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周六晚七点明史答疑直播投票

2022-01-13 15:09 作者:方志远讲明史  | 我要投稿

团队帮我收集了一些小友的提问,各位想听我这个老头子回答哪个问题,还请在评论区中指出!如果没有心仪的问题,也可以留言补充!问题问得具体一点哈,我会着重挑选一些能够详细讲讲的提问。


一、历史学习

1.@宰予人

方老师作为一位历史研究专业人士,怎么看待当年明月写的《明朝那些事儿》呢?

2.@男孩子跳极乐净土

方老师好,我也是学历史出身,期待您能继续更新,现在因为是一名老师,每天讲授历史知识,请问您如何看待史学通俗化的问题?

3.@-T-O-M--

老师,我想问问您,想了解明初的统一战争应该读什么书?

4.@宝二爷喝茶

先生好!小朋友有个小小的问题想问您。我是因为《红楼梦》对明史越来越有兴趣。想请教您,对《红楼梦》这本书,您怎么看?《红楼梦》真的是影射明史吗?

5.@是大蠢攻了

方老师您好,想请问您对近年来有愈演愈烈之势的“西方伪史论”有何看法

 

二、明朝政治

    1.@嘻嘻哈哈的愣头青

明武宗的那场应州大捷双方死亡人数那么少合理吗?另外明宣宗的大规模锁边和坐视游牧做大没有直接原因吗?看记载,宣德皇帝在位时军户制度所带来收益下滑和出逃情况加剧也是愈演愈烈。

2.@阿文不起早

老师您好,我一直有一个疑问,就是,为什么明朝在崇祯后就被定义为结束,南明当时还是存在的,这个原因是什么呢

3.@士承东林

方老师好,明朝中后期是不是存在这样一个问题:自弘治以来,皇权逐渐削弱,阁权渐渐与皇权持平并且隐隐有凌驾于皇权之上的趋势?或者是不是可以这么说,弘治其实是文臣集团的提线木偶?

4.@懒癌晚期的大魔法师

为什么很多进士是军户出身,但是明朝武将地位却很低?按照道理难道不应该维护自己背后的利益吗?

5.@以人为本者

为什么汉族的大一统政权的开国君主的皇位继承都不顺利呢,汉代从高祖到文帝,李渊和李世民,从朱元璋到朱棣。

6.@无人接听的粉笔

老师我有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宋明这两个朝代时刻都面临着异族来自外部的威胁,然而古代封建制度到了宋明应该是比较成熟完备了,却依旧是三百年的周期就灭亡了。那么我想问是不是宋明对待外族威胁的能力还不够,从而又影响了内部的整体体制,从而使之前的经验在全新的异族压迫下失效了。是不是外族的威胁成了影响宋明灭亡的相当大的一个因素?

7.@入道风林

老师好!14世纪到17世纪明朝同期的日本正处于最为动荡的室町幕府时代期,幕府初期14世纪末南北朝战争,15世纪中后期开始战国时代。我对明朝与日本室町幕府之间关系,相互影响很感兴趣。尤其对源道义称臣纳贡恢复元朝断绝的中日正常外交、通商后两国间交往后两国内的文化交流、政治影响,我所知道仅是儒学在日本得到很大的推广,此外还有没其他文化在日本受到推崇及代表人物;应该如何看待、嘉靖倭乱与壬辰、丁酉倭乱,解析两次倭乱的异同和对两国影响。

8.@七七八八和三三两两

方老师好,一个不成熟的想法想向您请教,明朝中后期和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一个很快衰败,一个逐步兴盛,是否有欧洲王权和教权相互掣肘,王权需要新兴资产阶级的支持,而明朝是皇权一家独大,不需要和任何阶层妥协和合作有关吗?非常感谢您。

 

三、明朝经济

    1.@天地玄黄而宇宙洪荒

国际政治学研究团队有一个观点:该团队将明代郑和下西洋与汉代盐铁专营、当代经济经济改革相类比,提出“下西洋是明代在陆上丝绸之路被切断的情况下、为的是保障中央财政而实施的一种国家战略举措,进而压制和掌控宋元时代依托海上贸易而赚取巨量财富的的江南财阀,即以国有外贸压制私人资本,对私人私人资本收税以服务国家(比如征讨北元重开西域之类)”请问方老师对这一观点有什么看法,谢谢!

2.@陈旭东可爱多

方老师你好,本人对于朱见深时期经济发展很感兴趣,明代京通仓中央储粮在成化朝中后期变得最多,甚至比经历过张居正改革后的万历十一年还要多。朱见深是通过哪些手段来储备如此多的中央粮仓粮食呢?仅仅是成化八年定额漕粮400万石就可以减少人民压力从而让经济恢复如此之快吗?

3.@bili_27768592728

明朝徐霞客游记很出名,明朝人是如何旅游的?

4.@卡尔十三

方老师打扰了,请问能抽一期视频讲一下“东林党”和东林书院吗?有人说他们代表江南地主阶级利益,不交商税,结党营私,挑起党争,导致了明朝的灭亡。个人认为这个说法非常偏颇,但在当今网络非常流行,希望能看到到您的见解,还原历史真相

 

四、思想文化学术

1.@damedane_dameyo

老爷爷,请问如果张居正不禁心学,明代能否在局部发展出手工业资本主义?心学能否如启蒙运动那样为明代可能产生的资产阶级进资产阶级意识启蒙?

   2.@“作为人民教师”

老师,我有个粗浅的观点,您的战争的惯性,我想把他叫做民族主义的惯性,或者叫战争时期民族主义的惯性。这种群体的一致性主要是盲从的惯性,而当挑起战争的君主意识到要刹车的时候,他自己调动起来的民愿是无法靠自己去扑灭的。而我认为战争的残酷就在于这里,当这种战争的民族主义没有被彻底打破时,是几乎无法停止的,所以我看过一句话大概是说战争是有他自己的生命和思想。不知道您怎么看?

3.@巴山楚水观秋雨

    方老师您好!请问现在明清档案是否已大致整理完毕?明代档案是否有新发现的可能?


关于周六晚七点明史答疑直播投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