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newal-Zone:城市更新「实践官」︱郑州CITY•大融城

打开www.RENEWAL-ZONE.com了解更多
站在中国城市商业演变的历史拐点,如今行业已真正进入“存量资管时代”。在此背景之下,全国一线、新一线及核心二线城市,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监管下,纷纷围绕“城市更新”开启一系列创新实践。
郑州CITY·大融城结合郑州的发展现状和地域特色,通过合理规划、高难度改建、前瞻性招商、颠覆式营销等一系列举措,大幅度提升郑州城市发展的品质,给“郑州吸引力”带来跨越式巨变。


改造前后对比
项目位于郑州市中心区域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二七商圈的核心位置,周边200米范围内,拥有1号线、2号线、3号线三条地铁、8个交通站点,53条公交线路环绕于此,公共交通可达郑州全市,商业辐射圈覆盖全城。
2005年,上海城市发展控股有限公司收购该项目并投入运营。2019年,基于市场需求变化,对项目进行大刀阔斧式改造。
改造完成后,CITY·大融城的日均客流预算3万,节假日5万左右,销售额预算5个亿,停车位300多个,就业岗位数据1000个,成为郑州商业经济增长的强有力引擎。

郑州CITY·大融城的前身为百盛购物广场(在此之前为汇龙城),2003年开门营业。2005年,上海城市发展控股有限公司收购该项目并投入运营。
新零售巨变时代,面对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电商及体验式购物中心的冲击,传统百货商场的商业模式、业态布局、购物环境等越来越难以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升级改造迫在眉睫。


改造前
从时代发展的角度来看,社会对城市更新有了新的需求:它不应该等同于简单的旧城改造,不仅仅停留在物质环境改善与审美的角度。现代城市更新追求的是全面的城市功能和活力再生,活化城市的社会与文化。
上海城市发展控股有限公司经过多轮市场调研和考察,与内外部专家反复进行思路的碰撞、打破、推倒和重构,在一轮轮的探讨和研究中,最终将郑州CITY·大融城的消费群体聚焦在35岁以内的青年群体,并从外立面形象、内部结构、品牌配置、营销推广等方面,进行颠覆式更新。

改造后

1. 重新定位:由传统百货商场定位“潮流时尚聚集地”
考虑到市场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方面的不断变化,中产阶级和千禧一代逐渐成为商业的“宠儿”。这类消费群体在消费过程中,更加注重消费品质、消费体验和个性化需求。在经过多轮市场调研和考察,郑州CITY·大融城将定位聚焦于18-35岁城市时尚潮流客群。
与此同时,郑州CITY·大融城结合项目所在地和城市的独有特质,与郑州商代遗址、二七纪念塔等郑州地标性景区共享旅游客群,同时覆盖郑州最具品质的都市居民,更肩负着填补郑州商业市场上“潮流时尚地标”这一产品空缺的重任。
2. 外立面升级、重塑郑州二七商圈新地标
因地制宜,郑州CITY·大融城的外立面设计汲取郑州“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灵感,形成如舞动般流畅顺滑的丝带作为建筑的主要造型元素;同时,丝带的交汇处又巧妙形成“眼睛”的形象,以"郑州之眼"——展望城市未来的独特寓意和极有辨识度的外立面重塑郑州二七商圈地标寓意。


外立面的正面采用全玻璃幕墙设计,敞亮大气;其余立面采用石材、铝板、百叶、装饰条连的幕墙材料,立面形态简约大气又多变。
每当夜幕降临时,具有漂浮感的“弧形丝带”赋予这座城市新的视觉元素;二七商圈也由此充满视觉冲击力,达成“吸睛”目的,进一步提升人气和租金。
3.楼层净高提升,打造商场品质感
改造团队创造性将中央空调的主机、风机盘管等向两边的商铺移动,为层高提升腾挪空间。改造后,商场的标准层从3.2m提升到3.8m,一层从3.5提升到4.25m。

层高的提升不仅可以打造品质感,更为对层高有高要求的业态创造进驻机会,也为后续商户更替创造可能性;同时,把中央空调安装在商铺里面,更便于商家根据自身业态自由调节空调的排风量、使用时间等。
4. 巧妙提升空间利用率,破除空间低效痛点
剪刀梯
设计团队充分利用楼层间高,降低公共楼梯间面积,减小楼梯间面宽。剪刀梯的设计,不仅没有减小楼层的承载量,还最大化避免了不必要的空间面积浪费;每层楼梯的两个下口之间距离更短,增加客流动线的舒适性。

空中篮球场
区别于普通商场从一楼到顶楼做一个大挑空的传统设计,郑州CITY·大融城在六楼中庭挑空区建造郑州市最大的空中篮球场。考虑到室外已经有篮球场,但郑州的冬天不适合室外打球,此时室内的篮球场就恰到好处;同时,空中的设计又极大地满足了空间集约化的需求,在有限空间内创造尽可能多的使用面积。

