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说这是今年最火的TCG,在座没什么意见吧。

2022-08-16 13:43 作者:静电森林桌游指南  | 我要投稿

关注到海贼王要出TCG这件事情,大概在四个月以前。

今年是海贼王的25周年,作为世界级的超级IP,海贼王在各大娱乐领域都做了相关布局:

以人气角色“红发香克斯”为主要叙述人物的剧场版《海贼王:红发歌姬》


由尾田荣一郎参与开发的全新 JRPG 游戏《海贼王:奥德赛》正式公布。游戏由 ILCA 开发,计划在2022年内登陆 PS4、PS5、Xbox Series X/S 与 PC 平台。


如果说上述企划内容尚且都在情理框架之内,那么海贼王IP要做TCG这件事情的确稍显不同。


我个人是一位彻头彻尾的海贼迷,自从小学六年级的暑假在星空卫视上看过一集海贼王之后,我就对这个充满冒险与挑战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就这样一发不可收拾的追到了现在。

同时,我也是一名TCG游戏爱好者,游戏王,万智牌等实体卡牌,炉石传说,昆特牌,LOR等电子卡牌游戏均有涉猎。

万代出品的海贼王TCG(ONE PIECE CARD GAME 下文简称OPCG),就像是为我量身打造的一样。在卡牌预组和第一弹补充包《冒险的黎明》发布后的第一时间,我就拿到了预定的货品。

约上三五好友,撕包开盒玩了个痛快,收获颇丰,各有所得。

游戏玩法先按下不表,漫画作为稀有异画的设置深得我心,OPCG的卡牌专属异画也相当有魄力,非常值得收藏。作为一名海贼迷+TCG爱好者,很难不心动。

展示一些不太值钱的异画卡(红发稍微有点价)



万代为OPCG绘制的异画,均价好几百,娜美最贵

但显然今天并不是来聊海贼王OPCG这个产品本身的。而是就世界级IP的卡牌游戏化背后的实景现象做一些简单的讨论和研究分享。



1.万店空箱,一盒难求


对于日系IP出TCG这件事情其实早已屡见不鲜。我们熟知的许多动漫主题IP都出过类似的卡片游戏,比如柯南,鬼灭之刃等。


但这些IP产出的卡牌游戏并没有引起如此庞大的风浪。

更别说呈现出一种“万店空箱,一盒难求”的盛景。

一位人在日本的UP主:齐格弗里德吉尔菲艾斯在7月22日当天冒着大雨跑了四家牌店才买到两盒,并在视频中坦言,万代出品的TCG有如此景象,上一次还是两年前的《战斗之魂BS》与高达联动的系列补充包。


原本OPCG第一弹的预定价是270元一盒,现在抖音直播上能卖到500元乃至600元一盒。

各路拼车云撕包单价将近30元,花样玩法层出不穷,价格一路飙升。


官方推特下方对于一盒难求的境况,可谓怨声载道。

你能在任何一条推送的评论区看到关于“第一弹出货量不够。”,“你办比赛,结果大家都用预组打牌合适吗?”等言论。




2.钱不是万能的,是万代的



作为世界知名的玩具行业巨头,万代手里的超级IP只多不少,2021年内使用IP数大约在300左右。牢牢地把握住了IP相关周边开发这一大头,世界范围内都鲜有敌手。

这里展示一份2018年,2019年间(疫情前)的万代旗下IP产品销售金额。

龙珠高达两大IP牢牢占据高位,海贼王在他们面前也只能排名第三。

接下来再让我们看一份2020年2月的日本TCG市场销量。

作为万代旗下排名排名靠前的TCG产品,《战斗之魂BS》也有十多年的历史了。在日本市场内虽然不敌前三位巨头,但也有着相当不错的影响力。

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要属《战斗之魂BS》恐怖的联动能力。

你见过假面骑士vs奥特曼vs高达VS初号机的卡牌游戏吗?

B站UP主:宫古黄泉




3.国内卡牌图景


将视角转换到国内,近些年来又是一片与众不同的景象。

卡游旗下的奥特曼集换式卡牌异常火爆,以绝对强势的地位力压其他IP产品。

线下产品更是遍布学校周边的小卖部,成为了新一代校园社交的有力竞品。

类似小学生拿数额巨大的现金去线下旗舰店购买卡牌的社会新闻层出不穷。这不,正好这两天就有一条新闻。


对于这般“盛况”,可见超级IP对TCG这片市场的冲击如同惊涛骇浪,势不可挡。


4.IP、营销、对战,缺一不可


如果要针对上述OPCG,战斗之魂BS,奥特曼对战卡牌等产品展现出的强劲实力做一个简明扼要的总结。

那一定是:IP、营销、对战,缺一不可。


IP的属性和知名度决定了一款TCG产品的下限。

IP粉丝的购买力和消费水平往往和IP本身的面向群体息息相关。

就拿奥特曼这个IP举例子,目前国内的主要受众为低年龄段的学生。孩子之间的讨论话题和社交需求往往都是和这个年龄层面流行的文化相关。

而奥特曼对战卡牌则是这个阶段的“硬通货”。家长为了让孩子更容易和其他同学打成一片,购买一些奥特曼卡牌自然就是最省事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另一方面超级IP的粉丝基数庞大。哪怕并不是TCG爱好者,部分粉丝也会因为IP出了新产品萌生一些想要尝试的愿望。


