定是充满了憧憬的田园交响乐。希望上天能对这位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人加以厚待,让他的生活愈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