在工艺设计上,室内篮球场在顶部加盖自然采光顶,解决顶层空间压抑难以利用的问题,实现室内空间室外化,最大限度保证场馆的自然采光和通透性。
电影院内增设宴会厅
设计团队充分利用电影院下层挑空区,将庞大复杂的影院管道、线路等设备“隐藏”到地下。由于管道与布线空间的腾挪,仅用原先一半面积的空间就装下了之前电影院的所有座位。
同时,多出来的空间改建成“东府喜马拉雅酒店”,可接纳千人百桌,被誉为“中原第一厅”。1500㎡超大无柱挑高15米五星级多功能宴会厅,朋友聚会、家庭聚餐、婚宴寿宴全覆盖。

下沉式广场
这里原本仅作为地面停车场来进行使用。此番改造,充分考虑室内外人流动线的串联和循环以及功能的完善,在停车场下面增加地下车库及部分商业,形成下沉广场,创造出“多首层”;同时,还在地面设置运动广场和丰富的景观绿植,一改此前呆板的形象。
5. 室内重新设计改造,各类硬件配套升级
挑空设计和LED柱子
通过拆掉柱子周边的楼板,设计团队在动线的节点上再造一个“挑空”的方式,实现空间的再次排列及重置;同时,错层的天空设计和LED技术在柱子上的应用,使其成了一个动感、充满科技感的“景点”。

旋转楼梯
从商场一楼到负一层商业,设计团队运用别具特色的旋转楼梯将其连接起来。将楼梯设计成旋转式的,比普通旋转楼梯更具创新和特色,也更能吸引人流进入到楼下商业区。
6. 业态重新规划,引入大批郑州首店
聚焦青年群体的新定位,郑州CITY·大融城不惜代价,全力引进包括HAYDON、Nike Kicks Lounge、Champion、星巴克臻选咖啡店、奈雪PRO、赛博芯、For Love空中篮球场、喜马拉雅(东府)国际宴会中心等在内的260个品牌,60多家首店。

HAYDON

赛博芯

横店影视
7. 拓宽商铺走廊宽度,提高铺位收益率
原来的商铺没有通道,只能做大商铺且通达性不强。改造后,地上1-7层的走廊采用弧形设计,把普通只有2-3米宽的走廊加宽至最大5米,可允许约8辆婴儿车同时通过,增加商业的通达性和趣味性;同时,弧形的商铺外立面也做了玻璃幕墙,顾客在购物的同时还能够眺望人民公园的景观。
这一改动让原来商场中利用率和收益率最低的铺位,成为网红品牌争相抢夺的旺铺。
8. 多首层设计,为商场吸纳更多人气
“多首层设计”打破传统商业以楼层划分业态的方式,使得商业也可以纵向切割,甚至由用户来规划,完美践行“一切服务于用户”的设计运营理念。
下沉式广场:可减小地下空间逼仄感,引导人流进入下沉商业,大大提升地下一层的商业价值;
室外彩虹飞天梯:这是郑州首个大型室外彩虹之梯,消费者可以搭乘扶梯直接进入商场高层,是商场高层动线的重要入口;同时,高层又多了一个首层,加强消费者购物娱乐体验。

对于商铺来说,这里的铺位没有旺铺和非旺铺之分,一步消除层高限制,为品牌商家带来了多方向的人流客源。目前,郑州CITY·大融城已成为郑州首层最多的商业综合体。

1. 技术创新:引入黑科技,打造沉浸式购物体验
郑州CITY·大融城打造郑州独一份的沉浸体验式购物中心,引入黑科技,对空间场景进行设计,使得相对死板的空间在改建后达到人与环境的完美融合。
比如:
- 利用AI技术加装互动装置或触摸装置,强化商场场景的娱乐功能;
- 将室内很多柱子设计成显示屏的形式,播放一些特制的素材来提升装修的档次,营造特别的氛围;
- 外立面所有幕墙玻璃,每一个尺寸都不一样,为了打造出完美“弧形丝带”的造型,充分利用3D建模技术进行切割,一毫米也不能差,环环相扣。

2. 理念创新:从文化高度,引领都市青年全新的生活方式
郑州·CITY大融城积极培育特色消费、夜间消费,提升消费体验,优化消费环境,引领全新的生活方式,提升项目的价值,为政府创造税收的同时,也丰富市民的日常生活。
基于不同消费场景,项目打造一万余平的拾肆街区潮玩主题街区,包含特色小吃、快消茶饮、时尚杂货、数码零售、生活配套、潮玩体验……用年轻人喜爱的语言和体验打造潮酷青年聚集场。

这些充满特色的主题街区,叠加二七商圈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外部视角连接内部文化内核,形成了极为抢眼又非常有记忆点的原创IP。如此创新组合,也让郑州·CITY大融城从文化高度,打破区域和城市的局限,成为郑州「弄潮儿」们心中必须要打卡的目的地,更让全国业界都络绎不绝前往考察。

上海城市发展控股有限公司以22年积累下来的商业运营能力、区域提升能力、城市优化能力,快速将原有物业进行全新定位、硬件重构、内容革新,并同步持续进行品牌发声,收获了前所未有的全民参与度,最终成为郑州市民心目中的“郑州CITY·大融城”。
透过郑州CITY·大融城,我们也看到以上海城市发展控股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优秀“先锋队”,正在用自己的实践,为中国商业发展过程中“城市更新”这一历史使命快速累积经验、树立参照物,引领行业的发展方向。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