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收益归零!
之前反复研究回测平衡型组合的业绩时
惊奇的发现,过去5年,A股主要指数基本是0收益

沪深300,上证50,上证指数,中证500,等主要指数,5年,都接近0收益。
真是惊掉了下巴!
------
前几天我连续写了2篇文章,揭露基民买主动基金大亏的惨状
第一篇是:集体暴雷!
即2020年规模暴增的巨无霸基金,最近2年集体巨亏,海量基民大亏。
第二篇是:顶流基金经理排队“跑路”!
林鹏、董承非、周应波、崔莹、赵诣、林森、袁芳... 相继出走
明星基金都有周期:崭露头角期→红利期→规模暴涨期→业绩拉跨期→跑路私募期
如果不是崭露头角期和红利期发掘买入,等规模暴涨期后知后觉追进去,就是狠狠的毒打。
于是就有朋友大喊,主动基金都是坑,只买指数基金!

我的乖乖!
指数基金更是大坑啊!
-----
(1)指数基金长期收益很差。
上面我们讲了,主要指数,近5年都是0收益。
长期持有赚不到钱。

(2)指数基金波动比主动基金还大
收益低就算了,波动还非常大。
看看各大指数的最大回撤,动辄40%左右。

波动大,绝不仅仅是体验差。
波动大,最最核心的问题是风险巨大。
为何,存银行存款所有人都是盈利的,因为没波动。
为何过去10年张坤年化收益20%,大部分人却不赚钱,因为波动巨大。
波动大,对于绝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


(3)指数基金还要预判市场
指数基金有很强的风格
上证50代表金融地产
沪深300代表核心资产
创业板代表新能源、医药、半导体等成长行业
中证500、中证1000代表中小盘
2017年,上证50大涨,整年被称为漂亮50行情,创业板连跌3年。
2019-2020年,典型的沪深300行情,核心资产大牛市。
2021年,迎来了创业板行情,创业板一骑绝尘。沪深300反而冲高后大跌。
买指数基金,需要预判市场风格。但预测市场,基本不可能。
长期持有不行,收益很差。
中间波动又大,很容易被带着追涨杀跌,亏上加亏
还要预判市场风格,赌大小。
乖乖,这是难上加难再加难啊!
------
买主动基金亏,
买指数基金更亏
那怎么才能赚钱?
(1)首先A股主动基金明显好于指数基金
近5年,主动基金平均年化收益10%左右。无论是收益,还是回撤,明显好于指数基金。

把时间拉长,主动基金其实是典型的牛长熊短,过去19年,年化收益14%。

(2)大多数人买主动基金亏钱,主要是波动太大。
典型就是2020年以来的明星基金
业绩好的时候海量的人追进去,然后是无底洞的跌
规模最大的兰兰,回撤49.5%;
规模第二的坤坤,回撤54.5%;
规模第三的春春,回撤46%;
规模第四的谢谢,回撤36%;
未上榜的菜菜,回撤更是高达55%
再说一遍
巨大波动=巨大风险
所以,基民赚钱的答案很明确了!
只要解决了主动基金的波动问题,其实就能获取比较不错的收益
如何解决波动
(1)大熊市抄底。对于波动巨大的基金,平时尽量不买,只在大熊市的末期上仓位。这样就能避免大跌,市场转好,往往能获取很不错的收益。
我们股票型组合目前就这个策略,其他时候忍着不动。2022年10月底,抄底了6份,市场转好,短时间内获得了20%左右的收益。
(2)绝对收益策略(平衡型组合)。说人话就是跌的少,回撤低,一直慢涨的基金。这类基金收益走势接近准固收。 非极端情况,一般回撤10%以内,很少亏。大多数人都容易赚到钱。
我们平衡型组合就是这个策略
2022年大熊市,截止2022年12月底,平衡型组合,盈利用户76%,雪球排名第二。

现在盈利用户已经达到了93%

平衡型组合,很有可能破解大多数基民亏钱的世纪难题!
对平衡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雪球鸡金或天天鸡金内sou"永动机平衡型“买入。
最后复盘一下今天的市场
今天大盘再次上探3300,不过依然无功,收盘微跌,两市成交近8100亿,超3000只个股下跌,北向净卖出21.5亿。

大盘虽然波澜不惊,板块却快速轮动,上演典型的电风扇行情,由于没有持续性,很难把握,大家不要追涨,容易两头挨打。
白酒板块:白酒今天小跌近1%。白酒前期大幅反弹后,估值已经得到修复,后期的上涨,需要业绩发力。
医药板块:全指医药小跌0.7%。目前医药板块估值偏低,但基本面的反转还有待观察。不过随着经济复苏,以及老龄化继续加快,医药需求增量比较确定,行业也有望逐步走出困境。
美股:昨晚美股小跌,标普500已是四连阴。主要是联储官员发表鹰派讲话,认为通胀压力依然较大,要继续加息至5.3%以后,再放慢加息速度。这意味着不仅降息会延后,而且利率终点更高,这对美股形成压制。
尽管加息被拉长,但不改此轮加息周期接近尾声的趋势,我们全球型组合预计下周三左右上线,趁着美股调整,我们正好积极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