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途岛战役的那些事儿

2020-02-18 12:55 作者:城市里的背包客  | 我要投稿


电影《决战中途岛》让我们的思绪一下回到了七十多年前的那场荡气回肠的战争中去,也勾起了我对儿时看二战历史的那些回忆。

中途岛战役是二战当中太平洋战争的战略转折点,美国人以此战役为基础,从战略防守转为战略攻势,扭转了二战的局势。


电影《决战中途岛》是站在美国人的角度拍摄的,我想站在日本人的角度,再来聊一聊关于中途岛战役的那些事儿。


为什么要打这场仗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珍港,美国的太平洋舰队损失惨重,罗斯福总统决定由切斯特·尼米兹接替金梅尔出任美太平洋舰队的司令。


尼米兹上任后很快组织力量,于1942年4月命令16架B25式轰炸机从“大黄蜂”号航空母舰起飞,轰炸日本东京,并顺风直飞中国,让日本人束手无策(电影《珍珠港》里出现过)。


这次在日本天皇眼皮子底下的空袭震动了日本朝野,也让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颜面尽失。为了挽回颜面,并借此机会将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残余军舰一举歼灭,从而进一步拿下夏威夷和澳大利亚,直接威胁美国西海岸,山本五十六决定攻占中途岛。

双方海军实力对比

在此次战役之前,日本海军已经三百多年没有打过败仗了,甲午海战赢了清朝的北洋水师,1905年赢了俄国人,后来南云忠一又在印度洋歼灭英国的Z舰队,1941年成功偷袭美国珍珠港。假如把时间定格在此刻,日本海军可以说是海上最强舰队,不可一世。


此次中途岛战役,日本海军更是集结了6个编队,8艘航空母舰,11艘战列舰,23艘巡洋舰,65艘驱逐舰,大大小小一共350艘战舰,据说这次战役出动的船,把夹板拼一块的面积比中途岛都大。

而美国太平洋舰队只有两艘完好无损的航空母舰——“企业”号和“大黄蜂”号。1942年5月初,双方在珊瑚海海域打了一架,各自损失了一艘航空母舰,美国的另一艘“约克城”号也遭受重创。


日本工程师认为,“约克城”号最少需要三个月才能修好,所以是不可能参加中途岛战役的。但出人意料的是“约克城”号在回到珍珠港68个小时后就摇摇晃晃的站了起来奔赴战场,这也是日本人漏算的对方实力。

虽然战场上的航母比例是4:3,但是如果从舰载机这个角度看,双方都拥有三百多架飞机,火力相当。


战役开始

山本五十六的计划是首先派出两艘航母佯攻太平洋北边的阿留申群岛,引诱美国的航母前去救援,然后让南云忠一带着4艘航母去主攻中途岛,他自己带着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战列舰“大和”号以及两艘航母,远远地躲在距离战场约三百海里的地方,布下一个口袋阵,等着美国的航母自投罗网。很明显,山本此时就像“双头怪物”一样,想要在一场战役中达成多个重要目标。


日本人打的如意算盘,都是建立在美国人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他们根本不会想到,美国的情报部门早就破译了日本海军的密码。


他们早就发现,日本人的电报里总是提一个代号为“AF”的地方,经过简单的测试,就验证了这个地方就是日本人要打的中途岛。所以当日本联合舰队浩浩荡荡的奔赴中途岛的时候,尼米兹早就悄悄的把三艘航母埋伏在中途岛北边约三百海里的位置,把剩下各个型号的一百多架飞机全部堆到中途岛上。


战争刚开始时,南云忠一派出一半的飞机挂着轰炸地面目标的高爆弹去轰炸中途岛,一半飞机挂着穿甲弹和鱼雷留在母舰上,以备发现对方航空母舰时进行攻击,还派出7架侦察机去搜索是否有美军的水面舰艇。


直到此时,日本人的计划还是足够周全的,但是问题出在了侦察机上。派出的其中一架侦察机由于起落架和弹射器的问题,耽搁了半小时,而这半小时,可真是要了命的半小时。


转折点

由于派出去的侦察机迟迟未发现美国人的水面舰艇,南云忠一回头看了看留在机库里的一半飞机,琢磨着要不也换上高爆弹,接着去轰炸中途岛,这样就可以将中途岛一举拿下,免除后患。


然而正当机库里的飞机换炸弹换到一半的时候,那架晚半小时起飞的侦察机报告说,发现了对方的一艘航空母舰,也就是这个时候,第一波飞机已经完成战斗任务正在陆陆续续返航。

这时的南云忠一可就走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而平时做事极为谨慎的他,这次被谨慎的习惯给害惨了。


由于发现了美军的航空母舰,所以现在南云有两个选择,一是把甲板腾空,把第一波飞机收回来,然后装油装弹,再去攻打美军的航母,这一系列复杂的操作大约需要两个半小时,这么做就要承担战场上时间的损失;


二是先让甲板上挂弹挂到一半的飞机先起飞去参加战斗,然后再把第一波飞机收回来,这样就要承担飞机战损率高的后果。被资源短缺所牵制的日本人,权衡之后还是选择了第一种方案,宁愿去承担时间的损失,也不愿损失太多的飞机。也许他忘记了,战场上的局势是瞬息万变的。

击沉

后来的故事,在电影《决战中途岛》当中交代的很清楚。虽然美军前期找到日本航母的鱼雷轰炸机没有形成什么战斗力,但是随后赶到的俯冲轰炸机在几分钟之内就把“赤城”号、“加贺”号、“苍龙”号给击沉了。


剩下山口多闻的“飞龙”号在击沉了美军的“约克城”号后,自己的母舰也马上被美军击沉,最后山口多闻和自己的航母一起在苍凉的月色下缓缓入水。(山口多闻早期留学美国,当时曾建议过南云忠一采用第二个方案,但是被拒绝了。)

这时美军的参谋都建议指挥官应该乘胜追击,但是斯普鲁恩斯作出了极为英明的决定,即保住航空母舰,收回飞机,不跟日本人玩了,让远在三百海里之外坐镇旗舰“大和”号的山本五十六束手无策。两天后,斯普鲁恩斯带着“大黄蜂”号回到夏威夷,中途岛战役就此结束。


总结


由于美军早就破译了日本海军的密码,所以山本五十六的周密计划几乎全被美军知晓,并作出了正确的对策,而正是因为山本的计划过于周密,导致后来在发生突发状况时,无法作出较为正确的决策。


反观美军的尼米兹,战争之前只告诉下属两句话,第一句是守住中途岛并用强烈的消耗战术使敌军受到最大的损失;第二句是你应遵重冒一定危险的原则(其含意就是告诉他保护航空母舰比守住中途岛更重要,因为山本感兴趣的是毁灭美国舰队而并非攻占中途岛)。


所以,战场上的大部分决断都是单个士兵自己临时作出的,比如在飞行员发现日军的航母后,并没有形成编队再去进攻,而是抓紧一切时间单兵作战,虽然一开始损失惨重,但终究还是抓住了南云忠一犹豫的时间,一举击沉了日军的四艘航母,从此日军在太平洋上的优势荡然无存。


二战之后日本人自己总结说:整个中途岛战役就是由一帮不懂得海洋的人发起的,又是由一帮不懂得天空的人去执行的,所以是一定会输的。


中途岛战役的那些事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