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阿尔凯特大轰炸说起。浅谈盟军战略轰炸对德国军工的影响

本文作者英勃尔,全长约2000字。
从阿尔凯特大轰炸说起,浅谈盟军战略轰炸对德国军工的影响
战略轰炸是讨论二战绕不开的一个话题,而对此的讨论却少有定量分析,大多流于定性分析。本文将以阿尔凯特为案例,浅谈战略轰炸对德国军工的影响。1943年盟军对柏林单日投弹量超过1,000短吨的轰炸行动如下:

不难看出,盟军的轰炸基本集中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位于赖尼肯多夫区的阿尔凯特自然无法幸免于难,不过由于生产能力仍在提升,8月末的轰炸效果并不明显。1943年7-12月,阿尔凯特的三号突击炮产量如下:

1944年全年盟军对柏林单日投弹量超过1,000短吨的轰炸行动全部集中在上半年,详细如下:


1-3月,盟军对柏林展开了极其猛烈的轰炸,尤其是1月下旬,短短11天内有4天投弹量超过1,000短吨。这一点也体现在了阿尔凯特的生产数字上。1944年1-12月阿尔凯特的三号突击炮产量如下:

在盟军轰炸猛烈的上半年,阿尔凯特仅有5月一个月产量达到了1943年10月的水平,最为惨淡的2月仅有59辆离开生产线;而在下半年,除了7月和8月外,其余4个月的产量都超过了250辆,12月的产量甚至达到了361辆。当然这是讲烂了的直观比较,本文意在进行一些定量的计算。虽然1944年下半年仍然有不少规模相对较小但难以忽略的轰炸行动,如10月6日投弹846.9短吨、12月6日投弹975.1短吨,但是我们可以选取11月-12月的状态作为参考。在空袭力度不那么大的情况下,阿尔凯特可以在一个月内将突击炮产量从250辆左右提升到360辆左右。即使较为保守地估计,阿尔凯特的月产量从250辆提升都360辆也仅需要3个月。倒推回1943年10月,假设没有之后发生的一系列大规模轰炸行动,那么最快在1943年11月,最晚在1944年1月,阿尔凯特的月产量就应该达到360辆。就算认为月产360辆是阿尔凯特的极限,保守估计,1943年10月-1944年12月阿尔凯特的理论产量也将达到5,070辆。但盟军的轰炸成功削减了阿尔凯特产量。理论与实际的对比如下:


也就是说,盟军对柏林的轰炸行动造成了阿尔凯特高达2,042辆三号突击炮的产量损失,占其理论产量的40%,相当于实际产量的2/3。考虑到下半年盟军的轰炸力度减小,截止1944年6月的数据将会更加夸张:1943年10月到1944年6月的实际产量为1,430辆,而理论减产已经达到了1,480辆,减产量甚至大于实际产量!同时,根据德军的统计,1943年12月1日到1944年6月30日,东线德军的突击炮总损失量为1395辆;相同时间段内,盟军轰炸柏林导致的突击炮产量损失则为1335辆。也就是说,这段时间内盟军轰炸柏林导致的产量损失与苏军地面部队造成的战斗损失是接近的。这还是最为保守的估计,且忽略了后期盟军轰炸机打击德国交通系统造成的生产量损失。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德国军工厂都遭受了如此力度的轰炸,圣瓦伦丁(尼伯龙根工厂所在地,是德国四号坦克的主力生产工厂)就很少有盟军轰炸机光顾。但盟军战略轰炸的作用仍然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不能仅仅因为1944年是德国军工生产量最高的年份就武断地认为其毫无作用。

附录:柏林投弹量与阿尔凯特生产量



参考资料
Davies, R. G. (2006). Bombing the European Axis Power: A Historical Digest of the Combined Bomber Offensive, 1939-1945. Maxwell AFB, AL: Air University Press.
Jentz, T. L., Doyle, H. L. (2011). Panzer Tracts No. 23: Panzer Production from 1933 to 1945. Boyds, MD: Panzer Tracts.
Anlage 2 zu g.Kdos. Nr. I/012634/44. T78 R145 F6076155f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