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东西方服装形态差异
(1)东西方服装形态的差异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这些因素包括了民族、文化、心理和历史、地理、气候等等。
(2)在早年的时候,东西方的服装形态差异并不是很大,但是在中世纪以后欧洲采用窄衣文化,而东方服饰仍趋向于宽松,从而形成了东西方不同的服饰形态和审美观念。形成这种差异既有其各自民族,文化、心理的主观因素,也有历史、地理、气候等客观因素。由于东西方地理的差异和气候的不同,导致生存需求也不同,主要体现在服装材料上和服装裁剪技术上。
(3)在服装材料上,东方普遍采用丝绸、棉麻等吸湿性、燃气性强的材料;而西方则更多采用保暖性强的羊毛纤维,在服装裁剪技术上,东方服饰一直采用平面剪裁的方法,保持东方服装的宽松 飘逸;西方服装越来越趋向贴身、合体,在裁剪上采用“省道”技术,使西方服装越来越立体。
(4)综上所述,东西方文化的民族心理、文化背景与审美观念的差异是导致东西方服饰不同的重要因素。西方文化更多地强调人与自然的对,在服饰形制上注重突出人,强化性别,凸显人体线条,夸张第二性征。而东方文化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在服饰形制上弱化人,模糊性别差异,掩盖人体。在漫长的人类发展过程中,中式服饰与西式式服饰因以上种种因素,走上了不同的发展方向。中国服饰文化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服装款式上不露曲线,呈现出端庄、婉约、优雅、含畜的东方情调。西方服饰文化注重科学层面的追求、服装款式上追求依附于人体形态的穿用,因此服装曲线明显,呈现出从实用而来的优美,大胆和雅致。
文章为本人服装考研时期的笔记总结,仅限参考,如有需纠正补充的部分可留言指出,谢谢!
——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