“有概率开出高稀有度的卡片。”可以说是TCG类卡牌游戏百试不爽的营销手段

近些年来的各种操作更是令人瞠目结舌。

以万智牌近些年的稀有卡举例。不仅在补充包中增加了巨量的异画卡,还在卡牌工艺上进行了升级,诸如蚀刻闪,鎏金闪这类光听名字就让人浮想联翩的新式闪卡层出不穷。更别提,指环王,街霸,战锤等IP联动单品了。

今年年初出品的街霸联动卡效果甚至不是简单的换皮,而是针对街霸角色设计的全新效果。这意味着如果你在现阶段不购买这些联动卡,那这些新套路便与你无关。(不过官方也表示这些联动单品的效果也会在后续的常规补充包中再现,某种程度上这些联动可以说是新卡提前试玩了。)



再回到OPCG上,高稀有度卡片的吸引力依旧拔群,而且某种程度上深得我意。

就卡面美术来讲,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海贼王动画卡,万代为OPCG重绘的异画卡,海贼王漫画卡。

这三者在不考虑美术的情况下,稀有度是由低到高排列的。

  • 动画截图明显感觉低一档次,且随处可见。

  • 重绘异画十分用心,我个人很满意,角色魄力体现地淋漓尽致。

  • 漫画异画则是来自尾田老师的原作漫画,除了预组必出的漫画版本以外,补充包内的漫画异画稀有度是最高的,其中红发香克斯的漫画背景隐藏卡是第一弹中级别最高的,十分难开出来,网上价格在6000元左右。

从左边数,第二排第二张就是隐藏的漫画背景红发

从个人心里出发,谁愿意承认自己的运气很差呢?

说点题外话,这次日方的宣传请到了桥本环奈。并在采访中提到她本人也是老海米了,喜欢的角色是罗(俺也一样)。

对战玩法设计方面:一招鲜吃遍天。

我们将目光聚焦到万代近两年推出的DTCG(数码宝贝TCG)

这里就不细讲规则了,直接说明一些比较趋同的部分。同为万代出品的IP主题TCG游戏,DTCG和OPCG关于场地和生命卡的设置规则几乎一致。部分卡牌效果的描述方式和效果也很相似。

也就是说,你如果学会了其中一款TCG的游戏规则,基本上就可以立刻上手另一款游戏了。

二者的差异,主要是针对不同主题的细节风味设计。是否和IP本身的气质属性相吻合,是否有IP的画面感。这几点非常关键。

DTCG与OPCG的费用机制截然不同,且二者各具特色。

DTCG的费用称作:内存条。一方费用的使用多少会影响到对方的费用使用。

OPCG则是“咚!”牌库:不仅可以作为费用,还可以给角色增加攻击力。


“咚!”原本是海贼漫画中常见的登场音效文字,将音效作为费用,我个人确实是没想到的。

但在我脑补合理化之后,我又觉得挺有意思的。本身是海贼中经常出现的登场音效,再结合剧情中解放之鼓的概念,我和别人谈及这里的时候,就说为什么能加攻击力,因为解放之鼓给你打鸡血,你就能变强,就能仰卧起坐了。(狗头)

对战玩法设计经过这么多年的市场洗礼,基本上不会有太多变化,哪怕DTCG的一些规则都是参考决斗大师来设计的。

玩家更在意的是你的原作还原度和游戏素质(完成度,有趣度)。至于玩法创新的优先级已经无限靠后了。

而对战玩法本身的竞技社交属性会给TCG产品带来更多的讨论度和活跃玩家,这一点不必多说。



5.有硬实力,才能做TCG


其实你用不用心,玩家一眼就能看出来。这里的玩家不单指TCG爱好者,卡片收藏家也算在内。


即便是超级IP做出决定要进军TCG业界,也要拿出十二分的魄力和态度出来,才能得到玩家的认可。

你是不是想恰烂钱,卷一波就走,玩家心里都有数。

就OPCG初期的表现来看,不去讨论细节上的营销手段(送的电影预组40张卡,但打牌要50张啥的)。

给我的感觉和体验都非常好,作为一个漫画粉丝,我相当满意。


我一向认为TCG是一个巨坑,很多厂家看到万智,游戏王和PTCG十分挣钱之后,都想分一杯羹,但往往都是大败而归。

我周围也有爱好者甚至提出过:“我想做一个TCG,你们会来玩吗?”之类在我看来如同梦境般的呓语。

缺少了IP影响力,能够支撑营销手段的工艺制作科技,单纯想用对战玩法设计来吸引广大玩家群体,说好听点,真的只是为了燃尽一次自己的梦想而已。

单纯打打牌,不也挺好的么。


我说这是今年最火的TCG,在座没什么意见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