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你现在说的,都不是真正的英语?!
中介语理论
其实 对行为主义的批判 让大家发现 其实每个学习者 内在都有自己的语言系统 从不会 到会 这个二语系统, 大家就把它成为中介语。即过程描述,你在到达目的地之前,中间地带,中介语。 所以 它就是活的 像个活物 会不断变化 发展。同时 研究还发现 它不受学习者母语的影响, 就不管你原来是说什么语言的 大体路径还是相同的。 同时说 它也不受你正在学习的那门语言的影响, 这一点我暂时存疑。
说到中介语,就有一个说法,叫语言石化现象,即你在某个阶段,语言就不会再进步了。这一点,被很多二语研究者质疑。我个人的理解,完全石化,估计很难会出现,但如果你完全不接触,不会石化,但是会倒退,这我觉得一定是有的。完全没有进步,我是不赞同的,只要有接触,多多少少都是会有新入账的,只是多、少问题。同时,也要看是哪种能力的进步,其实语法,不是考试会不会的层面,即,你在交流时,不需刻意,就可以直接用的 本能般的语法,其实随时间 是会进展很慢。语法这东西 说简单 其实只是把它当作考试内容的话,毕竟是规则,都可以罗列,只要肯背,有一天 都会掌握。但是如果你要把语法,放到语言使用层面,即活语言,把语言当作活物,但语法可真的很难学。要不然,为什么一个s,好像规律如此简单,你要是不注意,还是屡屡犯错。因为语法,其实更接近本能,即Chomsky说的黑盒子,这是subconscious层面的东西,很多时候,刻意学习,这种刻意学习的学习成果,不一定都能转化潜意识的能力。
所以 说会石化 词汇方面 其实不太会出现石化,但语法方面,出现的可能还是很大的
同时 这个理论还强调 人的语言一直都是会有变化的。但不一定是前进,只能说会有变化。所以 学语言的,从来不敢不学习,其实也不是学习,学习这个词,总是带着一点强迫,让人不得不的感觉。其实语言学习,我更愿意称它为语言浸泡,其实只要保持正常频率的接触,在我看来,就是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