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德大雪山古树茶
大雪山野生古茶树,是滇藏茶马古道上的珍贵的遗“茶”在大雪山的深沟壑里,生长着一颗颗野生古茶树,树龄均在千年以上,用它加工的茶,茶香独特,回味悠长,在历史上,这些野生古茶树就是滇藏茶马古道上的珍宝,给走镖落难的马帮人带来吉祥。

大雪山在临沧市永德县境内,和与它接壤的镇康县,是云南省产茶历史上久负盛名的茶区,又是云南省茶马古道上的重要茶站。在清代,清政府实行“废物利用”的茶马互市政策,在永德县的德党镇的茂易坝及镇康县的勐棒与勐稳之间设官茶市,在永德大雪山与镇康之间来回设私易茶市。由于大雪山盛产优质的茶叶,又有古老的茶树王和茶马古道的重镇,因此,这个地方就成为云南省历史上有名的茶马古道上的重要关隘和茶埠。
云南大叶种野生古茶树,一般生长在海拔2800米左右的高山上,在它的周围,与之相伴生长的植物有野生樟木、野生橄榄树、野生杨梅树、野生核桃及各种寄生植物等。大雪山野生古茶树生长在原始森林里,属于天然野生自然生长,不属人工种植。在大雪山的深沟壑里,还生长着一棵棵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树龄已在千年的野生茶树王。

由于大雪山野生古茶树数量稀少,且只采春茶,年产量不及常规茶园的茶叶产量,加之茶叶制作要求高、花费人工多、价格较贵、口味不同等因素,在历史上藏区所形成的茶马古道以川茶为主、川藏之间贸易以川茶为主、藏区饮用以普洱茶为主的漫长历史中,大雪山野生古茶并不被外界所知。至今,当地村民把大雪山的野生古茶摘下来背到附近的“背岩茶”价钱比“大叶茶”价钱高。由于当地村民把大雪山的野生古茶摘下来后,经过简单的加工就直接当散茶卖掉了。
大雪山野生古树茶的特点:干茶色泽棕黑油润,条索肥壮粗犷显毫,香气浓郁持久,汤色红黄明亮,滋味醇厚回甘悠长,叶底柔润黄绿匀齐。具有降低血脂、减肥、抑菌助消化、暖胃、生津、止渴、醒酒解毒等功效。可抑制体重,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及三酸甘油脂。刺激胰脏脂肪分解酵素的活性,减少胰岛素抵抗,减少血糖含量。唐代著名的茶学专家陆羽在《茶经》中记载:“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出此南山者上。”对云南这个“南方嘉木”的发祥地给予了“阳崖阴林,紫者上,笋者上,野者上”的高度评价。临沧市永德县大雪山乡是茶叶的原产地之一,是滇藏茶马古道上的第一个重镇,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素有“千年茶乡”之称。

大雪山野生古树与当地传统老树晒青毛茶相比,千亩古茶园中的勐底大雪山野生古树相对矮小,主干直径大部分只有碗口粗细,七八米高,枝叶也不茂盛。当地人称小叶“野茶”,为群体原始型野生茶树,属较原始古茶树种群落。而勐底大雪山野生古树普洱茶的条索较短细,汤色黄绿明亮,苦涩感很弱,回甘快且较甜。
专家认为,勐底大雪山野生古树普洱毛茶春茶产量较少,仅一二百吨;精制毛茶年可生产十吨左右。若存放三五年的勐底大雪山野生古树普洱毛茶与同级别其它普洱相比更加耐泡且更好喝。勐底大雪山野生古树普洱毛茶每公斤售价6000元至8000元,成品每公斤售价上万元,供不应求。

七象茶业起源于金庸《天龙八部》中,段誉遇见神仙姐姐的云南无量山,无量山为云岭山系,东临把边江,西靠澜沧江;七象的祖辈世代生活在无量山“双江畔”,依托滇藏茶马古道,以传统种茶、采茶、制茶、运茶(马帮汉子)、售茶的古法讨生活;茶,深深的融入了“无量山”族人的血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七象茶业,↓↓私老喵说茶,享茶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