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米哈游的舆论看待up我牌哪去了的节奏
这两天在反小床的视频下面,看见了新的“充电机器人”梗,把抵制复制粘贴的问题,包装成床粉的排除异己。“室温超导”话题也很火,正巧刚刚何教授发了个新视频,底下看见了反对超导者的同样的行为(图1)。当然,支持超导的在事情尚未确定的情况下,一直在刷“见证历史”之类的话同样是一种刷屏,互联网的舆论还是挺相似的。
图2产生了新梗“冰镇西瓜”,现在应该是最新传播的梗,在小床和反床的视频下都能看见。这种创造梗活跃程度,确实和反原给原神造梗的活跃程度很像了。把本来需要解释的事情,变成短短的几个字,降低了传播的阻力。几个字就是一个攻击点,反驳却要几十倍的文字量。比如说“tx打压、底层代码、手机内存”,这些一到说米游某些点的时候就能见到有人刷。
有些人在指责图2小床这种拉黑行为,我也挺想指责的。
1.你要拉黑你就直接拉,说出来就会像现在一样成为新的黑点,就和之前的节奏一样。早该拉黑了,换成某些直播间,说句不合适的话,一句话房管就给你封了。
2.早就该拉黑了,而不是等节奏两个星期了,还在这下不了决断,本身视频数据和粉丝量的变化就是立竿见影,这也和他之前话多的时候对应上了,你说是在乎数据,但是又没那么在乎。
3.选项设计也不合理,3个拉黑选项只是程度不同,反对者就认为你恶意很大搞了3个反对。但是3个反对选项,由极大的分流了支持拉黑者的意见,虽然有60%支持不同程度的拉黑,结果却是完全不管占了40%以绝对优势胜出。有点像国外某些党派竞选,反对者一盘散沙,这时候就需要组成联合。小床倒好,自己把拉黑意见给分散了。
因为小床这种并不绝对忠诚的态度,一边是被指责为捏鼻玩游戏、不能共情,另一边又被反米势力混入,导致相关舆论迅速劣化。米哈游的舆论圈区分很明显,在不同社区、不同创作者下面形成的是不同氛围的圈子。很微妙的氛围,是会转变舆论风向的,就比如nga原神版和原神内鬼吧,以前nga原神版会发布《高等元素论》等各种数据向帖子,相关小工具也会很早就在这里发布,原神内鬼吧现在的内容也和反原神吧、mihoyo吧之类的地方差不多了。
互联网很讲究抱团,一个人声音太少。支持米和反米都有者自己的社群,相互间有点攻城夺寨的意思,最近几个月随着原神本身数据下滑,反米声音就是在扩张,米站、米乎都不乏反对者大量聚集的话题。支持者是跟着内容慢慢汇聚来的,并不一定会参与节奏,反对者就是为了节奏而生,所以原神话题只要不在特定up下面都是被声讨的对象。这也体现出支持者和反对者面临的问题不同,反对者在暗处,而主题本身的原神在明处,可以像苍蝇盯蛋一样找缝。反对者本身一开始并不存在,所以也无从寻找攻击点。支持者只能对不实抨击逐条反击,就造成局势上的被动。
面对这种节奏,米哈游的做法是。
1.提高自身实力,以客观上的差距击败竞争者。米哈游自身实力绝对优秀,和竞争者完全不在一条线上,10年来选择了手游赛道后,每一个产品都能运营至今。新品《铁道》又是爆款,未来预定要出的《绝区零》质量已经有了保障,未来几年都能是上升趋势。所以离开了网络舆论,从业还是搞创作,跟着米哈游都有实打实的收益。
2.做好自己的产品,避免无用的回应适得其反。米哈游完全不下场回应反对者,反对者搞事的目的,一是给自己刷存在感,再就是看你不爽报复你。回应他们并不会对自己的产品有什么正面收益,反而会给反对话题带来更多关注度。做好自己的产品,定时在社交账号上发布正面的信息,比如xx角色生日之类,调动支持者的情绪。鼓励二创,让玩家自发创作正面内容。(点名批评,最近传的反原反米的内容也能挂个tag参与二创收益,还要被拿来攻击米哈游养黑子)。
3.拉到更有话语权的人背书。米哈游在国内官方媒体下都是正面形象,“神女劈观”作为文化输出的典范,10年发展为几百亿年利润的大企业,官方于情于理都要支持米哈游发展,反对者又没有产出。原神从创作之初就经常被用塞尔达来攻击,星铁就学聪明了,拉到p5和法老控的制作人来对谈。有了jrpg知名厂商的支持,就很难再用抄袭言论攻击了,日厂自己都没说,反对者们难道要给日本厂商找利益吗。原神虽说20年初有公告要上switch,最终不了了之,导致任天堂的态度没有明确站台。原神出来的时候和索尼关系很近,不知道有没有影响到任天堂。
小床的视频很大程度上靠观众氛围,是比较容易受攻击影响的。他既没有米哈游那种对其他up主碾压般的硬实力,也没有符合其粉丝量、话题度的up主的运营能力。现在掉了10分之1粉丝量和一半多视频数据,还远不是结束。现在就已经是处于一种过筛子的进程中了,观众需要顶着舆论圈压力看视频,反对者还会持之以恒的输出。小床最近的视频相对之前收敛许多,也在改变,但是做为up是需要输出的,原来的模式不敢输出,新的输出模式还没有建立,相当于产出质量还是下降了,用“束手束脚”来形容很合适。
挺好笑的,一些人以支持原神的立场反对不尊重原神的小床,使出的手段下作到和反原势力一样。“造梗”“刷屏”“带节奏”,反原的手段,被拿来反小床。拉黑令人不爽的言论,因为说出该言论的人充了电,就被说成是“拉黑充电老板”,注意这里从个人变成用群体泛指后意思上的变化。看到有人说,极端人士本质上是相似的,只是立场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