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不好,我到底是抑郁?焦虑?还是躁郁?
你是否也常感到心情不好、觉得烦闷,但又说不出到底是什么样的情绪在困扰着你?
现代人工作压力大,忙碌的生活让自己常常已经陷入抑郁、焦虑的症状而不自知。
到底困扰你的是抑郁、焦虑还是躁郁?有什么样的症状,代表你可能要去看医生了呢?

抑郁、焦虑、躁郁怎么分?
心理专家荣新奇教授表示,抑郁、焦虑、躁郁这三者在临床上的定义是很清楚的,焦虑症是一种害怕、担心、紧张或烦恼的情绪。与“正常焦虑”的区分在于,焦虑症状过于严重或时间持续太久,已与压力源所带来的压力不成比例,并明显影响生活,在医学上即可能为焦虑症。
焦虑症是一种属于相对慢性的疾病,以广.泛性焦虑症为例,显著的焦虑症状需维持半年以上,且焦虑的日子比不焦虑的日子多,再加上其他常见的焦虑症状,如失眠、烦躁不安、疲累、易怒等,即能诊断为广泛性焦虑症。
不治疗的情况下,长期焦虑症的患者也容易发展出抑郁症,且增加抗抑郁药物治疗顽固性的机会,或者是出现找不出原因的身体疼痛不适。

抑郁症和躁郁症则不同,拿抑郁症来说,要诊断抑郁症需抑郁相关的症状够多,且连续至少两个礼拜以上都受抑郁情绪影响,且抑郁情绪显著影响生活,就可以被定义为重度抑郁症发作;躁郁症(又称双极情绪疾患)则是只要曾经有躁狂发作,才可以诊断为第一型躁郁症。若出现连续四天以上的轻躁期发作(症状强度没躁期那么强,也不影响功能),加上曾有郁期发作,就可诊断为第二型躁郁症。
以症状区分,抑郁症有两个主要的判断指标:情绪低落、对事情失去兴趣,除此之外的其他症状还包括吃不下、睡不着、想法负面、无法下决定、反复出现死亡的念头或罪恶感等;躁郁症患者的情绪则会随躁期与郁期的出现,而导致情绪高高低低。一般来说“低”所占的发作时间比“高”来得长上许多,可能长达病程的一半,相对“高”可能只占整个病程的百分之五以下,两者间比例悬殊。
患者在躁期时会出现极度亢奋、充满活力与自信、话多、思绪跳跃、有想要做事、过度消费或从事性活动的持续冲动。严重则称为“躁狂”,躁狂患者可能会像关不住的狮子一样,需要急性住院治疗,也会过度地自我膨胀,把自己形容得像神一样;严重时亦可能与人沟通时完全文不对题。以上都是躁狂可能有的症状。

如果您看了上述的文字还有不懂的,可以在我们的公众号上回复焦虑症自测、抑郁症自测、双相自测来进行自我测试。
有过抑郁或焦虑经验的人可能都体会过,情绪常常是说来就来,亦并非许多人所想,只要乐观一点、不要想太多就好了。
如果调整心理状态暂时还无法达成,建议可以先从生活习惯下手,包括饮食、运动及睡眠,都有助于改善情绪。
饮食方面可以多食用富含色胺酸的食物,如牛奶、香蕉;运动则可以先从每周运动3次,每次30分钟,并达到每分钟心跳130下的目标开始;睡眠则建议维持固定作息,从晚上11点入睡至早上6点。
本文原创自荣新奇教授工作室,如需转载,请标明出处。预约催眠疗愈,可在公众号上了解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